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無條件地服從

引子

“軍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學會服從,整體的巨大力量來源于個體的服從精神。在公司中,我們需要這種服從精神,上層的意識通過下屬的服從很快會變成一股強大的執行力。”

軍隊素以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聞名。“沒有任何借口”意味著你要絕對服從,為一切行動負責,而不可有任何逃避或對抗的情緒。將軍只有讓士兵們絕對服從指揮,才有可能塑造出一支紀律嚴明、執行有力的威武之師。所以,沒有廢話,無條件服從,是西點最重要的精神之一。

1.做一個成功的服從者

在西點,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是:學不會服從,也就學不會管理。將服從訓練成習慣,就會水到渠成地走向成功。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也必須學會服從上司的安排。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必須向三軍總司令,也就是總統負責,而總統則必須向國會及全體國民負責;即使是跨國公司的總裁,仍然是向董事會、股東和消費者負責。

這一認識,是從嚴格的服從訓練中一點一點摸索得來的。對于意氣風發、志得意滿的新學員,更是艱難的一課,然而這正是他們學習管理能力的第一課。為了培養服從意識,西點軍校教育每個學員避免“對總統、國會或自己的直接上司作任何貶低的評論”。西點教誨學員:“不要上送那種不受上司歡迎的文件和報告,更不要發表使上司討厭的言論。”“如果摸不準自己上送的報告或發表的講話是否符合上司口味,可以事先征求一下上司的意見。”

西點軍校還培養學員養成公務員的性格,堅信上司是完美無缺的有識之士,對上司不要有任何猜疑,這是西點的傳統美德。

公司中經常會遇到需要決策的問題,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該是在需要發表意見的時候,坦而言之,盡其所能。但當上司決定了什么事情,就要堅決服從,努力執行,絕不表現自己的小聰明。黑格將軍之所以被尼克松看中,就是因為他的服從精神和嚴守紀律的品格。

西點軍官不論級別高低,都要服從上級的命令,因此管理藝術是發出命令與執行命令的一個奇妙的混合物。“在你能夠管理之前,你應該學會怎樣去服從。”西點基地士官學院院長理查德?A?霍金斯上校(西點59屆學員)解釋說:“這聽起來可能有些奇怪,但是一名忠實的服從者會成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

從新學員在西點軍校門口走下公共汽車的那一刻起,他便告別平民生活的“友好世界”,準備服從無數的命令。首先是一些繁瑣的事情,最后則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即刻服從命令是人們對西點軍人普遍的印象,這是真實的。每位學員都會立即接受命令,并著手找出執行該命令的辦法——這一過程需要學員們自發培養處理問題的能力。不同的命令要用不同的方法來執行,命令本身不會告訴你應該怎樣做——而僅僅是“你必須完成它”。

西點學員在個人權威與集體權威產生矛盾時,他們最終遵從的是個人權威服從集體權威。西點學員的這種服從意識,正是眾多管理者所缺乏的,還有許多的管理者沒有學會適應服從這一角色。不容否認的是,在某些大公司,仍有相當一部分管理者抱有唯我獨尊的蠻橫觀念——只有別人服從我,哪里有我服從別人的道理。

當然,西點軍校提出的“服從”,絕不僅僅是指“聽話”,也不僅僅是指機械地遵照上級的指示那么簡單。服從需要個人付出相當大的努力,它需要在一定限度內犧牲個人的自由、利益,甚至生命。服從,也是公司中一個優秀員工必須接受的嚴峻考驗。會服從的員工也并不是凡事都唯命是從,服從強調的是對公司文化的認同感。

被選入西點軍校的學員,不論是在學業還是課外活動的表現上,都是名列前茅的高材生。具有這樣優越條件的青年,也可能變成剛愎自用、自高自大的管理者。正是考慮到這一點,為了防患于未然,西點軍校對剛入校的新學員都要進行極為嚴格的服從訓練。這些訓練讓他們明白,他們只不過是西點這個大團隊中的一分子罷了,并且需要有一定的法規和傳統來約束他們,并讓他們知道自己對國家負有重大的使命。

