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感謝傷害你的人,喚醒你冷靜明智的頭腦(2)
- 感謝折磨你的人和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 水中魚
- 4749字
- 2014-06-11 17:20:15
你可以不去懷疑朋友的人品,但一定要懷疑他所做的事。就像本杰明和馬克一樣,馬克正直,是本杰明最好的朋友,這點無可厚非,但是馬克所做的事情可不可靠,那就另當別論了。如果別人做與你無關的事情,給出中肯的建議就可以了,畢竟對他人的事情指手畫腳太多,會讓對方不痛快。但如果別人所做之事關系到你,甚至關系到你的前程,那就要多留一條心,多懷疑一下。你不一定馬上就答應朋友的請求,給自己一點時間考慮,自己是否有必要冒這個險?是否有必要調查一下對方所做的事情的可靠度?謹慎的人才不會吃大虧。
3. 懷疑一切即將冒險的事
與朋友合伙開公司,是否放心將所有的錢都交由他保管;與對方說保密的事情,是否會有被出賣的可能;跟對方享受你即將獲得的成就時,懷疑一下其有無可能暗地插一腳,奪走你的成就或者破壞你的成功……將你即將做的事情想個清楚,要想到最壞的結果,看看這個結果是否自己能承擔,如果大過了自己承受的范圍,最好不要輕易冒險。
做事情先懷疑一下自己的能力,懷疑一下跟你一起做事的人,懷疑一下這件事的結果。也許每個人人品都沒有問題,可面對誘惑、面對財富,人品就被擊得七零八落。見利忘義,這是從古代一直演變至今的事實。
有人說懷疑很累,但是如果你不去懷疑,遭遇了痛苦更累。做事情前,你如果不動腦筋,不去自我思量,總是別人說什么是什么,到最后,你勢必成為被人賣了還幫其數錢的人。
懷疑,并非莫名懷疑一個不相干的人,或者懷疑別人做事的能力。而只是自己與別人掛鉤,涉及的事情可能關乎自己的名譽、事業、成敗時,我們才去懷疑。懷疑讓人進步,讓人提升,為我們避免很多的風險。
傷痛本無烙印:創傷中仍不
停止前進的腳步
職場或生活中遭遇的陷害多數都是對方嫉妒你、垂涎你即將得到的好處,抑或你的成功會阻礙他的發展,于是暗里明里玩一些花招,讓你名譽掃地、人財兩空或者事業一敗涂地。當然,我們如果經不起別人的陷害,選擇輕生那就另當別論了。
只要你活著,就還有機會重新再來。當遭遇別人的陷害,讓你破產,老婆(老公)跟你離婚,你的名譽、地位、人品……所有的一切全都敗落,你聲名狼藉……沒有關系,一堵城墻倒塌了,還可以再建一堵。只要你活著,你就有機會證明,你本人非遭人陷害后展現在別人眼里的那樣一個人。事實上,你有很多優秀的品質,但是現在你說了不算,你只有昂著頭端正走路,一如既往地過日子,做任何事情都須小心謹慎,那么,時間會向人們證明你依然是個強者。
瑪吉身材好,人漂亮,又很優秀,追求她的男士一大堆。瑪吉有個好友叫蘇珊,蘇珊長相很普通,不過很有個性。雖然追瑪吉的男生多到數不過來,但她唯獨喜歡一個叫威廉的男生。此男高高大大,愛好各種體育運動,喜歡獨來獨往。為他尖叫的女生幾乎排成了長隊,瑪吉對其更是芳心暗許。可是誰會料到,威廉偏偏喜歡上了看他不順眼的蘇珊,并以強而有力的方式,很快征服了對方。雖然,蘇珊知道瑪吉喜歡威廉,幾次想撮合兩人,可威廉看上蘇珊后就不愿再看別的女生了。
兩人相戀不到一星期,突然蘇珊與一名陌生男子同床而眠的照片在校園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威廉看得幾乎發瘋,不但當著食堂所有人的面給了蘇珊一巴掌,還當場宣布與其分手。事實上,那些照片都是瑪吉PS的,當時,蘇珊經不住瑪吉的要求,在對方家里住了一晚,蘇珊有裸睡的習慣,兩人打打鬧鬧時,瑪吉突然建議兩人像情侶那樣摟抱著拍張照。誰會想到,這是蘇珊名譽掃地、愛情凋零的開始。
