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威廉四世駕崩及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來臨

精彩看點

威廉四世駕崩——維多利亞女王登基——首次接見墨爾本子爵威廉·蘭姆——樞密院第一次會議——維多利亞女王的舉止——繼位宣言——樞密院第二次會議——作為君主的署名——維多利亞名字的傳播——公眾對維多利亞女王的情感——羅伯特·皮爾對維多利亞女王缺乏經驗的評論——悉尼·史密斯和約翰·拉塞爾伯爵的希望

1837年6月月初,慶祝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公主成年的活動結束后不久,英國王室就對外宣布威廉四世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1837年6月20日2時12分,威廉四世在溫莎城堡駕崩。此時,阻擋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公主繼承英國王位的最后一個障礙也不復存在了。

在彌留之際的威廉四世床邊,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豪利主持了威廉四世的最后一次宗教儀式。儀式剛結束,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豪利立即向阿德萊德王后告退。1837年6月20日凌晨,威廉·豪利大主教就與內廷宮務大臣弗蘭西斯·納撒尼爾·卡寧厄姆勛爵一起奔赴肯辛頓宮,去向新君主報信。1837年6月20日5時前,這兩位身份顯赫的送信人趕到了肯辛頓宮,卻發現進不了肯辛頓宮的大門,因為守門人拒絕喚醒睡夢中的主人。最后,路易絲·萊森出來了。她表示愿意向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公主通報兩人到來的消息。穿著睡袍,裹著披肩,腳踩拖鞋,披著長發的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公主來到會客廳。見到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公主進來,弗蘭西斯·納撒尼爾·卡寧厄姆勛爵就像覲見女王一般,向她行屈膝禮,并且親吻她伸過來的手??蔡夭状笾鹘掏ず览龀鐾瑯拥呐e動,并且稱呼她是“牧師們的領袖”。兩人告知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公主威廉四世已經安詳地去世。聽聞這個消息的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公主緊扣雙手,關切地詢問嬸嬸阿德萊德王后的情況。弗朗西斯·沃丁頓·本森:《本森男爵回憶錄》,倫敦,朗文格林公司,1868年,第1卷,第272頁?!? class=

威廉·豪利大主教與弗蘭西斯·納撒尼爾·卡寧厄姆勛爵來到肯辛頓宮向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公主通報威廉四世駕崩的消息

1837年6月20日9時前,首相墨爾本子爵威廉·蘭姆來到肯辛頓宮,立刻被維多利亞女王接見。維多利亞女王的叔叔薩塞克斯公爵奧古斯塔斯·腓特烈和英國國內最受歡迎的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也前來拜見維多利亞女王。依據憲法規定,此時已經是英國君主的維多利亞女王必須從首相墨爾本子爵威廉·蘭姆那里獲得有關君主職責和言行的建議。

1837年6月20日,威廉四世駕崩當天11時,英國樞密院成員被緊急召喚到肯辛頓宮。進入會客廳時,維多利亞女王遇到兩位叔叔——坎伯蘭公爵兼蒂維厄特公爵歐內斯特·奧古斯塔斯和薩塞克斯公爵奧古斯塔斯·腓特烈。維多利亞女王就座后,立即發表演說。演說的內容是幾天前墨爾本子爵威廉·蘭姆代筆的。此外,這篇演說稿還聽取了經驗豐富的樞密院議長蘭斯多恩侯爵亨利·佩蒂-菲茨莫里斯的修改意見。演說時,維多利亞女王身著款式簡單的黑色喪服,沒有佩戴任何飾物。其實此前,為悼念去世的阿德萊德王后的母親霍恩洛厄-蘭根堡的路易絲·埃萊奧諾雷,1837年4月30日,阿德萊德王后的母親霍恩洛厄-蘭根堡的路易絲·埃萊奧諾雷公主去世。——原注維多利亞女王就一直身著喪服。在演說中,維多利亞女王提到,“在我還如此年輕時,這份重任就突然壓在我身上”,并且她這樣描述自己,“在摯愛的母親肯特公爵兼斯特拉森公爵的夫人瑪麗·路易絲·維多利亞溫柔、開明的關愛下接受了英式教育,從小就學會要尊重和熱愛祖國的憲法”。此外,她還表示自己將致力于維護宗教自由,保護英國人的權利。演說結束后,維多利亞女王宣誓承認蘇格蘭長老會的地位。隨后,大臣們將自己的公章呈送給維多利亞女王,維多利亞女王又將這些公章一一賜還給大臣們。緊接著,受到重新任命的大臣們逐個向維多利亞女王行吻手禮。最后是樞密院成員的宣誓,宣誓人包括首席財政大臣墨爾本子爵威廉·蘭姆、內政大臣約翰·拉塞爾伯爵和外交大臣帕默斯頓子爵亨利·約翰·坦普爾。后來,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約翰·拉塞爾伯爵和帕默斯頓子爵亨利·約翰·坦普爾也曾擔任過首相。

