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學會感恩,對別人表達感激之情

在一個“與成功者對話”的論壇上,一位聽眾請教臺上的企業家:“您覺得一個人成功的秘訣在什么地方?”

企業家沒有講一番大道理,而是告訴在座的各位:“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只要你對人對事對物保持一顆感恩的心,你一定會成功。”

這段話贏得了陣陣掌聲。

你是否已淡忘,是否仍感恩:曾經跌倒時,是一只陌生而又溫暖的手將你拉起;曾經寒冷時,是你慈祥蒼老的母親為你輕披外衣;曾經迷茫時,是朋友堅定的眼神與默默的鼓勵伴你走出凄風苦雨……做人,應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幸福時,感恩朋友;快樂時,感恩苦痛;堅強時,感恩淚水;成功時,感恩失敗;即使生命臨終,依然感恩上蒼賜予生命!

培養感恩的心

許多人從未真正感覺到感恩,因為我們只注意我們需要什么,很少注意這些東西是從哪來的。如果你想要擁有美好的生活,就應培養感恩的心。

一次,古羅馬眾神決定舉行聯歡會,邀請全體美德神參加。真、善、美、誠以及各位小美德神都應邀出席。他們和睦相處,友好地談論著,玩得很痛快。

但是主神朱庇特注意到有兩位客人互相回避,不肯接近。主神向信使神墨丘利述說了這一情況,要他去看看有什么問題。信使神將這兩位客人帶到一起,并給他們介紹起來。

“你們兩位以前從未見過面嗎?”信使神說。

“沒有,從來沒有。”一位客人說,“我叫慷慨。”

“久仰,久仰!”另一位客人說,“我叫感恩。”

正如這個故事揭示的:生活中慷慨的行為總是可以得到真誠的感恩。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都在仰賴著他人的奉獻,只是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一點。

成功人士提醒我們,不知感恩可能會導致以下兩點:

第一,不能享受既有的事物。我們并不是時時刻刻都能感覺到我們的財富,對自己沒有感覺,我們怎么會為它而感激?

第二,不知感恩,使我們無法得到更多我們想要的東西。你比較喜歡把東西給哪種人:不肯承認你給了他東西的人,還是表達了由衷感謝的人?老天爺的反應也無二致。吱吱叫的輪子可能最先得到潤滑,卻也會最先被換掉。

不知感恩妨礙我們成功——越不知感恩,妨礙越大。所以,做人要感恩。

有些人對恩義感覺遲鈍,對怨恨卻十分敏感。這類不知感恩喜歡怨天尤人的人,感覺人生充滿不幸,必定會走厄運。這類人對別人的要求特別高,喜歡用自己的思考模式來規范他人,整天抱怨他人,卻不知好好檢討自己,結果往往成為不受歡迎的人物。這種人有時會因有人撐腰、有人保護而威風一時,不過由于此類人多半專橫、自私,只知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卻不知回饋,而不受歡迎。短視近利的后果,往往令幫助他的人感到失望,不再給予支持。這類人多半自以為是,從不考慮自己的責任,老是認為別人在算計他,對他不懷好意,想要陷害他。

消極的心態會使這類人離開對他有利的人,而和同類型的人在一起,然后逐漸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對于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表達感激是一種習慣,很遺憾,許多人對這樣的方式長久以來都是不太習慣的。凡事開頭難,尤其是習慣的養成,但是嘗試做一兩次,你會發現其實并不會太難,難的是你是否愿意付諸行動,讓人生不再遺憾。

感謝生活的賜予

在人生的長河里,每個人都活得很辛苦,每個人都有著這樣的失意、那樣的挫折:要活,要吃,要穿,要去找工作,去掙錢,去養活自己和家人;要等著評職稱,晉級,長工資,分房子;要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瑣事;還要應對高考落榜、下崗失業,病痛折磨等等不測。然而這一切并不可怕,因為終有一天這些都將成為過去,我們會迎來新的生活。可怕的是,也許有那么一天,我們對生活失去了熱情,那樣我們的日子就會憂傷,生活就會沒有亮點,一切就會索然無味。

生活本身是五味俱全、豐富多彩的,做人的情操和理念是自己可以牢牢把握的,要平和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要善意地對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要永遠保持一種真誠、友愛、寬容、健康的心態,用心去感受生活對我們的恩賜。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心理調查。調查人員給調查對象打電話,問道:“你現在在干嗎?”“上班。”“上班感覺怎樣?”“沒勁極了,枯燥乏味。”“那你希望干點什么?”“還等兩個小時下班就好了,我可以和同事一起去酒吧。”

