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跟對人,找到“識貨”的老板

年輕人在求職的過程中,總是將自己比作“千里馬”,期望能遇到善于識才的伯樂。然而,識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于是很多人就在一個默默無聞的環境中,消耗掉了自己的才華。現在人們常說:好酒也怕巷子深。如果沒有明眼人的賞識,再好的才華也無濟于事。

在求職中,如果自己沒能成功,我們就會這樣安慰自己:“這個老板不識貨”、“有眼不識金鑲玉”。將自己比作“金鑲玉”,是表示自己的自信。然而,一味安慰自己而不作出改變,只能算是個弱者。在求職中,最重要的是要將自己的長處表現出來,讓面試者能夠看到這一點恰恰是他所需要的,這樣他才會認識到你的價值。

成功需要資本

成功是需要資本的,有財有勢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三國時期魏國的劉劭著有《人物志》一書,在書中說道,人在富有、尊貴、亨通的時候會得到提拔;在窮困匱乏的時候會受到壓制。這是因為,如果人們依靠財富而得勢,便會將很多財物存起來,并周到地幫助他人;得到他救濟的人,會找一些他值得贊美的方面贊美他;得到他幫助的人,會挖出他小的德行加以夸大。這是有財勢的人得以成功的資本;而一旦身處貧困、地位低下時,想施舍別人但沒有錢財,想幫助他人卻沒有權勢;不能體恤親人,也不能救濟朋友,無法去做那些仁義的、能給自己換得名聲的事情,即使有才能也會被別人的非議甚至怨恨之聲所埋沒。

職場、事業上的成功也是如此。如果你遇到一個識貨的老板,進而受到賞識、提拔,勢必會給你事業上的成功助一臂之力;但是如果你只想憑借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成績以求得到晉升,這將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傻小子郭靖有不少師傅,先是江南七怪,后是一位全真道士,接著是洪七公。正是因為不斷地遇到名師,所以郭靖的武功能夠一直得到提升,最終成為了一代大俠,受萬人敬仰。如果沒有這些師傅們的教導,郭靖恐怕只會是一個默默無聞之輩。

劉翔作為中國最馳名的體育明星之一,無論是奧運會、世錦賽還是大獎賽,一度披荊斬棘、所向披靡。但無論走到哪里,劉翔身邊總有一個形影不離的人,那就是他的教練孫海平。因為正是孫教練的教導才使得劉翔能夠進行科學有效的訓練,才使劉翔跨欄的天分得以充分彰顯。

邁克·泰森,1966年6月30日出生在紐約的布魯克林(紐約的黑人居住區)。在他生命所走過的日子里,可謂波瀾起伏,驚濤不斷。由于居住在黑暗貧困的布魯克林,泰森從小就練就了一身金剛鐵骨,為他以后的拳擊生涯奠定了扎實的身體條件。

泰森家庭生活得十分窮困。他由母親一手帶大,后因生計所迫,母親又給她找了一個繼父。繼父性格暴躁,經常對他的母親拳打腳踢。有一次,繼父在醉酒后又一次痛打母親時,泰森和哥哥姐姐一起沖上去把繼父揍了一頓。當時泰森雖然年紀不大,但是有很強的力量。泰森的繼父挨了這頓打后,十分畏懼泰森,不敢再打他的母親。而泰森也成了一個“管不了”的孩子,經常在外面打架,惹是生非。在12歲之前,他已進拘留所達40次之多。

1978年的一天,12歲的泰森被押進太龍學校。太龍學校是一所特殊的學校,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來自不幸家庭的黑人的后代。這所學校實際上相當于是一所勞教學校。泰森在這所學校里依然劣性不改,他用拳頭贏得了別人的“尊敬”。次年他被押往埃爾姆伍德少年犯管教所,繼續接受改造。在這里,他遇到他的恩師——伯樂斯圖爾特和達馬托,泰森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作為拳擊運動員,1974年斯圖爾特曾獲美國全國“金手套”輕量級拳擊冠軍。當他意識到自己不可能成為拳王后,便把興趣轉到培養青少年拳手方面來。

一天上午,泰森又在和別人打架,管教所的拳擊教練比爾·斯圖爾特正好路過這里。他本來要去制止這場少年們之間的斗毆,沒想到卻被泰森出拳的勇猛所吸引了。當泰森以一記又準又狠的重拳砸在對手的下巴上時,他情不自禁地叫起來:“漂亮的鉤拳!”