2.服從沒有條件

絕對的服從意味著,你要無條件地服從一切命令,為自己的一切行動負責,不可有任何逃避或對抗的情緒。軍人無條件地服從上級的命令,才能增強軍隊的戰斗力。下級在接到命令時,“保證完成任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遇到困難時,他們要努力尋找方法;違反紀律時,他們要勇于承擔責任;面臨挫折時,他們還要挺身而出!在職場中同樣需要這種精神,員工只有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員工只有無條件地服從上級的命令,才能增強整個團隊的執行力。

工作中每個人都會碰到上司交代任務的情況,這時,你會很自然地想到兩個問題:第一,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我能不能辦或者應該怎樣去辦?第二,向你布置任務的上司正在等待你表態,等待你給他一個明確的答復,你是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還是對上司說“不”。

在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抱怨自己缺乏機會,并努力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借口。殊不知,正是他們不講服從、愛找借口導致了他們的失敗,導致了機會一再地與他們擦肩而過。成功者則相反,他們不善于也無須編造任何借口。對于自己的任務和目標,他們能夠絕對服從,承擔起責任,也因此經常享受到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所獲得的成果。他們不見得有超凡的能力,卻絕對有著超凡的心態。他們坦率地應承下任務,積極主動地尋找方法,并對自己的執行結果及時回復,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逃避、退縮,為自己尋找借口。

王光和張頤同時供職于一家音像公司,他們能力相當。有一次,公司從德國進口了一套當時最先進的采編設備,比公司現在用的老式采編設備要高好幾個檔次。但是說明書是用德文寫的,公司里沒有人能看得懂。老板把王光叫到辦公室,告訴他:“我們公司新引進了一套數字采編系統,希望你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然后再帶領大家一起吃。”王光連忙搖頭說:“我覺得不太合適,一方面,我對德語一竅不通,連說明書都看不懂;另一方面,我怕把設備搞出毛病來。”老板眼里流露出失望的神色。他又叫來了張頤,張頤很爽快地答應了,老板很高興。

張頤接下任務后就馬不停蹄地忙碌起來。他對德文也是一竅不通,于是就去附近一所大學的外語學院,請德語系的教授幫忙,把德文的說明書翻譯成中文。在摸索新設備的過程中,他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就在教授的幫助下,通過電子郵件,向德國廠家的技術專家請教。短短一個月下來,張頤已經能夠熟練使用新的采編設備。在他的指導下,同事們也都很快學會了使用方法。張頤因此到了老板的贊賞。以后,有了什么任務,老板總是第一時間找到張頤。因為他知道,張頤不會讓他失望。王光用一個借口逃避了一個難題,同時也把加薪晉升的機會給丟棄了。

服從是沒有條件的,很多人喜歡煞費苦心地尋找借口,卻無法將同樣的時間與精力放在工作上面。要知道,尋找借口的唯一好處,就是把屬于自己的過失掩飾掉,把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轉嫁給他人或社會,但這樣也會把到手的機會給拒絕掉。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喜歡找借口的人會成為企業的稱職員工,為社會所信賴和尊重。許多事實告訴我們:一個喜歡找借口的人注定是職場與生活中的失敗者。

一個沒有無條件服從意識的人,就會習慣于尋找借口,而不斷的尋找借口總是和悲觀主義、無助感等消極因素相伴而行。找借口也許是一種癥狀,悲觀和無助則是潛在的習慣和感覺。無論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這些要素總是會一起出現,它們是個人責任感的敵人,也是成功的敵人。事實上,這些悲觀、無助、恐懼的感覺,都是一些虛妄的東西。我們恐懼的對象并不是工作中的困難,而是我們在自己頭腦里架構的那個悲劇,它像腦海里的鬼影,令我們憂慮、膽怯。