蘇珊找到瑪吉質問,對方卻一口否認,并宣布要與蘇珊這種爛女人絕交。多重打擊幾乎讓蘇珊一病不起。不過,她知道,如果此時選擇退學或者逃避,就是在向其他人宣布自己是“畏罪潛逃”,心中有鬼。雖然大多數同學都疏遠她,并在背后指指點點,可蘇珊抬頭挺胸,正常上課,正常吃飯,活得有聲有色。有一個深受排擠的小女生問她,為什么像沒事一樣,蘇珊說:“我行得端,做得正,心中沒有鬼,干嘛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瑪吉盡管努力接近威廉,但依舊未能得到對方的愛情。因為陷害朋友身敗名裂,心中愧疚,加上想得到的愛情又沒有得到,心病時時折磨著自己,最終她辦了轉學手續,偷偷離開了校園。離開后不久,很多人在校園網上看到了一張未PS過的照片——躺在床上的瑪吉和蘇珊,還有一封懺悔信。蘇珊最終為自己昭雪,威廉來找她道歉,她原諒了對方,但沒有再給他相愛的機會。不過,盡管她失去了愛情,但是她通過這件事看清了兩個人,一個是為了愛情陷害自己的朋友,一個是不愿相信自己的男友。這是一筆豐厚的人生閱歷,也是用錢買不到的經驗。
玩火的人常常把自己燒了,如果我們真的沒有干虧心事,別人再怎么陷害,也總會有昭雪的一天。如果我們真干了虧心事,正好被人利用,那怎么辦?其實痛心疾首、呼天搶地已無濟于事,唯一能做的補救就是坦然面對這件事情。一度“艷照門”困擾了多少人,可一年不到的時間,大家又開始正常過日子,所有的劣跡早已隨著時間被人們忘得差不多了。無論多糟糕的事情,沒有人會花時間長久追求,老是放不下的其實是你自己。
來看一段蘇格拉底和失戀者的對話:
蘇:孩子,你為什么悲傷?
失:我失戀了。
蘇:哦,這很正常。如果失戀了沒有悲傷,戀愛大概也就沒有味道。可是,年輕人,我怎么發現你對失戀的投入甚至比戀愛還要傾心呢?
失:到手的葡萄給丟了,這份遺憾,這份失落,您非個中人,怎么會明白其中的酸楚啊!
蘇:丟了就丟了,何不繼續向前走去,鮮美的葡萄還有很多。
失:我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
蘇:可這只能使你離她更遠,而你本來是想與她更接近的。
失:您說我該怎么辦?我可真的愛她。
蘇:真的很愛?那你當然希望你所愛的人幸福。
失:那是自然。
蘇:如果她認為離開你是一種幸福呢?
失:不會的!她曾經跟我說,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她才感到幸福!
蘇:那是曾經,是過去,可她現在并不這么認為。
失:這就是說她一直在騙我?
蘇:不,她一直對你很忠誠。當她愛你的時候,她和你在一起,現在她不愛你,她就離去了,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大的忠誠。如果她不再愛你,卻還裝得對你很有情誼,甚至跟隨你結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騙呢。
失:可我為她所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費了嗎?誰來補充我?
蘇:不,你的感情從來沒有浪費,因為在你付出感情的同時,她也對你付出了感情,在你給她快樂的時候,她也給了你快樂。
失:可是這多不公平啊!
蘇:的確不公平,這是說你對所愛的那個人不公平。本來,愛她是你的權利,但愛不愛你則是她的權利,而你卻想在自己行使權利的時候剝奪別人行使權利的自由。這是何等的不公平!
失:可是您看得明白,現在痛苦的是我而不是她,是我在為她痛苦吧。
蘇:為她而痛苦?她的日子可能過得很好,不如說你為自己而痛苦吧。
失:依您的說法,這一切倒成了我的錯?
蘇:是的,從一開始你就犯了錯。如果你能給她帶來幸福,她是不會從你的生活中離開的,要知道,沒有人會逃避幸福。不過時間會撫平你心靈的創傷。
失:但愿有這一天,可我的第一步該從哪里做起呢?
蘇:去感謝那個拋棄你的人,為她祝福。
失:為什么?