于是,斯圖爾特很快便制止了泰森打架,他對泰森說:“你的身體條件不錯,是塊好料子。我來教你打拳擊,你愿意嗎?”

泰森看了斯圖爾特一眼,得意地說:“我打架已夠厲害了,干嗎還要學打架?”斯圖爾特耐心地解釋說:“是學拳擊,不是學打架。阿里,你知道嗎?他就是拳王,你們黑人心中的驕傲。你認真學,你也會成為拳王!”

提到阿里,少年泰森自然知道,因為這是他們很多黑人心中的偶像。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于是,斯圖爾特把他帶到了管教所的拳擊房。這里有很多器械,還有20多個與泰森年紀相近的孩子在練拳擊。泰森從未見過這些玩意兒,感到很新奇。于是他決心好好學習拳擊,成為一代拳王!

在斯圖爾特的教導下,泰森開始了他的拳擊生涯。因為泰森有很好的天賦,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后,拳技突飛猛進,在拳擊房已經找不到對手。

泰森的進步如此之快,斯圖爾特感到自己的能力無法使其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于是他將另一位拳擊教練——庫斯·達馬托介紹給了泰森,并對泰森說:“你在他那兒只要好好學,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的。但愿上帝保佑他能收下你!”

達馬托是美國拳擊界乃至世界拳壇的一位不同尋常的人物,他不僅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拳擊教練,曾發現和培養了世界上最年輕的重量級拳王帕特森和世界次重量級拳王托里斯,而且還是個拳擊理論家,擁有一套獨特的理論和訓練方法。達馬托與好友辦的“帝國拳擊俱樂部”紅紅火火,培養了大量人才。

當斯圖爾特向達馬托舉薦泰森時,達馬托非常興奮,因為他正為找不到好苗子而苦惱。達馬托對斯圖爾特說:“你把他帶過來,我測試一下吧!”

在達馬托面前,斯圖爾特親自與泰森“過招”,為的是讓泰森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果然,泰森左右躲閃的靈巧動作以及進攻時的勇猛出拳令達馬托大喜過望。

達馬托收下了泰森,這樣,泰森逃離了少管所這種地方,與他的第二位伯樂達馬托住在一起。達馬托像親人一樣對待泰森,讓他一邊在學校讀書一邊練拳擊。

為了培養泰森,還為他請來了一流的拳擊教練,為他提供了最好的訓練設施。從此以后,泰森開始了他的拳王之路。

即使你身上蘊含著一座金礦,但如果沒有人來開發,最終將與一堆石頭無異。即使你有很好的天賦,有很強的能力,但是得不到賞識和機遇,最終也會默默無聞。泰森是幸運的,即使在非常不利的成長環境中,仍然能夠得到明眼人的賞識。但是反過來想想,因為不曾有機會得遇名師,只好將自己的天賦白白揮霍掉的人又有多少呢?

