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形象
書名: 谷園講通鑒:西漢興衰史作者名: 谷園本章字數: 4080字更新時間: 2021-03-31 15:35:17
上回講到,公元前180年,陳平、周勃等大臣滅了呂家之后,說小皇帝也不是劉家的后代,得換掉,決定換代王劉恒,就派人去給劉恒送信。
劉恒本來是靠邊站的,呂太后沒害死他,他就很知足了。沒想到,現在天上掉下一個大餡餅——請他去當皇帝。
劉恒問手下人:天下有這樣的好事嗎?諸位愛卿,你們都說說,有這好事嗎?我能去嗎?
代國也是個小國,有一套王的班底。郎中令張武,文官,這人比較謹慎:大王,不能去,這幫大臣都太厲害了,都是身經百戰,經歷過血雨腥風的,他們的話不可輕信,不如“稱疾毋往,以觀其變”。
中尉宋昌,禁衛軍的首領,武官,膽大,他認為:大王,我不贊成張武說的。咱怕什么呀?這些大臣們誰敢自己做皇帝嗎?把咱們糊弄去,都給收拾了,然后把其他劉家的諸侯王也都收拾了,他們自己選出個人來當皇帝。他們敢嗎?這種可能性基本為零。當年秦末天下大亂,群雄并起,誰都想當皇帝,可是,打了那么多年,這天下不還是姓劉了嗎?這是天命所在,沒人敢打這個主意的。而且,高祖遍封劉姓為諸侯王,咱這勢力很強,誰也爭不過的。再有,這二十來年,天下太平,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了,誰不擁護劉家坐江山啊?這是人心所向。總之,我認為,那幫大臣不敢打什么歪主意。現在高祖在世的兒孫里數您最大,您又有仁孝之名,讓您繼位順理成章。您就別猶豫了。
宋昌這一番話,說得劉恒不斷地點頭。可是,他還是害怕,拿不定主意,于是就跟母親薄太后商量了一番,薄太后也沒主意。怎么辦呢?占一卦。
結果怎么著?大吉!劉恒很高興。不過,他還是沒動身。他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先去長安,面見周勃、陳平,去摸摸底細。
不久,薄昭興高采烈地回來了:大王,您把心放肚子里吧,宋昌說得沒錯,那幫大臣是真心誠意請您去當皇帝的。
劉恒這才動身前往長安。長話短說,這天,劉恒一行人到了長安城北的渭橋,陳平、周勃一幫大臣正在此處迎接,都跪在地上:臣等恭迎大王!
劉恒下車還禮。這時,周勃上前一步:大王,有些話我得私下到旁邊跟您說。
劉恒心里一哆嗦:這是要干什么啊?他遲疑了一下。
旁邊宋昌趕緊搶著說:
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史記·孝文本紀》
你要說公事,就公開說;要說私事,我們不聽,大王管不著別人家的私事。
周勃被弄得很尷尬:好吧,這個……
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說了,直接把天子的玉璽捧到了劉恒面前。
劉恒能立馬接過來嗎?不能。這么大的事,是要講禮儀、講程序的。于是,大家一起進了長安城,進入代王官邸——他在長安城當然也有房子啊!
大臣們再獻玉璽,劉恒又辭讓一番。
西向讓者三,南向讓者再。——《史記·孝文本紀》
先是,劉恒站東邊,大臣們站西邊。這叫賓主位,東邊是主,西邊是賓,這樣辭讓了三次。
然后,劉恒站北邊,大臣們站南邊。這叫君臣位,君主坐北朝南,大臣北面稱臣,這樣辭讓了兩次。
接著劉恒接過玉璽,正式即位。與此同時,滕公夏侯嬰進未央宮把小皇帝帶走,安置到了別的地方。
當天傍晚,劉恒入主未央宮。然后,第一道命令是任命宋昌為衛將軍,接掌南北軍。第二道命令是,把原來的小皇帝,還有漢惠帝的其他幾個孩子全部殺掉。現在,即便是真兒子,那也得按假兒子說了。可憐了幾個小生命。第三道命令,大赦天下。新皇帝即位,普天同慶,雨露均沾。
于是,漢文帝的時代開啟了。這是公元前180年,劉邦稱帝正式建立大漢朝的二十多年后,中國歷史開始進入有明確文字記載的第一個盛世!
