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法蘭西世界史
  • (法)帕特里克·布瓊主編
  • 3043字
  • 2021-04-14 13:39:30

公元前23000年
人類賦予自己一副女性的面孔

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人臉雕像距今已經有兩萬五千個年頭。如今在我們看來,“布拉桑普伊夫人”雕像,向來就是史前史的象征。但這種觀點是素來有之的嗎?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座雕像在從大西洋到烏拉爾這段旅程中所經歷的磨難。

我們,人類,需要雕像——并且為了能夠對史前史有所思考,我們需要賦予雕像一副面孔。其實,當想起這段時期,我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許多張面孔,它們有的散發著幽靈的氣息,有的五官很不協調、怪模怪樣,例如那個“老邁”克羅馬農人的缺齒頭顱。其他面孔則更為平和,也更令人心安。“布拉桑普伊夫人”就是安詳的面孔之一,也是最負盛名、最美艷動人的面孔之一,這便是本文要說的面孔。

“布拉桑普伊夫人”其實非常小,這個小小的頭顱只有3厘米多一點兒,以美麗柔和的猛犸象牙雕刻而成。雕像看上去十分易碎,有一條干裂而成的大疤痕貫穿她的臉頰。她神秘莫測,她所要表達的東西都任憑我們去想象。她的眼睛不睜也不閉,我們只能對她眉骨下的目光進行猜想。她的嘴唇也沒有進行更多地勾勒,無法辨認出形狀。她的雙耳則好像直接被帽子擋住了。總之,她所有的感官都處于放松狀態,而她由此成了她自己。然而,我們從她身上汲取的意義越多,她所獲得的意義也就越多。她的優雅所釋放的信息越多,這些信息就會愈加深遠和廣博。因此,在世界范圍內,這個小小的、出土于布拉桑普伊的“兜帽夫人”經常作為扉畫,出現在史前史的著作當中。似乎她那不可磨滅的魅力,便是宣揚這段難以描繪卻是奠基性的歷史時期的最好使者。

我們對這座雕像展開想象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因為這座雕像所隸屬的史前學科,其建立的時間也并不長。史前學科建立的初期階段并不順利。史前學認為,人類的歷史遠先于文字的出現,而在當時,只有一家報社贊同這樣的說法。第一階段在1860年前后便結束了。在第二階段,在史前人的自然屬性和發展演變等問題上,史前學家之間產生非常嚴重的分歧。直到20世紀初,這些問題也還在困擾著他們,即使近百年來,史前人的生物演變在起源上已經被證實,并得到一致認可。而這些問題也還將繼續困擾著他們。愛德華·皮耶特(édourad Piette,1827-1906)力圖書寫這段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講述人類以及人類社會的發展演變。他的目標與其他學者相同,但他的成果卻比許多人更出色。愛德華·皮耶特是阿登省的行政官員,居住在比利牛斯山地區。作為第二代史前史學家,他繼續著布歇·德·彼爾特(Boucher de Perthes)以及拉爾泰(Lartet)未竟的事業。在缺乏第一手資料、更易獲得第二手文獻的情況下,愛德華·皮耶特希望能從法國南部的巖洞中挖掘出資料,以構建史前史這個嶄新的學科。因此,他于1873年考察洛爾泰(Lortet)的內斯特河谷(la vallée de la Neste),后又于1887年考察阿列日省的阿齊爾巖洞,并在幾年后來到布拉桑普伊。

布拉桑普伊巖洞位于沙洛斯地區(Chalosse)中心,雖然在皮耶特著手考察的幾年前,這些巖洞就已頗有名氣,但多虧了皮耶特,這些巖洞才能名聲大噪。巖洞的盛名應歸功于他在此所做的真正具有科學價值的研究。在研究中,著名的地層層序律在舊石器時代編年史的構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這一方法對于研究這座雕像也同樣重要。但“布拉桑普伊夫人”的盛名卻遠勝過這一切,甚至勝過它的發現背景。皮耶特于1894年夏發掘出這座雕像。預想中,這個朗德地區的夏天應一如往常,但炎炎夏日里卻澆著傾盆大雨。他愣了愣神,因為這張面孔太過美麗,與我們太過相像了。它與我們對原始時期手藝人和游蕩的狩獵采集者的看法完全不同。他害怕受到別人的嘲弄。然而,“布拉桑普伊夫人”一經公布,這座只有幾厘米高的牙雕就迅速成為一件最具標志性的物品,在它身上,人們能夠對這一時期,以及生活在這一時期的人類進行設想和再現。