良好的導師就是人生中的一座明燈。人生的道路需要明燈,當我們遇到曲折時,勞碌辛苦而無所收獲時,或者在黑暗中不敢前行時,人生的明燈可以照亮你的人生道路,它可以指示給你人生道路的成功與失敗,哪怕你的人生道路是多么黑暗,你都要與魔鬼堅持奮斗下去,因為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有一盞明燈時時刻刻在提醒著你,如果你的人生沒有這盞明燈在提醒著你,或許,你的人生就沒有目標,就沒有固定的準則與模式。

默默無聞,是因為你還沒遇到“伯樂”

小劉3年前就職于一家廣告公司,新聞專業,本科畢業的她在公司的表現一直平平。她的頂頭上司是個非常傲慢和刻薄的女人,她對小劉的工作經常挑三揀四,沒事找事,還時常潑些冷水。一次,小劉針對客戶主動地做了一個策劃案,被上司知道了,不但不贊賞她的主動工作,反而批評她不專心本職工作。小劉很受打擊,以后再也不敢關注自己職責范圍之外的工作了。小劉覺得,上司之所以老找她麻煩,是因為她不像其他同事一樣奉承她,但是她自認自己不是個能溜須拍馬的人,所以不可能得到上司的青睞,于是她在公司里變得沉默寡言,并計劃著隨時跳槽走人。

后來,公司從其他部門調來一個新上司Sam。從國外回來的Sam性格開朗,經常把表揚掛在嘴邊,對同事的工作也經常贊賞有加。在他的感染下,小劉也開始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新上司對小劉的想法表示肯定和表揚。由于Sam的積極鼓勵,小劉工作的熱情空前高漲,她也不斷地學會新東西,起草合同、參與談判、跟客戶周旋……小劉非常驚訝,原來自己還有這么多的潛能可以發掘,想不到以前那個沉默害羞的女孩,今天能夠跟外國客商為報價爭論得面紅耳赤。

在職場中,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

一是你努力奮斗、你聰明非常,你或許有許多難得的創意,或許有很多管理的思路,但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卻還是在單位里默默無聞。

二是剛剛參加工作時,雄心萬丈,激情四射,充滿了活力和熱情,但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現理想與現實相距太遠,于是熱情逐漸褪去,雄心不再,在單位里最終默默無聞。

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下,有人抱怨,有人安于平庸。換一種積極的心態來看待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遇到你的“伯樂”。

一匹千里馬在未被發現之前,常常是和其他的駑馬同槽而食,平常人很難發現他與其他的馬有何不同。同理,當你和別人同在辦公室里做著如流水線般的工作時,也不容易將你的才能發揮出來以便得到賞識。如果在這個時候你能受到一些點撥,境遇或許就大不相同。

姜子牙起先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相傳當年姜子牙學成下山之后,直奔殷商京城朝歌而來。他曾在朝歌住過,認識一個朋友叫宋異人,姜子牙決定先去宋家暫住一時。宋異人是個經商的人,對姜子牙的才學很是贊賞,并對他有著相當大的期望。但姜子牙卻只管住著,并未見他有所施展。

后來,姜子牙與妻子自立門戶,先后賣過笊籬,做過磨面的營生,磨豆腐的買賣,販賣過牲畜,但都無一例外賠了本。在宋異人的幫助下,姜子牙在城里開起了算命館,這正合姜子牙的心意。姜子牙替人解難息紛,教導人民奮發圖強,跨出了施展自己抱負的第一步。

當時商朝的天子是紂王,他荒淫無道,殘害忠良,任用奸邪小人,朝政非常腐敗;再加上連年外戰,國庫空虛,他就對人民橫征暴斂,使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姜子牙的這個算命館的確幫助了不少困苦百姓,受益之人,口口相傳。姜子牙的好名聲迅速傳揚開來。

紂王派人宣姜子牙進宮:“百姓好像很尊重你,朕有意造一宴樂之臺,使你為監造之職,限三十天完工,到時有厚賞。”姜子牙回奏說:“陛下,此臺工程浩大,勞民傷財。而今國庫空虛,倘若興此大工,必然加重稅賦,百姓何堪?恐怕必思變亂。小臣為陛下考慮,不如留心邦本,與民造福才是。”紂王大怒,喝令衛士把姜子牙亂棒趕出。