兩個小時后,調查人員又打了他的電話。“你現在在干嗎?”“和同事在酒吧。”“感覺該好些了吧。”“還是沒勁,都是些無聊的話題,我正打算去找女朋友。”

過了一小時,調查人員再次撥通了他的電話,“和女朋友在一起快樂嗎?”“別說了,煩死了。說話時,有個女同事打來電話,詢問工作上的事情,女朋友硬是要我交代是不是有外遇了。你說這能不煩嗎,我還是回家得了。”

到了晚上,調查人員的電話剛撥通,這個被調查者就先開口了:“別問了,很沒勁,雜志翻完了,光盤看完了,有點兒寂寞。”“那你想怎樣?”“還是上班好,明天工作努力點兒,好讓薪水多增加點兒。”

有時候,有工作可做也是一種幸福。每一份工作其實都有它的樂趣,對工作我們也應該學著珍惜。

當我們埋頭工作了很長時間,終于在某一時刻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我們站起身來,推開窗,恰好外面又是藍天白云,花香草也香,那么,不要忽略了這一刻,就是幸福。慢慢品味它,享受它,并且收藏它吧。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感動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尋找自我的過程。我們只有在真切面對自我的時候,才會由衷地感動。起床、吃飯,工作、游戲、休息,交友、戀愛、結婚,最后安眠……這些扎實的環節讓我們領略生活的樂趣,缺少哪一樣都不行。瑣屑表現我們生存的安妥,生活的樂趣應從微小事物中去尋求:美味的食物,真誠的友誼,和煦的陽光,歡愉的微笑。除非獲得你的允許,否則沒有人能夠令你苦惱。

有一天,俄國作家索洛古勒對列夫·托爾斯泰說:“您真幸福,您所愛的一切您都有了。”托爾斯泰說:“不,我并不具有我所愛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愛的。”

也許是生活的壓力太大,有些人說:“活著,真累。”也許是遇到不順心的事太多,有些人說:“活著,真煩。”也許是對柴米油鹽的平凡生活厭倦了,有些人說:“活著,真沒勁。”這里,有一個如何認識生活的問題,也有一個如何調整自己心態的問題。生活是真實而粗糙的,它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也不會總是充滿著戲劇性的高潮,更多的時候它是平凡瑣碎的,甚至顯得沉悶,我們不可能指望它天天都如狂歡節一般,而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擁有良好的心態。不對生活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就不會太痛苦和失望。

生活中,我們都或多或少得到過恩惠,接受過他人的幫助,可我們是不是都用心記住了這些,并因此多了一份感恩之心呢?如果你有一顆感恩之心,生活便會在你的眼里變得越來越美好。如果你帶著感恩的心情去工作而不以掙錢為目的,帶著感恩的心情去愛而忘記別人對你的傷害,那么你就會覺得生活著的這個世界是多么美好。

感謝自己擁有的一切

你的生活因為充斥了各種各樣的矛盾而使你煩躁不堪,你的心也正受到憤怒和不平的酷刑,各種各樣的壞情緒包圍著本已疲憊不堪的你,你似乎就要把一切都耗費在低落、抑郁、不平的情緒里,不斷地自我折磨。

學會感激吧,它是讓你心情好轉的良藥。當你發現周圍所有的事物都值得感激時,那些壞情緒也就不見了。當你的心里一片灰色,腦中一片空白,氣憤讓你不禁發抖時,你可以走到小河邊,看頭上的天空怎樣在水里倒映得藍盈盈;看河邊嫩綠的小草,怎樣新鮮得可以擠出水來;看水中的石頭,怎樣有靈氣得仿佛在講述一個故事。想想,你的一生注定了要永遠痛苦、永遠憤怒、永遠錯過這樣的天與地、水與石嗎?再想想,上天賜予我們生命,賜予我們優美的環境,賜予我們親情、友情、愛情,賜予我們勤勞和智慧,是想讓我們這樣記恨別人而生活在煩惱里嗎?感激上天賜予我們的自然、生命和智慧,它將使你變成一個擁有好情緒的人。

我們應該感激自己能擁有的一切。心靈是一塊磁石,我們對什么事想得最多,它就會降臨在我們身上,那我們為什么不想想美好的未來呢?有人說,感恩也是一種習慣,也需要培養和發現。曾幾何時,我們浮躁了安分的心,膨脹了私己的欲望,卻忽略了至美的情感;在呼喚世界充滿愛的同時,卻忽視身邊最真切的感情;在尋找友情的同時,卻冷漠了至愛的親情。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學會發現,你會感受到平凡中的美麗;學會感恩,你會理解幸福中的點點滴滴。