蘇:因為她給了你尋找幸福的新的機會。
都說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毀了名譽我們再建,毀了事業我們再創,毀了愛情我們再尋找。一切都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為那些已經失去的東西哭泣,除了浪費眼淚、多點郁結外毫無意義。一個地方被徹底堵死,我們可以再鑿一個出口。當你某一方的優勢足夠突出后,你所有的缺點、污點、劣跡都將被優勢所覆蓋。
面對無心的傷害:用寬恕對待
傷害過你的人
我們在受到傷害的時候,最容易產生兩種不同的反應:一種是仇恨,一種是寬恕。仇恨的情緒,使人一再地浸泡在痛苦的深淵里。如果仇恨的情緒持續地留在心里,可能會使生活逐漸失去秩序,行為越來越極端,最后一發不可收拾。
而寬恕就不同了。寬恕必須隨被傷害的事實,經過從“怨怒傷痛”到“我認了”這樣的情緒轉折,最后認識到不寬恕的壞處,從而積極地去思考如何原諒對方。
做人要與人交往,與人交往就難免有利害沖突。當你受挫折或不愉快時,不妨進行一下心理換位,將自己置身于對方境遇中,想想自己會怎么辦。通過這樣的換位,你也許能理解對方的許多苦衷,正確看待他人給自己帶來的挫折或不愉快。
斯賓諾莎說:“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征服。”如果一個人能原諒別人的冒犯,就證明他的心靈乃是超越了一切傷害的。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思想開明。何必拿一些小事當真呢?寬恕人家所不能寬恕的,是一種高貴的行為。
一位婦女來向著名作家林清玄哭訴,她的丈夫是多么不懂得憐香惜玉,多么橫暴無情,哭到后來竟說出這樣的話:“真希望他早點死,希望他今天就死。”
林清玄聽出婦人對丈夫仍有愛意,就對她說:“通常我們非常恨、希望他早點死的人,都會活得很長壽,這叫做怨長久;往往我們很愛、希望長相廝守的人,就會早死,這叫做愛別離。”
婦人聽了感到愕然。
“因此,你希望丈夫早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拼命去愛他,愛到天妒良緣的地步,他也就活不了了。”林清玄說。
“可是,到那時候我又會舍不得他死了。”婦人疑惑著。
“愈舍不得,他就愈死得快呀!”
婦人笑起來了,好像找到什么武林秘籍,歡喜地離開了。
林清玄為此感嘆說:“人世間最好的報復是更廣大的愛,使仇恨黯然失色的則是無限的寬容。”
復仇從來不能造成“平衡”和“公平”,報復常常使仇恨者和被恨者雙方都陷入仇恨越結越深的痛苦深淵中。甘地說得好:“要是人人都把‘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當做人生法則,那么整個世界早就亂作一團了。”
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寬恕,是通向自由和快樂的捷徑。以下幾點建議能幫你消除仇恨、寬恕傷害你的人:
先要確定仇恨情緒的來源。
開誠布公地承認你心中的仇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如果你有勇氣向他人承認自己心中的仇恨,那就意味著你走出了寬恕的第一步。
仇恨對事不對人。你可以對別人所做的對不起你的“事”生氣,但你不必對得罪你的人“恨之入骨”。
把心胸放開闊些。不必對日常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懷。
仇恨的根由發現了之后,要緊而且是最有效的事便是——忘記它。
忘掉仇恨要有耐心,慢慢來,自然“水到渠成”。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對一個小小的過失,用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輕輕的歉語,來顯示對他人的包涵與諒解,這是寬恕;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話而被人誤解或失去信任,但“人不知而不慍”,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這也是寬恕。
寬恕意味著勇敢而不是怯懦。要向自己的仇人做出高姿態是需要不少勇氣的,同時,它還需要一顆善良的心。
每個人都該學會用動機和效果統一的觀點去衡量人的行為,這樣可以減少許多不滿情緒的產生,為報復心的萌生斷了后路。當他人給你帶來傷害時,你應該試著回想自己是否在某時某刻也給別人帶來過同樣的傷害。如此將心比心,報復的欲念就會慢慢散去,而學會了寬恕對方。
惡語中傷時:讓傳播謠言者自討沒趣
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有一位很有才華、曾經做過大學校長的人,出馬競選美國中西部某州的議會議員。此人資歷很高,又精明能干、博學多識,看起來很有希望贏得選舉的勝利。但是,在選舉的中期,有一個很小的謠言散布開來:三四年前,在該州首府舉行的一次教育大會中,他跟一位年輕女教師“有那么一點曖昧的行為”。
這實在是一個彌天大謊,這位候選人對此感到非常憤怒,并盡力想要為自己辯解。由于按捺不住對這一惡毒謠言的怒火,在以后的每一次集會中,他都要站起來極力澄清事實,證明自己的清白。其實,大部分的選民根本沒有聽到過這件事,但是,現在人們卻愈來愈相信有那么一回事,真是愈抹愈黑。公眾們振振有詞地反問:“如果他真是無辜的,他為什么要百般為自己狡辯呢?”如此火上加油,這位候選人的情緒變得更壞,也更加氣急敗壞、聲嘶力竭地在各種場合為自己洗刷,譴責謠言的傳播。然而,這卻更使人們對謠言信以為真。最悲哀的是,連他的太太也開始轉而相信謠言,夫妻之間的親密關系被破壞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