姜子牙自覺生命危急,此處無所留戀,于是不顧80歲高齡,連夜逃到遙遠的西歧去了。

已值暮年的姜子牙,整日在渭水之濱以垂釣為事。在這里,最終遇到了他的“伯樂”——周文王。姜子牙的才干此時才得以發揮,最終幫助文王的兒子武王姬發滅掉了商朝,實現了自己建功立業的愿望。

誠然,人人身上都有缺點,但這不是制約你發展的原因;身上的缺陷并不能成為左右你命運的決定性因素。只要你身上的閃光點能夠得到賞識,發揮你才干的機會也就指日可待。

在工作中,有暫時的不得志是很正常的,因為你還沒有遇到自己的伯樂。另外,即使是伯樂,認識“千里馬”也需要一個辨別的過程,更何況有多少人又能遇到具有識人之明的老板呢?

伯樂能夠激發你的潛能

法國小說家莫泊桑是19世紀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許多優秀作品,如《羊脂球》、《俊友》和《項鏈》等,為歐美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小時候的莫泊桑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曾因盜竊被學校開除。后來,文學巨匠福樓拜發現了莫泊桑的文學天賦,并將他引向文學的正道,莫泊桑因此得以留名千古。

因為母親愛好文學,莫泊桑幼年時期的成長環境有很濃厚的文學氣氛。母親希望他成為一名牧師,可是莫泊桑卻沒有當牧師的愿望,他在學院上學時因為偷喝了一個神父的酒而被學校開除了。

盡管莫泊桑從小酷愛寫作,孜孜不倦地寫下了許多作品,但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沒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萬分,于是,他去拜法國文學大師福樓拜為師。此后在福樓拜的指導下,莫泊桑勤奮寫作。

在那漫長的7年中,每逢星期日,莫泊桑就帶著詩稿、劇本和小說來找福樓拜求教,當面看著恩師怎樣用藍鉛筆修改他的稿子。在親密的交往中,福樓拜教給莫泊桑一個獲取文學成就的三重定理:“觀察,再觀察,再觀察。”1880年,30歲的莫泊桑發表短篇小說《羊脂球》,取得了巨大成功。從此莫泊桑在法國文壇站穩了腳跟。又過了3年,莫泊桑的《一生》一書發表,得到了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的肯定,成為世界性的知名作家。雖然莫泊桑因病早逝,只活了43歲,但他的創作成就巨大,并且獲得“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

無可否認,莫泊桑的成功受益于恩師的點撥與提攜。若非福樓拜的悉心教導,恐怕莫泊桑在文學這條道路上還要摸爬滾打更長的時間,才能有所收獲。可以說,莫泊桑是幸運的,他遇到的伯樂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僅僅是為了讓千里馬體現出他自己的價值。

在工作中,激發自己的潛能,在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也是最大限度地實現企業目標的管理需求。

但如何激發人的潛能呢?這就要求我們首先了解“人”的需要,因為需要是人的行為的原始動力。當人的某一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心理上就會處于一種被激發的狀態,從而產生目標,進而采取行動,直到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了心理上的需要,也就完成了激勵過程,平息了激勵狀態。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種。它們由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實現需要。他認為,人的潛能是無限的。無論做什么工作,“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只要你真正了解了人,了解了他們的需要,就能夠把握他們,激勵他們,讓他們在實現個人需要的同時,也為實現整個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工作。

一代名官曾國藩曾經告誡我們如何用人:喜歡權的,給點權;喜歡錢的,給點錢;既不喜歡權又不喜歡錢的,給板子。無論怎么樣,只要他們“干活”就行。現代社會中,有些管理者會這樣做:不能安心工作的下屬,會采取相應的物質手段或者精神手段進行激勵;用利益不能打動屬下好好工作的,就會以降薪、扣工資,甚至開除等手段來刺激手下賣力干活。

世界杯開賽之前,各個國家都會拿出高額獎金來作為獎勵,以此激勵球隊的教練、隊員們努力,爭取獲得好成績。這種以物質來激勵下屬的手段,其實更多是為了激勵球員們開發自身潛能。