很多人認為自己也能夠服從上級的命令,但他們所謂的服從是有條件的,他們認為“對的就服從,不對的就不服從”,或者“能做的就服從,不能做的就不服從”。這種觀點是大錯特錯。服從是無條件的,接到指令我們應該第一時間去執行,自作聰明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有一次,TCL公司決定撤出某型號機器,所有的店面都接到通知,并于規定日期內完成。某日,TCL一位高級經理在到店面巡視時發現其中一家并未將那個型號的機器撤下架,詢問其原因,該店面的負責人高某解釋道:“主要是我認為此種機器的機型還比較新穎,只要給我一周的時間,我一定能將其以合理的價格售出。”此事的結果也正如高某所承諾的那樣,機器在很短的時間內即以較高的價格售出,但高某并未受到嘉獎,反而挨了上頭一通批評。

對于這件事,那名高級經理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雖然說這名負責人成功售出了該機器,但我依然不太贊成他的做法。因為對于公司的決定,有時員工并不能了解全部情況,因此我們需要的是員工能尊重、執行公司的決定。即便是站在為公司利益的角度,也不鼓勵這種行為。有好的建議、想法可以向公司反映,但不能不執行我們作出的決定。”

工作中每個人都會碰到上司交代任務的情況,這時,你會很自然地想到兩個問題:第一,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我能不能辦或者應該怎樣去辦?第二,向你布置任務的上司正在等待你表態,等待你給他一個明確的答復,你是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還是對上司說“不”?

那個挨批評的高某便是典型的自作聰明、不懂服從的人。他的言行無異于宣告他比上司更具判斷力,而且他使用的判斷標準其實就是他自己的標準,而非上司的。這樣的人又怎能叫上司放心呢?

當然,上層的決策也有發生錯誤的時候,但是,作為一名下屬,你還是應該遵從執行。你既不能事先加以肯定或指責,也不要事后抱怨或輕視他的決定,或者尋找各種借口來推托,因為上級做決定前是經過了周密的考慮和計劃的。更何況,作為一名下屬,你很難斷定決策是對的還是錯的,因為很多東西在沒有最終答案之前無法確定。所以以下屬的身份在團隊中工作,你的第一任務便是堅決服從、馬上執行。

3.將服從訓練成習慣

英國的威靈頓公爵是拿破侖戰爭時期的英軍將領,曾任英國第25、第27任首相,治軍嚴格的他被稱為“鐵公爵”,他曾說:“服從命令是一個軍人的天職,這是我們的責任,并不是侮辱。軍人必須把服從訓練成本能,訓練成習慣。”

“一切行動聽指揮”是軍人的一種本能,成為一名軍人學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服從。服從就是無條件執行上司的命令。在西點軍校的觀念中服從是一種至高無上的道德。對西點人來講,對權威的服從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因為軍人就是要執行作戰命令,要帶領士兵向設有堅固防御之敵進攻,沒有服從就沒有勝利。

商場如戰場,職員如戰士,一樣需要無條件的服從意識與令行禁止的嚴明紀律。優秀的員工具有很強的使命感,絕對服從,拒絕借口,視完美復命為天職;相反,末流員工喜歡找借口,喜歡推卸責任,對任務無動于衷,在執行的時候敷衍塞責。從辯證法的角度來說,這也是造成二者卓越與平庸的根本原因。

西點退役上校唐尼·索恩在他的回憶錄里描述過他當年剛進西點時的一個小故事:

“1962年,當時我還是一個對未來充滿幻想的18歲青年,報到那一天我穿著一件紅色T恤和短褲,提著一個小皮箱來到西點軍校。在體育館辦理完報到手續之后,我就走向校園中央的大操場。”