什么盛世?文景之治。我第一次聽說“文景之治”,是在初中課本上,說當時國庫里的錢多得都用不了,串錢的繩子都腐爛了,糧食多得糧倉都盛不下。還說,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盛世,是因為當時漢文帝、漢景帝實行的是黃老之術,用黃老思想治國。
那么,到底什么是黃老思想呢?黃老,黃是黃帝,老是老子,加在一起才是黃老。這一思想是道家的主流、正根,是實實在在的帝王術,教給帝王的是克制、謙讓。
漢文帝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典范,他完美地踐行了黃老思想,既有克制、謙讓的內在德行,又取得了“文景之治”這樣的政治成就,真可謂“內圣外王”的一代帝王。可以說,漢文帝是史上最完美的帝王形象之一。曾國藩甚至拿他和圣王大舜、大禹、周文王相提并論。
那么,漢文帝到底是怎樣運用黃老思想的呢?咱慢慢說。
先交代一下,接下來要怎么講,因為后面是和平年代的歷史了,跟前面戰國、楚漢爭霸不一樣,那都是戰爭,驚心動魄的。到了和平年代,就像一條大河過了急流險灘,到了開闊平緩的河段,看點就不一樣了。
現在看什么呢?當然,還是看帝王,帝王是主線。
梁啟超認為,二十四史就是一套帝王家譜。是的,講通史必須有一條主線,最明晰的莫過于帝王更迭這條主線。必須以帝王為核心,順帶著講與他相關的人物和事件,這樣講下來,就是通史。
與帝王相關的人物,無非這么幾類,從里往外講:
一是,皇室的,包括諸侯王爺、皇后妃子、外戚;
二是,宦官和近臣;
三是,丞相或權臣,權臣很多時候就是近臣;
四是,將領,有時候將領也是權臣;
五是,名臣,包括循吏、酷吏;
六是,奇人異士,包括學者、文人、半仙什么的;
七是,敵人、敵國、敵對勢力。
相關的事件大致有兩種:要么內憂,要么外患。
接下來,先說漢文帝的丞相。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他手下的丞相主要有這幾位:陳平、周勃、灌嬰、張蒼、申屠嘉。下面一個個說。
漢文帝即位之后,陳平便想功成身退,對文帝說:皇上,我的任務也完成了,現在年紀大了,經常生病,我不能再干了,想辭官回家。
漢文帝當然不同意。陳平沒辦法,只好說:要不這樣,周勃周太尉平定諸呂,功勞最大。您就讓他當右丞相吧,我輔助他,當左丞相。
漢文帝也認為周勃功勞更大一些,覺得周勃比陳平厲害,就照辦了。如此,周勃的太尉一職就空出來了,于是讓灌嬰做太尉。
漢文帝非常尊重這幾位元老——畢竟皇帝位子是人家給的,特別是對周勃,每天退了朝,都是請周勃先走,他在后面目送著周勃出去了,他才走。
不過,人啊,有一種感情,最經不住時間的考驗了,哪種感情呢?感恩之情。
有一天,有個叫袁盎的郎中,是漢文帝的近臣,他對漢文帝說:您怎么老目送周勃呢?您用不著這么尊敬他。其實,當時大臣們都想滅呂家,但正好周勃當太尉,掌兵權,于是他撿了這么大一功勞。您作為皇帝,這么謙讓,恐怕不是好事。
嗯,有道理,漢文帝慢慢地就把架子端起來了,君臣身份也更加明確了。而且,他對國事政務慢慢也都比較了解了。
有一天上朝,漢文帝問周勃:
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史記·陳丞相世家》
全天下一年判決多少法律案件啊?
周勃一聽,傻了,摸了半天后腦勺:皇上,對不起,我說不上來。漢文帝又問:
天下一歲錢谷出入幾何?——《史記·陳丞相世家》
一年有多少錢糧財稅收入啊?收入多少?支出多少?