還有的人,善于運用激將法來刺激人的潛能。當年,魯迅對當時愚弱的國民極盡諷刺,反映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理,其中也必然包含著期待國民知榮辱、奮發圖強的感情。

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記載了周處改惡向善的故事。

周處年輕時,兇暴強悍,任性使氣,被鄉親們認為是一大禍害。當時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經常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后來就有人慫恿周處說:“大家都知道你很有本領,可是你能敵得過水中的蛟龍和山上的老虎嗎?如果你能殺死猛虎和蛟龍,我們大伙就承認你很厲害!”人們這樣說,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只剩下一個。周處不知道這是人們的激將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里有時浮起、有時沉沒,周處與蛟龍一起浮沉了幾十里遠。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互相慶祝。周處最終殺死蛟龍上了岸。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做一大禍害,因此心生悔意,于是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云。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云,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云,并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提高修養。可又擔心自己年歲太大,最終不會有什么成就。陸云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圣賢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并且人就害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顯露呢?”周處聽后就改過自新,最終成為了一名忠臣。

故事中的周處受人激將,為民除去兩大禍害;并且在得知百姓們的用意之后,能夠浪子回頭,知錯能改,這就是激將法的作用。可以說,周處日后所取得的成就,還應該感謝那些慫恿激將他與蛟龍、猛虎搏斗的人,他讓周處給自己了一個重新的定位,刺激他改頭換面,重新做人。

一個開明的老板,不僅能夠刺激員工為自己創造效益,而且還會為員工著想。每個人身上都蘊含著無限的潛能,一個合格的老板,他能夠做的就是運用種種手段,將他們的潛能激發出來,使他們的能力、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反過來又會促使企業的人才競爭力更加強勢。然而,在一心求利的社會形勢下,這樣的老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學會推銷自己

現在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好酒也怕巷子深。意思是,即使你有好的產品,如果不加以宣傳,一樣會消失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浪潮中。人才也是一樣。千里馬不放歌長嘶,也難能引起伯樂的注意;千里馬一直不放蹄飛奔,伯樂如何能予以側目?自身價值實現之前,先要學會推銷自己。

公元前257年,秦軍包圍了趙都邯鄲。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選了半天,才選出19個人,最后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

平原君有點驚異,說:“您叫什么名字?到我門下來有多少日子了?”

那個門客說:“我叫毛遂,到這兒已經3年了。”

平原君搖搖頭,說:“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錐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兒很快就能冒出來。可是您來到這兒3年,我沒有聽說您有什么才能啊。”

毛遂說:“這是因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這把錐子。要是您早點把它放在袋里,它早就戳出來了,難道光露出個尖兒就算了嗎?”

旁邊十九個門客認為毛遂在說大話,都帶著輕蔑的眼光笑他。可平原君倒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就決定讓毛遂湊上20人的數,當天辭別趙王,上楚國去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退下!”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臺階,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么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于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后,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毛遂自薦,就是在平原君面前推銷自己。毛遂在平原君趙勝門下呆了3年,一直默默無聞,并非沒有本領,而是時運不濟,一直沒有表現的機會,用毛遂的話來說就是沒有進入囊中的機會,空有一身智謀卻發揮不出來。可見,要想揚名立萬,得有機會。另外,平原君趙勝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的門客一起去楚國求兵解圍,最后還缺一個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毛遂在機會面前沒有退縮,積極主動地請纓,經過與平原君的辯論,說服了平原君,說明一個人要成功得善于把握機會,勇于推銷自己。在工作中也是如此,要善于溝通。如果不溝通,不積極,領導就不會主動找到你,挖掘你。所以,有志之士不能空等著領導來發現你,要主動出現在領導面前,展現自己的才華。