在操場邊上我看到了一位穿制服的學長,他當時的樣子只能用完美無瑕來形容:他肩上披著紅色的值星帶,表明他是新生訓練的負責人之一。他遠遠看到我就說:“嘿,穿紅衣服的那個,到這邊來。”我一面走向他,一面伸出手說:“嗨,我叫唐尼·索恩。”我面帶笑容,期待著他對我親切的問候。結果出乎我的意料,他非常嚴厲地對我說:“菜鳥,你以為這里有誰會管你叫什么名字嗎?”你可以想象得到,我當場被他駁得啞口無言。緊接著他命令我把皮箱丟在地上,單是這個動作就折騰了我半天。我彎下腰把皮箱放在地上。他說:“菜鳥,我是叫你把皮箱丟下。”這一次,我彎下身,在皮箱離地面5厘米左右松手讓它掉下去,他卻還是不滿意。我一再地重復這個動作,直到最后一動不動只把手指松開讓皮箱自己掉下去,他才終于滿意。

這種“斯巴達式”的訓練方式是西點軍校的一大特色,它使學員們的身體疲憊不堪,而這正是訓練學員們服從權威的有效有段。西點強調服從,訓練學員們通過服從統一意志,統一行動,達成既定的目標。

經過四年的學習與訓練,西點學員們已經把服從訓練成了一種本能的習慣,西點學員在個人權威與集體權威產生矛盾時,他們最終遵從的是個人權威服從于集體權威。西點軍校提出的“服從”,絕不僅僅是指單純的“聽話”,也不僅僅是指機械地遵照上級的指示。服從需要個人付出相當大的努力,它需要在一定限度內犧牲個人的自由、利益甚至生命。

軍人必須服從,學不會服從,不養成服從觀念和習慣,就無法在軍隊立足。并不是所有上司的指令都千真萬確,上司也會犯錯誤,但上司的地位、責任使他有權發號施令;上司的權威,整體的利益,不允許部屬抗令而行。因此,服從觀念要在西點學員身上打下深深烙印,忍受不了“服從”這種軍人特殊的美德,就請走人。

對于我們一般人來說,服從也依然是一種重要的美德,尤其是在職場中,在團隊合作中。在企業中,服從是行動的第一步,放棄個人的一些觀念,而完全融入到組織的價值觀念中去。無條件地執行才是企業所需要的好員工。而作為一名領導者,也必須學會服從。只有學會了服從,領導者才有可能以最佳的方式和方法處理好個人權威與集體權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服從命令并且立刻著手去做,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服從是一個優秀員工必須接受的嚴峻考驗。會服從的員工也并不是凡事都唯命是從,服從強調的是對公司文化的認同感。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獨特的公司文化。正像西點的校訓一樣,全體員工要有自己的共同愿景。企業文化是公司之魂,它可以把所有原本個性迥的異員工團結成一個整體,這就是公司發展的驅動力。

企業的動作也同軍隊一樣是由一個命令系統構建的。如果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那么在達成共同目標時,則可能產生障礙。反之,如能完全發揮命令系統的機能,此團隊必可勝人一籌。

服從是最重要的一種團隊精神。西點軍校培養的是未來軍隊中的管理者,這些未來的管理者們,還在軍校接受服從訓練時,就失去了自由和個性。換句話說,他們在個人自由和保持個性獨立遭受威脅的時候,仍然能夠為了維護團隊的利益和形象做到絕對服從。西點軍校的學員進行了這一系列訓練,在他們成為管理者之后,才能夠真正以國家和民眾利益為重,并堅決服從來自國家的命令!