但即使這座雕像長久以來便是史前史的一個象征,它真的能夠體現史前的文化嗎?抑或體現那個在25000年前,以靈巧的手指把它從象牙中雕刻出來的那個文化?我們認為史前的文化,就是雕像所要表現的主題。對于這些問題,回答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這就是這個小小的人臉雕像所具有的悖論之一。當皮耶特拿到它的時候,他還不知道自己剛剛觸碰了一件最早的、典型體現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主題的藝術品:一件象征女性的藝術品。不錯,我們認為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藝術主要是對動物進行描繪,但是這種對女性的表現并未體現女人的社會屬性,而是將女性的特征作為一種象征意義來表現。這種表現與動物的描繪同樣重要。表現的形式千變萬化,尤其是制作小雕像的原料也各有不同(包括象牙、石頭,甚至還有焙燒過的泥土)。據考證,在公元前29000年至公元前22000年間,格拉維特人的“文化”傳統傳遍整個歐洲。該文化中的匠人們成了大師,將這種題材及其變化形式推廣到從大西洋沿岸到頓河沿岸的整個歐洲大陸。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一主題是該時期人類文化最明確的起源之一。借助這一主題,考古學家首次依據一種明確的共同意識形態,而非依照技藝(如種種切削石頭的方法等等)來勾勒傳統的輪廓。如此一來,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創造了第一批雕像,標志著人類歷史上一個真正的轉折點。

但“布拉桑普伊夫人”仍是一座特殊的雕像,甚至偏離了其創作背景。在數十個女性雕像中,我們或許只能看到這一張人臉。在大多數情況下,藝術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我們羞于表達的女性“特征”上:乳房、生殖器、腹部和臀部。它們或渾圓,或大張,是那么飽滿豐盈,而頭部則被極力地縮小,甚至完全消失。當雕像的頭部被展現出來之時,頭上經常會“戴有頭飾”,正如“布拉桑普伊夫人”頭上那精致的頭飾那般(我們不知道那是編好的辮子還是真的頭飾)。這樣就使得人類的身體,常常僅有頭部被以某種手法裝飾和編碼。但人臉的面部線條卻從未得到過關注。而我們研究的“布拉桑普伊夫人”不僅是一尊特殊的雕像,也是對共同準則的一種顛覆,因為面部比頭部更能體現這一點。雕像沒有身體,也沒有其他大部分的女性特征,只剩下一張面孔。

“布拉桑普伊夫人”是否因此而被扔在廢棄的雕像堆里?我們無從知曉。但實際上,這個令人贊嘆的雕像和其他小雕像都被埋藏在布拉桑普伊主巖洞的入口處。這些雕像有的完整,有的殘缺,形狀各異,有的可能只是半成品,只有一個身體的輪廓。雕像們或肉感,或纖細,但都沒有面孔。它們就這樣躺在獠牙的碎片和象牙的刨花之中。這里無疑曾是一個生產作坊。也許,“布拉桑普伊夫人”只是一個與雕像身體分離的頭。這個雕像是否能算是一次嘗試,或至少,算是一次未嘗展現和延續時代的教條、擺脫標準束縛的體現呢?總之,如果“布拉桑普伊夫人”這個女性小雕像,在舊石器時代的肖像學中具有明確的主題,它就理當是它所處文化中的一個顛覆性雕像。

史前人的一次心血來潮由此就成為史前學的象征了嗎?也許是的。但特別要注意的是,這座雕像給全世界都很好地上了一課:它優美的線條淡然地驅散了那些對史前人的成見,讓人們不再認為穴居時代的人類是粗野的。繼皮影戲之后,這些生活在25000年前的人們,以這種方式將他們的文化展現在我們眼前。簡而言之,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是一件擺脫所屬文化的價值觀以更好地體現其他文化,并以制造驚喜為樂的藝術品。

不論這個雕像所要表現的是什么,它就像是舊石器時代的瑪莉安娜[1],一個與“永恒女性”(l'éternel féminin)作斗爭的無名戰士。如今,它成為法國考古學博物館的館標。盡管在其史前語境下是很特殊的,但因其審美、寓意和我們賦予它的政治意義的緣故,這副面孔理應在此占有一席之地。

弗朗索瓦·邦(Fran?ois Bon)

附注:34000, 397, 1815, 1858, 1949


[1] 瑪麗安娜(Marianne)是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象征。就其外延意義而言,她還是自由與理性的擬人表現。——譯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新营市| 自治县| 郎溪县| 宁蒗| 霍城县| 永寿县| 贺兰县| 佛坪县| 松原市| 定州市| 辽中县| 平顺县| 从江县| 蓬莱市| 九江县| 义乌市| 富裕县| 革吉县| 景德镇市| 滦南县| 潍坊市| 昌都县| 新宁县| 滨州市| 包头市| 大渡口区| 永定县| 肃北| 迭部县| 三门峡市| 同江市| 叶城县| 抚宁县| 云阳县| 桂林市| 南皮县| 西平县| 广平县| 海晏县|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