我國古代雖然有終南捷徑的事例,但大多數的學子還是要靠科舉做進身之階。文章是一回事,仕途是另一回事。文章寫得好,可以入仕途,卻難保仕途一帆風順。情形或許剛好相反,好文章總是關乎性情,仕途通暢則注定要壓抑性情。在科舉之前,古人拿著詩作去見前輩,以求提攜。如宋代的蘇軾,中舉之前就拜訪了歐陽修;李白為求進入仕途,做《與韓荊州書》,以期待能夠得到韓朝宗的重用。

唐代的朱慶余就是一個很會推銷自己的人。參加科舉之前,朱慶余把自己學習張籍新樂府的詩作寄給張籍,請他不吝賜教。朱慶余的詩清麗淺切,奇巧動人,讓張籍眼前一亮。他選出其中26首較好的,與同行觀賞,并給朱慶余回信,贊揚其文采斐然,指出作品中的硬傷,勉勵他一定要將新樂府運動發揚光大。

科考的日子臨近了,盡管有貴人相助,朱慶余的心里還是十分忐忑。一夜未眠,他再次給張籍寄去一首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詩人是以新嫁娘在見公婆前的緊張心理為喻,比作一位應試舉子在進士科考試前的不安神情。

張籍在接到朱慶余的這首詩后,也寫了一首用比興體作的答詩,題為《酬朱慶余》。詩云:“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張籍是以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的同樣筆法,即比興體的筆法,回答了朱的問題,打消了他的疑慮,后來朱慶余果然高中進士第。

朱慶余推銷自己的手法很高明,既體現出了自己的水平,又含蓄而不張狂。

在如今這個年代,推銷自己,以求得到老板的賞識更是一個應該得到重視的問題。如果說以前是伯樂尋求千里馬,如今便是千里馬尋求伯樂。在人生或職場上,沒有誰是獨一無二,不可或缺的。

在工作中,我們需要向領導推銷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華。只有成功地把自己展示給領導,讓領導發現你的能力,才會有機會被提拔、重用。不要總是以為是金子就總是會發光的,要知道,深埋泥沙中的一塊黃金盡管價值連城,也會“永遠”沉默而失去它存在的意義。

世界著名的推銷大師喬·吉拉德認為,生意的機會遍布每一個細節,而最重要的細節便是推銷自己。多年前他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碰到人,左手馬上就會到口袋里去拿名片。吉拉德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推銷自己的機會。在餐館,在機場,在任何一個可以處身其中的場所,吉拉德都不會忘記推銷自己。

我們的人生并不長,而能夠做點事情的時間也就更為短暫。因此,懂得推銷自己、善于推銷自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種生活技能。

當然,要注意的是,推銷自己不是無原則地吹捧自己,也不是故意地阿諛奉承,拍領導的馬屁。而是展示真實的自我,給自己的才能找到一個適當的表現機會。當你能夠成功地推銷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一直在追求、在渴望的東西就會不期而至。

識貨的老板助你一臂之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時人們會感嘆遇到了貴人。所謂貴人,就是你的伯樂。在人的一生中,成功需要能力、運氣,但如果你能遇到一個識貨的老板,就能夠給你的事業一種推動力。

比爾·蓋茨20歲時簽到了第一份合約,這份合約是跟當時全世界第一強電腦公司——IBM公司簽的。當時,他還是名在大學讀書的學生,根本不會有太多的人脈資源。那么他怎么會釣到這么大的“鯨魚”?原來,比爾·蓋茨之所以可以簽到這份合約,中間有一個十分關鍵的中介人——比爾·蓋茨的母親。比爾·蓋茨的母親是IBM的董事,媽媽介紹兒子認識自己的董事長,自然而然地促成了這份合約。假如當初比爾·蓋茨沒有簽到IBM這份大單,順利地掘到第一桶金,邁出進軍IT業的第一步,他的事業就不會這么一帆風順。

不僅僅是比爾·蓋茨,如果張朝陽沒有遇到尼葛洛·龐蒂,如果章子怡沒有遇到張藝謀……他們的精彩傳奇也許是另類演繹。一個識貨的老板,讓他們在與別人的激烈的競爭中提前出線。