同樣企業的管理也必須以服從作為根本。西點軍校有一個理念:一個管理者的成敗,有很多地方就是取決于有沒有學會服從的角色。這一點對于很多經營并不順利的企業及其工作并不順利的員工有著很強的借鑒意義——缺乏服從意識是他們失敗的重要原因。服從是對人的一種考驗,經受住了這種考驗并能把服從訓練成習慣的人,將能夠自在地立足于這個社會,不斷地走向成功。

4.服從要有歸零心態

西點軍校在給新學員家長的一封信中明確寫道:“您的兒子選擇進入美國陸軍軍官學校,就是選擇作出犧牲,選擇忘掉過去所有的成績,選擇一切從頭開始。”每位學員在進入西點之前必須對這個問題做好思想上的準備:或者迎接挑戰,作出犧牲,或者放棄西點,沒有中間道路可供選擇。

一位西點教官曾對新學員說:“在西點軍校他們首先會剝光你的衣服,但是他們還不肯就此罷休。他們要把你身上僅有的一點點自尊心絞干——你將失去不受別人干預、自由自在生活的正當權利。”

Free

Markets公司的高級副總裁戴夫·麥考梅克是西點軍校1987年畢業生,他回憶起剛進西點時的情景說:“西點軍校是特別能打消傲氣的地方。我來自一個小鎮,在那里,我是優等生,而且還是一個運動隊的頭。我來到西點后發現,我的同學中60%是運動隊的頭,20%是所在中學的尖子。今天你還是一個地方的明星,明天你就只是數千強者中微不足道的一個。不管新學員的社會經歷,不管是什么背景的學員,即便是總統的兒子,陸軍部長的兒子,只要一進西點就一律平等,就得一樣進‘獸營’,一樣訓練,一樣學習,吃穿住行完全一致,任何特權都必須放棄。新學員都將被視為如同白紙一樣的嬰兒,新學員受訓剛開始時只有編號而沒有名字,沒有一切個人的特殊物品,日程安排得滿滿的,讓學員只有時間去執行命令而沒時間去思考。走進西點軍校每個人都要拋棄曾經的榮譽、家世和背景,所有一切都將從零開始,任何長官的命令你都必須服從,每個人在這里都沒有特權可言”。

西點軍校告誡每位學員:過去的一切只能代表你現在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至于你在4年后會如何,那取決你從現在開始的表現。如果說服從是一個組織健康運作的基礎,那么“一切從零開始”的心態就是服從的基礎。一個人只有明白自己的知識相對于世界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將自己貶到最低點,學會服從新的權威與規則,然后才能重塑一個新的自己。

我們在生活中在工作中要不斷面對新的環境,既然服從是我們在社會組織中正常生存的必備條件,那么保持一個“歸零心態”是我們適應環境的最好選擇。

許多剛參加工作的人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好高騖遠,忽視做“打水掃地”這樣的零碎工作,認為是“大材小用”,老想做大事,結果是眼高手低、常常碰壁。實際上,人的特長應當成為適應環境的“催化劑”,而不該成為挑剔工作的“資本”。

劉先生從一所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在一家銀行工作。他學電腦,會編程序,可謂是“玩”計算機的一把好手。不料,他被“發配”到銀行下屬的一個支行,做柜臺出納。這下他有些“懵”了。整天與客戶打交道,一筆又一筆的收進付出,讓他感到十分枯燥。實際上,單位領導知道劉是學電腦的,也想讓他擔負起一個支行的電腦管理的工作,之所以安排他“下基層”做出納、會計,目的是為了讓他熟悉業務,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隨著一些先進科技成果的運用,人們的工作效率普遍提高,人才市場供大于求,許多人都難以找到真正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對于初涉社會的年輕人來說,任何一個崗位都是新的,都需要熟悉。要記住一個道理:做好一份工作,需要了解比該工作廣泛得多的知識。許多人盲目自信,高估自己,強調“發揮特長”。但如果不顧眼前的現實,一味地強調發揮特長,則不利于自己的發展。其實,要求“發揮特長”是可以理解的,找一份自己熟悉的、可以發揮自己特長的工作,干起來會得心應手。

小馬大學畢業后到一家廣告公司去就職,報到的那一天,他對經理說的第一句話便是要求專業對口,而且要“充分注意到我的特長”。這位在大學美術系因為專業成績不錯而大受青睞的人,很坦率地要求讓他到廣告設計部門,以為這才能發揮他的優勢。可是,公司經理首先讓他到業務部門實習,過了試用期后再決定。小馬聽后覺得不開心,認為這樣做難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到了業務部門既不安心工作,又不虛心學習,結果給人留下了“工作態度差,能力欠缺”的印象。

