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敬業的習慣是成功人士的必備素質
- 一則習慣決定一生 一個錯誤影響一生 一種能力改變一生
- 陳榮賦
- 1339字
- 2021-04-19 14:49:23
敬業,就是敬重你的工作。在你的成長中敬業有兩個層次:低一點的層次是拿了雇主的薪水,就要對雇主有個交代;高一點的層次就是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不管是哪個層次,敬業所表現出來的都是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善始善終。敬業是每一個身在職場的人都應具備的職業態度。
我們或許都有過這樣的感覺,認為自己努力工作都是為了老板,是在為老板掙錢,受老板剝削。很多人認為反正為人家干活,能混就混,公司虧了也不用自己承擔。其實,這樣做對老板、對自己都沒什么好處。
事實證明,專注工作、具備敬業精神對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敬業的人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便是你向上發展的踏腳石,就算你以后換了地方,從事不同的行業,豐富的經驗和好的工作方法也必會為你帶來助力,你的敬業精神也會為你的成功帶來幫助。因此,把敬業變成習慣的人,從事任何行業都容易成功。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敬業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廢寢忘食,但有些人則需要培養和鍛煉敬業精神。如果你自認為敬業精神還不夠,那就強迫自己敬業,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做任何事,讓敬業精神成為你的習慣。
把敬業變成習慣之后,也許不能為你立即帶來可觀的收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養成“不敬業”的不良習慣,你的成就就相當有限。因為你的那種散漫、馬虎、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已深入你的意識與潛意識,對任何事都會有“隨便做一做”的直接反應,其結果可想而知。如果一個人到了中年還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當然也說不上由弱變強,改變一生的命運了。
以敬業的精神對待工作,專注工作,不僅能激發對企業和工作的熱愛,同時更能讓自己在工作中感受到樂趣。
小李本科畢業后被分配到一個研究所,這個研究所的大部分人都具備碩士和博士學位,小李感到壓力很大。
工作一段時間后,小李發現所里大部分人都不專注于本職工作,他們不是玩樂,就是搞自己的“第三產業”,把在所里上班當成混日子。
小李反其道而行之,他一頭扎進工作中,從早到晚埋頭苦干業務,還經常加班加點。小李的業務水平提高很快,不久成了所里的“頂梁柱”,并逐漸受到所長的重用,時間一長,更讓所長感到離開小李就好像失去左膀右臂。不久,小李便被提升為副所長,老所長年事已高,所長的位置也在等著小李。
假若老板的周圍缺乏專注工作者,而你具有強烈的實干敬業精神,你自然能得到重視,受到提拔。
在職場中,有不少員工想的不是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是處心積慮地去糊弄工作,能少干一分,絕不多干一分。“給多少錢,就干多少事”是這類人的共同心態。他們自以為很聰明,馬馬虎虎應付完每一天的工作,常常暗自竊喜。殊不知,一個人糊弄工作,就是在糊弄自己。“粗心、懶散、草率”等這樣一些字眼,正是工作不負責的具體表現。許多這樣的人,比如職員、出納、編輯、工程技術員甚至大學教授等,就是因為粗心馬虎而丟掉了工作。
身在職場,只有對工作認真負責才是真正的聰明。你只有懷著高度的責任感,每天出色地完成工作,你才有可能很快獲得提升。反之,如果你對公司的興亡完全不放在心上,對工作只是敷衍了事,那么你也將成為公司首先考慮的辭退對象。
習慣菜根譚
敬業就是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并對此付出全身心的努力。磨煉、培養你的敬業精神,這是打造你的成功資產。把敬業變成習慣的人,從事任何行業都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