周勃直冒冷汗,紅著臉:皇上,我也不知道。
漢文帝臉色很難看:陳丞相,你來說說,你知道嗎?
陳平:啟稟皇上,我也不知道。不過,有知道的,管這事兒的都知道啊!
漢文帝:誰管這事呢?
陳平:回皇上,您要是問決獄幾何,廷尉管這事,他知道。您要是問錢谷出入,治粟內史管這事,他知道。
漢文帝煩了:既然這些事都各有主管,那要你這個宰相有什么用呢?
陳平鎮定自若,開口就給漢文帝上了一課: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史記·陳丞相世家》
宰相是輔佐皇帝管理陰陽、四季、萬物的大局的,要掌控國家安全、社會穩定,要管理好整個官僚體系。宰相不是記那些決獄幾何、錢谷幾何等等的數據的。
漢文帝一下子就服了,直豎大拇指。
退朝之后,周勃埋怨陳平:我說陳平啊,這些東西你之前怎么不教教我啊?
陳平笑道:這還用我教你?你當著丞相,卻不知道丞相是干什么的,有點說不過去吧。皇上要問你長安城里有多少小偷,你也得給他去數數嗎?
周勃心想:我這個大老粗的才能與陳平比差遠了。于是,他辭去相位,回家了。
其實,陳平的這種認識也未必對,曾國藩對此就作過批評。曾國藩做事,講究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要規模遠大,又得綜理密微。作為宰相,對于一些關鍵的數據,還是要心中有數的。
陳平這番話,反映出他的治國風格與曹參是差不多的,也是黃老道家無為而治的思路。所以,漢文帝以黃老治國,不是憑空來的,是與整個漢初的政治理念、為政風格一脈相承的。
轉過年來,公元前178年,陳平去世。周勃回來繼續做丞相,又做了一年。
他跟漢文帝的君臣關系很微妙:一方面,周勃有很高的威望,漢文帝得靠他給自己坐鎮;另一方面,他的這種威望讓漢文帝很有壓力。
周勃也不踏實,身邊有人提醒他:丞相啊,您“誅諸呂,立代王,威震天下”,現在還“處尊位”,時間長了,恐怕會禍及自身啊!
怎么辦呢?漢文帝想了一個辦法,推出一項政策,就是讓那些元老功臣們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別在長安待著了。
周丞相是絳侯,那就回絳地吧,起個帶頭作用。周勃也正好找個臺階下,第二次辭掉丞相之位,回到了封地。
回去之后,周勃想安度晚年,可他還是擔心哪天漢文帝會收拾他。他這個封地在河東郡的范圍內,有時河東郡的郡守會來拜望。周勃就會非常緊張,怕是漢文帝派來抓他的。每次這個郡守來,他和家人都全副武裝,使得那位郡守很尷尬。
結果,又過了一年,有人告發:周勃要謀反,家里有好多兵器。漢文帝一點兒情面也不講,立即下令嚴查,真派了兵去抓周勃。周勃全副武裝也不敢反抗啊,乖乖地被抓到長安,進了大牢。
在大牢里面,周勃可受了罪了,被逼問為什么謀反。
周勃是武將出身,嘴笨,根本不會辯解。獄吏打得就更狠了。怎么辦呢?周家人拿出一千金向獄吏行賄。
這個小小的獄吏,正常工資,我估計有個兩三金也就不錯了。獄吏笑納了,然后回報給周家五個字:以公主為證。公主就是漢文帝的女兒,周勃的大兒媳婦,意思就是:你讓你家大兒媳婦去找她奶奶薄太后求情啊!
結果,這招真管用。薄太后疼孫女。另外,薄昭也找薄太后幫著說情,薄昭也收了周家的重禮。薄太后親自出面說情,加上周勃確實沒有謀反的跡象,所以他最后被無罪釋放了。
出獄后的周勃大發感慨:
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我平生帶兵百萬,叱咤風云,沒想到真正有權勢的感覺遠不如一個獄吏啊!
這是第一個獄吏的故事,以后還有很多個。
周勃的故事到此結束,后來他得以善終。不過,周家的故事還沒完,還很精彩,以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