按照常理,分配工作崗位應與職員的特長相符合。但這個特長只是個人所“認可”的,有時候并不是單位所立即需要的,因為每個單位都有個結構完整、最佳組合的問題。個人特長,只有讓單位了解,并作為構成整體的一部分時,才能成為人才發展的方向。應該是特長服從需要,而不是需要遷就特長。如果你也碰上了“用非所學”的情況,或不能發揮自己所謂特長的問題,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舍棄”你的專業,“掩埋”你的特長,把自己歸零,重新開始,邊學邊做。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步步到位”,并且要有從底層做起的思想準備。正像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樣,要極有耐心地從砌一塊磚、一堵墻做起。一心想速成為一名“建筑師”是不現實的,只有在砌墻加瓦中才能學到真本領,逐步鍛煉自己具備“未來建筑師”的素質。同時,也要有安心工作的良好心態。對眼前的工作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并視之為理想崗位的“階梯”。學會在日常工作中逐漸發揮自己的能力,讓別人真正認識到你是一個有素質的人。

就像剛剛學會挪步的孩子,幾乎所有的初涉工作崗位的人在“菜鳥”階段,都曾鬧過不少笑話,甚至惹上麻煩。根據心理專家研究,剛出校門踏入工作領域的大、中專畢業生,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一些不適應的癥狀。即使給他們一份專業對口或能發揮特長的工作,還是會出現這類情況。

很多人都感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與自己想象中的差之甚遠。因為許多人的想象往往呈理想化狀態,從美好的愿望出發做了一系列美好的假設。但是現實往往不能使人如愿。因為多一次經驗就等于多一次學習,重要的是先學會把自己歸零,這樣才有可能成長。所以,很多有經驗的人指出,面對這些不適應,你最好先調整自己的工作心態,千萬不要動氣或者感到心灰意冷。

現在知識呈爆炸式增長,所以任何一個職場人士即使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依然要保持一顆歸零的心,服從于新的需要并通過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給自己“充電”。因此我們要不斷告誡自己——一切從零開始,學會服從和認同。

5.服從是一種美德

西點軍校告誡每一個學員:選擇到西點軍校來,就選擇了服從。西點是一個大熔爐,它要求西點學員在這里重塑一個全新的自我,其目的就是要讓每一個學員都能夠真正認識自己,從而為日后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西點人相信在服從命令的同時,也就具備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服從不是盲目地遵從,而是睜大眼睛,審時度勢,尋找解決辦法。一名忠實的服從者——愉悅地接受命令,從不錯過掃除障礙的機會——當然會成為一位出色的管理者。

從這個角度來說,服從是一種美德。正是因為每一個進入西點的學員,能夠放下自己的背景和優越感,清空自己完全從零出發,才能夠進行完全的自我認識。可以這么說,從某種程度上,正是在這種完全不同的自我認識的基礎上,每個人才得以重新地塑造自己,才能夠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因此我們說學會服從是一種美德,具有服從精神是通向優秀必要條件。

無獨有偶,我國古代偉大的經典《論語》里有一句話:“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見,對于權威的服從,對于規則的遵守,宏觀上講是整個人類社會組成的根本,微觀上講也是生活于組織中的人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

在企業中,同樣需要員工地的服從。每一個員工都要明白上司的命令必須堅決地服從。“服從是金”對于企業員工來說好處非常大。員工要以“服從”為工作的前提條件,如果一個員工不懂得服從,思想上沒有服從的觀念,那么將會被企業所淘汰。服從是自制的一種形式,每一個員工都應去深刻體會作為一個企業的一員,即使是很小的一分子具有什么樣的意義。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服從領導的安排。