這是刊登在《讀者》上的一篇文章。

洛杉磯的一家旅館。早晨,三個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頭寫著感恩信。這是他們每天必做的功課。老大在紙上寫了八九行字,妹妹寫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寫了兩三行。再細看其中的內容,卻是諸如“路邊的野花開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薩餅很香”“昨天媽媽給我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之類的簡單語句。原來他們寫給媽媽的感謝信不是專門感謝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是記錄下他們幼小心靈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

他們還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對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應心存感激。他們感謝母親辛勤的工作,感謝同伴熱心的幫助,感謝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互理解……他們對許多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一直以來,感恩在人們心中是感謝“恩人”的意思。其實,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感恩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于發現美并欣賞美的道德情操。

感恩的態度可以使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想要的東西上。我們如果滿足自己的生活,并對上天充滿感恩之心,那么好東西就會源源不絕,就會越來越占據生活的天時、地利、人和,會越來越接近自己夢想。同時,我們會施予別人更多的愛心,我們也會生活得越來越幸福,你會發現一切都在良性循環著。

感激不是不請自來的,它需要不斷地培養和造就。感激上天給你陽光,給你空氣,也給你好運,讓你在茫茫人海中遇見了生命中的知己;感激他人給你幫助,給你友情,給你智慧,也給你溫暖,就算你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也要先看到這世界美好的一面,你的心里經常陽光明媚,經常晴朗,經常有花的清香,經常涌動著和平和滿足,而那些壓力,那些煩惱和憂傷呢?不知什么時候已經煙消云散了。

感謝別人為你付出

許多人奉行的做人原則是“你滿足我的需要,然后我才滿足你的需要”。這種方式很少能發揮效果。一個人渴望別人付出感激之情,他會努力希望獲取別人的接受和贊同。但是這個過程中,這個人難免會痛苦、悔恨、甚至變得沒有自信。也許你幾句感激的話或一點感激的行動,就能使一個人活得快樂、自在,你何樂而不為呢?

有這樣一位婦人,她辛苦地支撐著一個家,卻從未得到家人的任何感激。

有一天晚上,她問她的先生:“彼得,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會不會花錢買一束花向我哀悼?”

“當然會啊!瑪莎,你干嗎問這個?”

“我只是在想,其實到那時候,20塊錢的鮮花對我已經一點意義也沒有了。但是我還活著的時候,有時候只要一枝鮮花,對我都很有意義。”

瑪莎的感嘆,不也正是你周圍每個人內心深處吶喊的心聲嗎?“有時只要一枝鮮花”,便能帶給別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喜悅。

你還等什么呢?你還要等到你的心無法再愛,眼睛永遠無法再睜開,耳朵也永遠聽不到,才肯行動嗎?

為什么人類總是隱藏他們感激的心情呢?或許是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摧毀了他們感恩的心,或相互的傷害抹殺了彼此的和氣,也可能是他們習慣了沒有感激的日子,自己也不懂得。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不是嗎?

仔細想想別人曾經為你所做的——愛的表示、友善的動作、信心的鼓勵、友好的示意。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明白,生命的個體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樣東西都依賴其他的東西。無論是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配偶的關愛,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慷慨賜予……人自從有了自己的生命開始,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個人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感激大自然的福佑,感激父母的養育,感激社會的安定,感激食之香甜,感激衣之溫暖,感激花草魚蟲,感激苦難逆境。

“上帝賜給我南希,我每天都在感謝他。”里根對朋友說。

生活賜給我們健康、寧靜、愛和歡樂。所以我們擁有一顆知足感恩的心。心存感激,因為山是綠的,海是藍的,雪是白的,太陽是紅的。心存感激,因為日子就像洋蔥,只要自己一片片地剝開,就會有一片讓你感動到流淚不止。心存感激,因為愛是圓的,美是甜的。

一位在生活中不很順利的姑娘寫信向一位雜志社的編輯傾訴她生活中的不幸。她在信上說她至今也沒曾穿過一雙新鞋子。收到信的編輯也是一位女青年,而且是一位殘疾人。在回信中女編輯說:“沒有鞋穿的人總覺得自己很不幸,因沒有鞋子,可當她有一天看到沒有腳的人的時候,才真正感覺到什么是真正的不幸。”這位編輯在信中還向這位姑娘推薦了一位已經病逝的少年詩人。信上說:這位詩人死的時候很年輕,還不到16歲,他的死源于敗血癥。他是那樣地熱愛生活,即使在他彌留之際還在用詩來表達那顆熱愛生活的心。編輯在信上說:“雖然天空中沒有出現翅膀的痕跡,但我確信少年已經飛過了。”

