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把握生活的細微之處(1)

■ 領悟蝴蝶效應,從微小處識別人心

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就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就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于1963年12月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的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產生的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并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進而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這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蝴蝶效應之所以使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膽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

我們可以通過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這首民謠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只蹄鐵;

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

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丟失一個釘子,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蝴蝶效應在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具體運用,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結果。

但同時蝴蝶效應也有可能使我們以小的代價換得未來的巨大“福果”。

古埃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伙子聽說有人說他的壞話,就憤憤不平地去找人打架。路上走得口渴了,他便向路邊小屋的主人要一杯水喝。主人熱情好客,看他滿頭大汗,除了送水以外又遞過來一條毛巾。他謝過走出屋外,主人又追出來送給他一把傘讓他遮陽。

這個小伙子出門以后,心情豁然開朗,只走了幾步就轉頭回家了。為什么?因為他對小屋主人的熱情招待充滿了感激,原來充斥在他心中的憤憤不平的想法被沖淡了,他不想為區區小事去拼命了。

可能連小屋的主人都沒想到,一把小小的遮陽傘——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善舉,居然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打斗。

此外,一些小地方的準確把握會對交往產生很好的促進作用。很多時候,在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的一句話、一個小動作,都能對他人有重大的影響,要么是讓他打開心門,要么是從此關閉。

有一個中學生在她的QQ空間里寫道:

“一天晚上,一個朋友拉我出去。我們并排坐在草坪上,十幾分鐘過去了,她一句話都沒有說。從她的面部表情中,我看得出她遇到什么傷心的事情了。然后,我輕輕撫著她的手,看著她的眼睛,關切地說:‘你不會是拉我出來看月亮的吧。’瞬間她就破涕為笑,笑過之后大顆大顆的眼淚滴落下來。我只是靜靜地抱著她,任她在我懷里哭泣。我知道,她需要的不是說教、追問,而是一顆體味她的心。此刻,她的心向我敞開,而我也抓住了這顆心。自從那晚之后,我們的關系上升成以心讀心的最好朋友。”

當對方經歷了痛苦的事情,失落、沮喪、痛苦不堪時,我們并不需要多說什么,一個無言的擁抱,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很難受吧”,都能引起他的共鳴,讓他對你敞開心扉。

■ 不修補一扇窗,就會有更多窗被砸爛

生活中有很多情景和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早晨上班時,路口人流如織,等紅燈的人們焦急地望著交通信號燈。終于有一個性急的小伙子等不及了,開始橫穿馬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交警或協警不制止這個“愣頭青”,其他人就會像潮水一樣緊跟其后,視紅燈若無物。

在干凈整潔的廣場上,你不好意思隨手丟棄紙屑或煙頭,而是四處尋找垃圾箱。但如果是一地污物,滿階塵土,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將煙頭彈出一個漂亮的弧線。

一面潔白的墻上,如果出現第一個“辦證”的涂鴉,在不能及時清除的情況下,這面墻很快就會長滿“牛皮癬”。

環境既有約束力,也有誘導性。個體的行為在無約束的情況下,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猶如蟻穴不填實,就會造成大堤潰決。

犯罪學家凱琳曾注意到一個問題。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幢非常漂亮的大樓。有一天,她注意到樓上有一個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與整幢大樓的整潔美麗極不協調,顯得格外刺眼。又過了一段時間,她驚奇地發現,那扇破窗不但沒得到及時的維修,反而又增加了幾個帶爛玻璃的窗子……這一發現使她忽有所悟: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個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維修的話,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在這種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這就是凱琳著名的“破窗理論”。

換句話說,當我們置身于一個異常優雅整潔的環境中時,環境的優美就會給我們一種不自覺的提示:這里不能隨地吐痰,不能隨手亂丟紙屑果殼。但是,如果有人丟了廢紙,且沒有人來及時清掃,對于其他人可能就會產生一種暗示:原來這里是可以丟廢紙的。丟得愈多對后來者來說就愈有一種縱容感。接下來就可想而知,這里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大垃圾場。其實,人的心靈就如這樣一幢整潔美麗的大樓,如果當初有一扇窗子的玻璃破了得不到及時的維修,久而久之,這幢大樓就有可能變得千瘡百孔……

破窗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環境具有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必須及時修好第一個被打破玻璃的窗戶。千萬不要因為我們個人的粗魯、野蠻和低俗行為而形成“破窗效應”,進而給別人帶來無序和失去規范的感覺。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平時一直強調的“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就不僅僅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它決定了我們自身的一言一行會對環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 及時矯正正在發生的問題