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運作系統,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系統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不能服從領導,各自為政,最后只會變成無政府主義,目標混亂,一事無成。每個員工都要有高度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具有道德感并且遵從自己的良知,有勇氣堅持自己的信念,自覺自愿地服從于領導,為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勇于承擔責任。服從領導時一定要顧全大局。真正做到“公司興則我興,公司亡我的責任”,與公司共命運,只有這樣你的事業才會獲得成功。

狼是群居的動物,通常七八只為一群,采取集體狩獵的方式來獵食。這多少彌補了它們在力量和速度方面的不足。每個群體由一只健壯的成年公狼率領,捕食大多由母狼完成。在集體行動當中,每只狼在族群里的地位都不相同。動物學家習慣將狼群之中的領袖稱為“阿爾發狼”,族群中包括食物的分配,紛爭的平息,乃至后代繁殖的責任,都要靠它。其余的狼也都安于在族群之中的地位,并服從“阿爾發狼”的領導,這就是狼的社會。所以,那些所謂的獨狼,一般都是為角逐“阿爾發狼”地位或者愛情斗技場上的失敗者,帶著身心的雙重創傷,只好自我放逐,要么在自省中積累力量,要么就是死路一條。因此,獨狼展示出來的造型就具有個人英雄主義的特色,很容易獲得生活中失意人物的好感。草原上沒有一條狼會越出這道界限,向人投降。拒絕服從,拒絕被牽,是作為一條真正狼的絕對準則,即便是這條從未受過狼群教導的小狼也是如此。

在下屬和上司的關系中,服從是第一位的。下屬服從上司,是上下級開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關系的前提,是融洽相處的一種默契,也是上司觀察和評價自己下屬的一個尺度。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員工,必須服從上司的命令。

員工要服從領導,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要敢于挑戰,在難事、棘事面前不低頭,不管問題再多、困難再大、矛盾再復雜、任務再艱巨,也要努力克服,盡量不把矛盾上交,一定要防止和避免推諉扯皮、敷衍推卸等不負責任言行。

關于服從有這樣一個笑話。

服從領導有幾個必要的原則:領導絕對不會有錯;如果發現領導有錯,一定是我看錯;如果我沒有看錯,一定是因為我的錯,才讓領導犯錯;如果是領導的錯,只要他不認錯,他就沒有錯;如果領導不認錯,我還堅持他有錯,那就是我的錯;總之領導絕對不會有錯,這句話絕對不會錯。

雖然這是一個過分的笑話,但其實卻有著對服從根本性的解釋。服從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一個組織責任明確,令行禁止。領導犯錯,則他要為此負責;而如果你認為他有錯卻不去服從,那么你同樣也犯了錯誤。每一級都對自己的上級服從,每一個上級都對自己的下級負責,只有這樣組織才會明晰內部的結構,形成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

總而言之,服從是一種美德,它可以讓人放棄任何借口,放棄惰性,擺正自己的位置,調整自己的情緒,讓目標更明朗,讓思緒更直接。對于命令,首先要服從,執行后方知效果;還未執行,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談見解和不可執行的理由,走到哪里都是不受歡迎的角色。對于有瑕疵的命令,首先還是服從,在服從后與領導交流意見,就是完成任務后的總結。這種總結是尤其可貴的,它讓你更成熟、更優秀,并逐步顯露出你的價值。企業就是如此,在服從、執行、總結的過程中攻克一個個目標,并相應調整策略,為完成下一個任務做準備。服從是成功的第一步。

6.整體力量來自個人的服從

西點52屆畢業生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總裁蘭德·艾拉斯科說:“軍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學會服從,整體的巨大力量來自于個體的服從精神。在公司中,我們更需要這種服從精神,上層的意識通過下屬的服從很快會變成一股強大的執行力。”