所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其實就是心存感激。如果一個人心存感激,那么就會少一些煩惱,少一些牢騷,少一些抱怨,少一些不必要的仇恨。心胸就會變得寬闊,心情就會變得舒暢,進而生活也會變得美好。心存感激,是一種德行,是一種處世之道。因此我們對親人的每一次呵護要心存感激;對同事的每一次關心和問候要心存感激;對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早晨要心存感激。

感恩的人容易得到快樂

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這也看不慣,那也不如意,怨氣沖天,牢騷滿腹,總覺得別人欠他的,社會欠他的,從來感覺不到別人和社會對他的生活所做的一切。這種人心里只會抱怨,不會感恩。某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和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人給我任何東西。”

兩個行走在沙漠的旅人,已行走多日,在他們口渴難忍的時候,碰見一個牽駱駝的老人,老人給了他們每人半瓷碗水。

兩個人面對同樣的半碗水,一個人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體的饑渴,抱怨之下竟將半碗水潑掉了;另一個人也知道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體的饑渴,但他卻擁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感謝,并且懷著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這半碗水。

結果,前者因為拒絕這半碗水渴死在沙漠之中,后者因為喝了這半碗水,終于走出了沙漠。

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災難,也能熬過去。感恩者遇上禍,禍也能變成福。

不要笑那些在飯前必定祈禱的人,那不是迷信。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心中常存感恩,自會知足,也就容易得到快樂。

幸福和快樂的感覺是很微妙的。衣羅穿錦,食前方丈,未必使人感到快樂。一個和睦的家庭,一個奮斗的目標,往往使人感到幸福已在身邊。

早起可以聽見清脆的鳥鳴,黃昏時可以看見玫瑰色的晚霞。春天百花爭艷,秋日天高氣爽。這個世界豈不美妙?豈不可愛?

感恩的生命會得到滋潤

有的女孩總是不滿意自己的容貌,也許是因為太希望自己十全十美了,以致格外在意自己外形上不太理想的地方。在我們的生命之中,快樂的源泉很多。如果一位女子有得天獨厚的美麗姿容,固然值得快樂,可是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詩文、繪畫等精神活動中找到快樂,我們可以從幫助別人、服務社會上找到快樂。一位平凡誠樸的朋友,一個溫暖樸素的家,也是一種快樂。只要我們對人對己,都不苛求,在內心修養上多去磨煉,就可以擺脫一些圍繞自己的平庸、膚淺的看法,對人生的樂趣去尋求更深一層的了解,那時,外觀的漂亮或不漂亮的影響都不太重要了。

我們生活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毫無疑問,只要我們有錢,任何有關我們衣食住行等的物質我們都可以隨心所欲地買到,并把它們搬運回家,盡情地享受。也許正是因為如此,人們對這些東西的感恩之情才變得日益淡薄,認為獲得它們是理所當然的,因而也就不愛惜它們。正如德國大詩人海涅所說,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便不是珍貴的東西。試想:如果我們生活中的各種東西全部消失,我們還能生存嗎?

一個人的本事極其有限。那種對一切東西都懷有感恩之心的人是有人性的人。請不要對自己目前的境遇抱怨,不要對自己所擁有的感到不滿意。人呀,總是這樣,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得到的往往又不肯去珍惜,任由手中握著的像沙子一樣從指縫間滑過。當你懂得珍惜的時候,你已失去了它。

不重視現在的人,就不會有可以期待的未來。感謝生活的饋贈吧!當你有了感恩之情,生命會時時得到滋潤。若你沒得到什么,那是因為你本沒有付出什么;若你覺得自己所得太少,其實你本可以付出更多!

每個人每一天的生命,都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和社會的扶植。我們要如何回饋我們的父母、師長、社會大眾呢?要懂得感恩,有了感恩的心,就會發憤圖強、追求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凤山市| 扶风县| 屯昌县| 彭水| 东阳市| 茶陵县| 百色市| 普安县| 马龙县| 喜德县| 宝兴县| 罗山县| 河南省| 锡林浩特市| 仙居县| 锡林郭勒盟| 时尚| 福海县| 平安县| 汽车| 崇仁县| 安吉县| 阿勒泰市| 罗甸县| 富阳市| 台湾省| 保靖县| 孟村| 长治市| 陆丰市| 湖北省| 轮台县| 通化市| 松滋市| 保靖县| 民权县| 涪陵区| 志丹县| 吴堡县| 个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