雖然維多利亞女王身高不足五英尺,并且沒有超凡脫俗的美貌,但她的行為舉止那么自如、謙和、優雅、高貴。與此同時,她獨特的、抑揚頓挫的演說風格令聽眾們欣喜。作為一名言辭犀利的批評家,托利黨的樞密院成員約翰·威爾遜·克羅克曾寫道:“我無法向你形容維多利亞女王讀報時是多么冷靜又不失女性的柔美。她天生甜美的聲音是那么清澈、悠揚。她的雙眼明亮而平靜,眼神既不咄咄逼人也不躲閃,而是既堅定又溫存。她兩頰泛著紅暈,這令她看上去更加美麗并富有活力。她絕對和我曾見過的所有小姐一樣——美麗有趣。”《約翰·威爾遜·克羅克書信集》,第2卷,第359頁?!? class=樞密院會議結束后,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稱:“維多利亞女王不僅穩穩地坐在英國君主的寶座上,還牢牢地植根于一屋子大臣的心中。”在整個儀式中,維多利亞女王的一舉一動那么莊重得體,就像長期以來她深諳自己一國之君的角色一般。萊恩·普爾:《斯特拉特福德·坎寧傳》,1888年,第2卷,第45頁;《約翰·威爾遜·克羅克書信集》,第2卷,第359頁;伊芙琳·阿什利:《帕默斯頓子爵亨利·約翰·坦普爾傳》,倫敦,R.賓利出版社,1876年,第1卷,第340頁。本杰明·迪斯雷利在小說《西比爾》第一部第六章中多少有點浮夸地描述了林德赫斯特男爵約翰·科普利提供給他的有關儀式的具體情景。——原注

在樞密院會議上,維多利亞女王的泰然自若令人刮目相看。在接下來的幾星期內,維多利亞女王在公眾前的第一次亮相再次令人們從內心深處尊敬這位新君主。1837年6月21日,樞密院會議后的第二天,維多利亞女王乘坐馬車前往圣詹姆斯宮,出席正式的繼位宣言儀式。當掌禮官誦讀繼位宣言時,公眾可以清楚地看見維多利亞女王。她站在樞密院議事廳一扇敞開的窗戶下,身旁兩側分別站著墨爾本子爵威廉·蘭姆和蘭斯多恩侯爵亨利·佩蒂-菲茨莫里斯。這扇窗戶對面就是馬堡大廈周邊的四方院子。觀禮的人群大聲歡呼,其中有個人特別顯眼,他就是愛爾蘭著名的煽動家丹尼爾·奧康奈爾。丹尼爾·奧康奈爾刻意地使勁揮動著自己的帽子。當時,維多利亞女王的首席掌馬官阿爾比馬爾伯爵喬治·凱佩爾也在場。事后,他這樣寫道:“這位少女君主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彬彬有禮接受臣民的效忠。當聽到人群的第一次歡呼時,維多利亞女王面色凝重起來,眼中泛起淚花,這種情緒的起伏反而使她身上的王者風范更具魅力”。阿爾比馬爾伯爵喬治·凱佩爾:《我生命中的五十年》,倫敦,麥克米倫公司,1876年,第378頁。——原注

墨爾本子爵威廉·蘭姆

約翰·拉塞爾伯爵

帕默斯頓子爵亨利·約翰·坦普爾

約翰·威爾遜·克羅克

丹尼爾·奧康奈爾

繼位宣言儀式結束后,維多利亞女王召見了軍隊總司令羅蘭·希爾子爵、大法官科特納姆伯爵查爾斯·佩皮斯及其他政府重要官員。1837年6月21日中午,維多利亞女王在圣詹姆斯宮召開第二次樞密院會議。所有內閣大臣都出席了這次樞密院會議。當天稍晚時候,特拉法爾加廣場、坦普爾巴、伍德大街和皇家交易所又分別舉行了維多利亞女王的繼位宣言儀式。

科特納姆伯爵查爾斯·佩皮斯

盡管在第一次樞密院會議的登記簿上簽名時,維多利亞女王只用了“維多利亞”這個名字,但理政第一天,在所有需要簽署的正式文件上,“維多利亞”前面都加上了“亞歷山德里娜”。在繼位宣言儀式上,維多利亞女王被稱為“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女王陛下,聯合王國維多利亞女王”。盡管“維多利亞”這個名字激起了不滿情緒,但即使如此,女王本人也不愿意改名。那些簽名中沒帶“亞歷山德里娜”的文件被匆匆修改過來,補全為“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不過,從理政第二天起,所有的政府官方文件中就只使用“維多利亞女王”這個稱謂了。

從此,英國人完全接受了“維多利亞”這個名字,認為這個名字最能體現英國精神。1851年,大英帝國最富庶的殖民地之一被命名為“維多利亞”。此后,又有許多規模小一點的定居點或城鎮被陸續命名為“維多利亞”。與此同時,在英國本土,大量城鎮在命名其街道、公園、火車站或者公共集會場所時,都采用了“維多利亞”這個名字。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早期,人們將新發明的一款輕型馬車命名為“維多利亞馬車”。1846年,兩條鐵路線——倫敦-查塔姆-多佛線和倫敦-布萊頓-南部海濱線——在倫敦的終點站被命名為“維多利亞火車站”。1838年,一種從圭亞那引進到英國的巨型睡蓮被命名為“王蓮”。1849年,“王蓮”首次在英國本土盛開時,被獻給維多利亞女王?!? class=