貴人能給你帶來幸運,能給你提供幫助,還能在關鍵時刻為你排憂解難。在這個競爭白熱化的年代,無論你從事的事業大小與否,如果沒有貴人相助,你取得成功的系數就會減少許多。

迄今有118年歷史的雅芳公司,執掌大權有114年是握在男人手中,而打破這個神話的人就是鐘彬嫻,她最終成為了雅芳公司百年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女性CEO。在1998年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的“全球最有影響力的50位商界女性”排行榜中,鐘彬嫻是第一位入選該排行榜的華裔,此后連續6次進入過該排行榜。

鐘彬嫻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顯耀的成就,與她一生中遇到的兩個貴人是分不開的。

鐘彬嫻剛畢業的時候,一無背景,二無后臺,便從營銷員做起。即使在如此平凡的崗位上,也投入加倍的努力。她的表現很快受到上司——魯明岱百貨公司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裁法斯的關注。在法斯的提拔下,鐘彬嫻升職很快,27歲就進入公司的最高管理層。

隨著工作的日趨穩定,鐘彬嫻感覺自己在公司已很難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于是就跳槽去了雅芳公司。在雅芳公司,鐘彬嫻表現出一如既往的強勢。在這里,她遇到了事業上的第二位貴人——雅芳公司的CEO普雷斯。由于普雷斯的欣賞和舉薦,加上她個人的努力,鐘彬嫻最終坐上了雅芳公司CEO的位置。

即使鐘彬嫻能力突出,若非領導的賞識,鐘彬嫻恐怕也很難打破由男人執掌雅芳大權的慣例。然而,我們又不僅會感嘆,遇到一個敢于打破傳統、放手權力,并對員工委以重任的老板太不容易了!

在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不甘于平庸的生活。多少曾經的“千里馬”最終被社會打磨得失去了棱角,成為平庸的一員。如果能有一個愛才惜才的伯樂助你一臂之力,那么在你奮斗的時候,面前就是一片廣闊的天空。

無誠信的老板要小心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乃至整個人類所公認的一種美德。說到誠信,也許每個人都會說,誠信很容易,但是真正在關鍵時刻,又有幾個人能保持誠信呢?綜觀古今,事前對人信誓旦旦,事后卸磨殺驢的故事不止一次地被寫入歷史。然而,這樣的故事恐怕永遠也不會停止。

“唯誠可以破天下之偽,唯實可以破天下之虛。”有時候,很多人都會講求誠信,但是真正到了關于切身利益之時,他們又常常會把自己擁有的誠信拋到九霄云外,用虛偽來包裝自己。這時他們的本性會表露無遺,任憑你傷心、怨恨也無濟于事。

誠信是一桿秤,它衡量著人的言行、處事方法、對人態度,它比人們擁有的其他東西都更為重要。

選一個好領導,首先他的人品得能夠得到保證。一個誠信的老板能夠得到他的下屬的信任,能夠積累起人氣,能夠贏得更多的機會;反之,一個言而無信的老板只會使他的部下寒心,最終喪失掉人脈,事業也會喪失前進的動力。

文種原為楚人,他受楚王的指派,出任使者入越都時,正值越國宮廷動蕩,楚越交好的盟約危在旦夕。文種找來朋友范蠡,助勾踐平息了宮廷內亂。

春秋末期,吳、越爭霸,越國被吳國打敗,屈服求和。文種不顧個人的性命及形勢險惡,自請為說客,又深陷囹圄!越王入吳為奴后,文種受勾踐重托而以相國身份守國。文種一面與民生息、療補戰爭創傷;另一面積極游說吳臣,力救身囚吳地的越王,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越王歸國后,任用大夫文種、范蠡整頓國政,臥薪嘗膽,終于擊敗了吳國,洗雪國恥。吳王夫差兵敗出逃,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的營中,信上寫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獵狗沒有用處了,就被殺了煮肉吃;敵國滅掉了,為戰勝敵人出謀獻策的謀臣沒有用處了,就會被拋棄或鏟除。兩位大夫為什么不讓吳國保存下來,替自己留點余地呢?”