對于西點學員來講,服從上級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因為他們知道,西點軍校所造就的人才是從事戰爭的人,這種人要無條件地執行作戰命令,要帶領士兵向設有堅固防御之的進攻,沒有服從就不會有勝利。在西點,服從主要是一項考驗,學員若能成功地通過這些考驗,即可達到自律自制,以及更大的自主獨立,使他們日后能夠成為不求近利、高瞻遠矚的管理者。

公司中管理者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決于員工有沒有學會服從。服從需要個人相當大的努力,特別是一向珍惜個人自由、自主的員工。

列隊是西點的必修課,一年四季,他們每天都要進行至少兩次的集合操練。這可以稱之為點名的簡單操練:從排長開始一級級向上匯報到隊學員的數目。當然,列隊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學員們以此種方式聚在這里,二百年來天天如此。更重要的是,列隊暗示了服從是第一位的:這里,個人要服從整體,服從部隊。

服從,在西點人的觀念中是一種美德。在西點軍校,即使是立場最自由的旁觀者,都相信一個觀念,那就是“不管叫你做什么都照做不誤”,這樣的觀念就是服從的觀念。

西點人認為,軍人職業必須以服從為第一要義,學不會服從,不養成服從觀念,就不能在軍隊中立足。1945年6月30日,在準備將巴頓將軍的工作能力報告“201檔案”歸檔時,布雷德利將軍給巴頓寫了一個不同尋常而又合情合理的評語:“他總是樂于并且全力支持上級的計劃,而不管他自己對這些計劃的看法如何。”

畢業于西點的威廉·拉尼德上校對此做了非常生動的描述:“上司的命令,好似大炮發射出的炮彈,在命令面前你無理可言,必須絕對服從。”Compass集團總裁約翰·克里斯勞(西點67屆學員)講得更為精彩:“我們不過是槍里的一顆子彈,槍就是整個美國社會,槍的扳機由總統和國會來扣動,由他們發射我們。他們決定我們打誰我們就打誰。”

西點人里還有許多體育和文化名人。已經有一百多個西點人(其中就有著名的巴頓將軍)代表美國參加過歷屆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美國許多的文學家和藝術家也都和西點軍校有淵源。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愛倫·坡服役兩年后曾入西點軍校學習,他的第三本詩集就題獻給“美國軍校生軍團”,是由西點軍校同學贊助出版的。大概閑云野鶴的詩人終非軍旅所能羈留,愛倫·坡入軍校幾個月后,因為繼父取消了他的繼承權而悶悶不樂,未能遵守作息制度,缺課并誤了出操,坡也就因此“重大失職”而被西點軍校開除。另一個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畫家詹姆斯·威斯勒,也因為不服從上司命令,誤了值班而在三年級時被西點開除。

這兩人的故事后來被西點軍校用來教育學生——“不管你多么有才多么出名,只要在西點,就必須服從命令”。

西點智慧

西點軍校所提出的“一個管理者的成敗,有很多地方就是取決于有沒有學會服從的角色”,對于當代某些失敗的公司員工們,很有警示意義。他們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他們缺乏服從意識。他們之所以做不到服從,是因為他們經受不住考驗,不能像西點學員那樣為了服從而犧牲個人的自由和既得利益。

一個優秀的職場人應該時刻牢記西點提出的警世名言——“管理者的成功與否,有很多地方就是取決于他有沒有學會服從的角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汾市| 岐山县| 依安县| 土默特左旗| 潍坊市| 泾源县| 台前县| 禄丰县| 莲花县| 英德市| 冀州市| 武隆县| 奉贤区| 金川县| 靖远县| 阿拉善盟| 龙里县| 襄汾县| 图们市| 佳木斯市| 扶沟县| 涿州市| 井研县| 皮山县| 且末县| 湘西| 墨竹工卡县| 乳山市| 大悟县| 浮梁县| 遂昌县| 甘泉县| 梅州市| 石狮市| 乌兰县| 冕宁县| 五莲县| 筠连县| 韶山市| 洛隆县|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