在海外,甚至是在英國國內一些消息靈通的地區,民眾面對君主更迭時展現出的平靜令人吃驚。不過,對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人們充滿熱情,這部分要歸因于人們拿她與之前的國王們做比較。19世紀初到維多利亞女王登基,英國已經歷經了三位國王的統治,并且這三位國王的年齡都很大。其中,第一位國王喬治三世是個徹頭徹尾的傻瓜,第二位國王喬治四世是個有名的揮霍之徒,第三位國王威廉四世在公眾眼中是個跳梁小丑。英國君主制的基石與人民對君主的忠誠度有關,一旦君主的個人品質無法得到人民的認同,君主就立刻喪失人民的信任。優秀的個人品質可以確保君主擁有漫長、高尚的生活,但可惜的是,前幾任國王的人品都無法令天真無邪的維多利亞女王肅然起敬。由于前幾任國王的昏庸無能讓民眾失望,維多利亞女王的繼位讓大批民眾產生了一種新情感——對維多利亞女王騎士般忠誠的情感。也正是人民對維多利亞女王的忠誠使革命在英國失去了根基。雖然政黨的政治運作沒能令民眾對維多利亞女王的忠誠廣泛蔓延,并且在執政初期和中期維多利亞女王做出一些缺乏政治考慮的行為,嚴重破壞了人民對她的感情,但即使如此,英國人民對維多利亞女王的熱愛就如同一株已經扎下根的植物,不會輕易凋零。

某些政客,如位高權重的輝格黨外交大臣帕默斯頓子爵亨利·約翰·坦普爾及英國議會下議院托利黨領袖羅伯特·皮爾,都曾公開批評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缺乏經驗,對世界一無所知。1837年7月5日,羅伯特·皮爾寫道:“一位真正符合憲法要求的君主,其個人品質、成熟度、處理國家事務方面豐富的經驗及其對人、禮儀和風俗的了解,就像輪船的壓艙石一樣,能消除大臣的三心二意,能降低依仗雄辯術參與議會討論的演說家輕率言論的危害,能遏制民主的高漲和不滿情緒的蔓延,能緩解對放款收稅的無端焦慮……從而確保國家這艘大船一直不偏離航道。不幸的是,在我們命運的關鍵時刻,我們被剝奪了這一優勢?!?img alt="《約翰·威爾遜·克羅克書信集》,第2卷,第317頁。——原注"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EBB3/19704819408219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439282-nnch1a8OitTlsrCA4BJszBala0JJKJir-0-e16992452bd1d97f2f984d1b6fd00419">然而,對根基已經穩固的君主立憲政體來說,當時羅伯特·皮爾指出的這些與少女君主的不成熟和性格相關的危險其實是夸大其詞。這些危險即使真的存在,也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消除。

羅伯特·皮爾

1837年6月25日,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后的第一個星期日,在圣保羅大教堂布道時,悉尼·史密斯更真誠地展現了對維多利亞女王的愛戴。悉尼·史密斯認為,新君主是“一位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女王”,期待她進入成熟的年齡后,能致力于提高臣民的幸福、促進國家的昌盛。幾個星期后,首相墨爾本子爵威廉·蘭姆的內政大臣約翰·拉塞爾伯爵說道:“歷史上,我們曾有過偉大的女王,伊麗莎白女王和安妮女王的統治都曾令我們取得輝煌的勝利。我們期待未來將擁有一位以‘平和’著稱的維多利亞女王。她既沒有伊麗莎白女王的專制,又沒有安妮女王的懦弱?!奔s翰·拉塞爾伯爵,這位輝格黨領袖至少從三個方面,即完全廢除奴隸制、提倡更文明的懲罰犯罪的措施、提升國民教育,表達了自己對維多利亞女王的殷切希望。他曾說:“對全世界的國家來說,對我們的子孫來說,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或許最終會被歷史證明是一件幸事?!?img alt="斯潘塞·霍拉肖·沃波爾:《約翰·拉塞爾伯爵傳》,第1卷,第284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EEBB3/19704819408219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439282-nnch1a8OitTlsrCA4BJszBala0JJKJir-0-e16992452bd1d97f2f984d1b6fd004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大渡口区| 镶黄旗| 磴口县| 二连浩特市| 云南省| 和硕县| 肃北| 伊春市| 朝阳区| 中卫市| 张掖市| 八宿县| 万山特区| 镇平县| 漳平市| 余姚市| 沙河市| 沙湾县| 东平县| 桦南县| 宜兰市| 汝南县| 梁河县| 凉城县| 瑞昌市| 旺苍县| 潞城市| 武鸣县| 石城县| 广州市| 宜川县| 肇源县| 南康市| 鄢陵县| 封开县| 泽普县| 丰原市| 尼勒克县| 开平市|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