文種、范蠡還是拒絕議和,夫差只好拔劍自刎。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吳宮歡宴群臣時,卻發覺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為范蠡投湖自殺了。過了不久,有人給文種送來一封信,上面寫著:“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要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為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恐怕難免有殺身之禍。”

文種此時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他雖然不盡相信范蠡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便引起勾踐的疑忌。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種,臨別時留下佩劍一把。文種見劍鞘上有“屬鏤”二字,正是當年吳王夫差逼忠臣伍子胥自殺的那把劍。他明白勾踐的用意,悔不該不聽范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

范蠡深知越王的為人——“只可與其同患難,不宜與他同歡樂”,對這樣的老板,勢必要多留一個心眼。不要天真地以為,自己是開國功臣,自己和老板曾經像生死兄弟一樣同患難,就可以以“功臣”的身份自居。無誠信的老板,情誼在他眼中只是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

在現在的工作中,也許你也會遇到這樣的老板。不管他有多強的工作能力,但是缺失了誠信這一條,你就要小心了。

“糟了!糟了!”孫經理放下電話,就叫了起來,“那家便宜的東西,根本不合規格,還是原來林老板的貨好,我怎么那么糊涂,寫信把他臭罵了一頓,還罵他是騙子,這下麻煩了!”

“是啊!”秘書王小姐說,“早就知道太便宜的東西質量很難得到保證。當時我就勸您先冷靜、冷靜,再寫信!”

“都怪我在氣頭上,想這小子一定騙了我,要不然怎么那樣便宜。”孫經理后悔說道,“還是得用林老板的貨。真倒霉啊!我親自打電話過去道歉!”

秘書走到孫經理桌前:“不用了!那封信我還沒來得及寄出去!”

孫經理強壓著興奮之情說道:“真的?小王,這次多虧了你啊!我得獎勵獎勵你。”

停了半晌,王經理又突然抬頭,“我當時不是叫你立刻發出嗎?”“是啊!考慮到當時你正在氣頭上,所以……”王小姐說。

“你怎么竟敢自作主張!”孫經理有點生氣,“那么最近發南美的那幾封信,你也壓了?”

“我沒壓。”看到老板轉臉就變的臉色,王小姐心里不是滋味。“我知道那幾封信很緊急……”“你做主,還是我做主?”沒想到孫經理居然站起來問。王小姐的眼眶一下子濕了,兩行淚水滾落……

案例中的王小姐在工作中有些自作主張,這是她的不當之處。但是老板也是一個為維護權威而不講信譽之人。碰上這樣的老板,做任何事都要認真地考慮,謹慎處理,以免因為過分輕率而招致不良后果。

如果老板不講誠信,說話總是出爾反爾,說明他不是在為企業的長期發展考慮,而是在為自己的利益打小算盤,這樣的企業是走不遠的。

俗話說:人無信不立,家無信不睦,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信譽在當今商業時代有著更加突出的作用和地位。然而,講信譽往往需要犧牲,需要成本,很多時候,信譽之所以在瞬間即逝,完全是丟失者舍不得犧牲暫時的既得利益,不肯為之投入成本的結果。碰到一個不講信譽的老板,你就得重新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好好考慮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会市| 政和县| 栾川县| 龙门县| 云林县| 新野县| 靖边县| 泗洪县| 江北区| 多伦县| 彝良县| 友谊县| 闽清县| 平武县| 鄂温| 襄垣县| 汝南县| 林州市| 开阳县| 神木县| 安岳县| 陇南市| 乌恰县| 大埔县| 四平市| 山西省| 鹤岗市| 长阳| 前郭尔| 鹤山市| 浮梁县| 光泽县| 克东县| 大关县| 南投县| 怀安县| 两当县| 潮安县| 绥德县| 山东|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