上一節我們提到“破窗理論”體現的是細節對人的心理的操縱效果,以及細節對事件結果不容小視的重要作用。為了防止“破窗效應”,我們應該及時矯正正在發生的問題,以避免引起更大的損失。

紐約市交通警察局長布拉頓受到“破窗理論”的啟發。他在給《法律與政策》雜志寫的一篇文章中談道:“地鐵無序和地鐵犯罪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蔓延。那些長期逃票的、違反交通規則的、無家可歸罵街的、站臺上非法推銷的、墻壁上涂鴉的……所有這些加在一起,使得整個地鐵里彌漫著一種無序的氣氛。我相信,這種無序就是搶劫犯罪率不斷上升的關鍵動因。因為那些偶然性的犯罪,包括一些躁動的青少年,把地鐵完全看成是一個可以為所欲為、無法無天的場所。”

布拉頓采取的措施是號召所有的交警認真執行有關“生活質量”的法律。雖然地鐵站的重大刑案不斷增加,他卻全力打擊逃票。他發現,每七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是通緝犯;每二十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攜帶武器。結果,從抓逃票開始,地鐵站的犯罪率竟然開始下降,治安大幅好轉。

1994年1月,布拉頓被任命為紐約市的警察局局長,就是因為他對“破窗理論”的出色闡釋。而布拉頓也開始把這一理論推廣到紐約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角落。他指出,這些小奸小惡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點。結果,通過對這些微小事件的大力整頓,社會治安取得了顯著的改善。

正所謂防微杜漸,及時修復被打碎的第一塊玻璃,將改變周遭所有人的心理。

英國有一家規模不大的公司,極少開除員工。有一天,資深車工卡特在切割臺上工作了一會兒,就把切割刀前的防護擋板卸下放在一旁。沒有防護擋板,雖然埋下了安全隱患,但收取加工零件會更方便、快捷一些。這樣一來,卡特就可以趕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

不巧的是,卡特的舉動被主管懷特逮了個正著。懷特大怒,令他立即裝上防護擋板,并聲稱要作廢卡特一整天的工作量。

次日一上班,卡特就被通知去見老板。老板說:“你是老員工,應該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對于公司多重要。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實現了利潤,公司可以在別的時間把它們補出來。可你一旦發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可是公司永遠都補償不起的……”

離開公司時,卡特流淚了——他在這里工作了幾年,有過風光,也有過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公司從來沒對他說不行,可這一次,碰到的卻是觸及公司文化靈魂的東西。

在實際工作中,管理者必須高度警覺那些看起來個別的、輕微的,但觸犯了公司核心價值的“小的過錯”,要嚴格依法管理,不僅要及時修復“破窗”,更要嚴厲懲治“破窗”者,即那些違反紀律的人。

■ 保持好品性,不要讓壞習慣滋生

由于人性中的惰性,養成一個好習慣要比形成一個壞習慣更費力。好習慣需要長時間一點一滴地積累,而破壞一個好不容易養成的好習慣往往瞬間即可完成。借用紀曉嵐對聯中的話,壞毛病“如秋草芟難盡”,好習慣“似春冰積不高”。

一旦個人放松了對壞習慣的控制,無形中就會像破窗理論所描述的情形那樣,越來越多的壞習慣就會滋生出來,到最后完全失去控制,個人也就走上了窮途末路。真的有這么嚴重的后果嗎?我們來看一個物理實驗。

有一位物理學家曾經制作了一組多米諾骨牌,共13張。最小的一張長9.53毫米,寬4.76毫米,厚1.19毫米,還不如手指甲大,它作為第一張。然后,以每張擴大1.5倍的比例,依次設計其余12張牌。之所以采用1.5倍這個比例,是因為按照數學計算和物理原理,一張骨牌倒下時能推倒的最大骨牌不超過自己的1.5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塘县| 崇明县| 敦化市| 上栗县| 务川| 丰县| 玛多县| 武穴市| 九龙城区| 娄烦县| 慈溪市| 永定县| 克拉玛依市| 凯里市| 额敏县| 巩留县| 浪卡子县| 尉犁县| 通道| 漾濞| 西华县| 商河县| 肇州县| 松江区| 莎车县| 横山县| 怀化市| 荆门市| 桑日县| 柳州市| 江永县| 江阴市| 平陆县| 柞水县| 毕节市| 青岛市| 三原县| 枞阳县| 道孚县| 遂昌县|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