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漢景帝的家務(wù)事
書名: 谷園講通鑒:西漢興衰史作者名: 谷園本章字?jǐn)?shù): 5001字更新時間: 2021-03-31 15:35:17
袁盎忽悠漢景帝殺了晁錯之后,作為使者去見吳王劉濞。劉濞沒與他見面,直接就把他給扣了,關(guān)起來了,還派了百十人看著他。
袁盎怎么辦呢?逃也逃不了,無計可施,半夜里也睡不著,忽然進來一個吳軍的小軍官:袁大人,外面守衛(wèi)的士兵們都讓我給灌醉了,睡著了,您快跑吧。吳王明天就要殺您了。
袁盎有點迷糊:這是怎么回事?敢問壯士尊姓大名,為什么要救我?
他心想:是不是劉濞在耍什么花招?
于是,進來的這個人就把情況說了一遍。原來,他以前是袁盎手下的一個小官。大半夜黑燈瞎火的,而且好多年沒見面,所以袁盎就沒認(rèn)出來。
袁盎此前在吳國當(dāng)國相時,這個人在袁盎手下,跟袁盎的一個婢女偷情。婢女其實跟小妾差不太多,這也是古代制度問題。隨后,這個事被袁盎發(fā)覺了。要換成一般人,這事就鬧大了,奸情出人命呀!可是,袁盎竟然假裝不知道。
有一天,這個小官聽說,其實袁盎已經(jīng)知道了,他嚇壞了,趕緊跑回家躲起來。然后,袁盎竟然追到了他家里。干什么呢?把這個婢女送來了,正式許配給了他,還讓他回去繼續(xù)做他的小官。
這個小官感恩戴德,一直想報恩,也沒機會。這次,他正好負(fù)責(zé)看守袁盎,就把身上的錢全拿出來,買了兩擔(dān)酒,給看守的士兵們喝,把他們都灌趴下了。
袁盎聽完也很感慨,自己當(dāng)年的一點善因沒想到這時會得到善報:兄弟啊,我想起來了,當(dāng)年沒看錯你,太感謝了。可是,我不能走。我走了,你怎么辦啊?我不能連累你。
這人說:您放心吧,我自己都安排好了,我也得跑。
于是,袁盎逃了出來,逃到梁王這邊。“七國之亂”平定后,漢景帝也沒有責(zé)怪他出主意殺晁錯,任命他去給新任的楚王當(dāng)丞相。又干了一段時間,因為身體不好,他辭官回家,回長安了。他每天就是斗雞走狗,只知道玩兒,跟朝野上下的人都還保持著不錯的關(guān)系,包括跟民間的一些豪杰也都有交往,在江湖上有一定的聲望。
漢景帝也還是很欣賞他,遇到事情,就派人把他請來,給出出主意。中間,漢景帝遇上一樁難事。什么事呢?他母親竇太后想讓他將來把皇位傳給他弟弟梁王劉武,就是擋住了吳王劉濞反軍的那個梁王。
梁王跟漢景帝都是竇太后親生的,但許多母親都是疼小兒子的。梁王特別孝順,要是竇太后生個病什么的,他比誰都揪心,“口不能食,居不安寢”,天天就在邊上侍候著,所以,特別受竇太后的疼愛。
漢景帝也很孝順,對這個親弟弟也是非常好,把梁國封給他。梁國是中原腹地,戰(zhàn)略地位很重要,糧食產(chǎn)量也高,可以說是最好的封地了。平常還有各種賞賜,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使得梁國國庫里的錢、珠玉寶器,比朝廷國庫的還要多。
《史記》上講,后來梁王死時,財富不計其數(shù)。
藏府余黃金尚四十余萬斤。——《史記·梁孝王世家》
他的宮室園林也都跟皇上的規(guī)格差不多。每次到長安朝見時,景帝都派人到函谷關(guān)來迎接,迎出來很遠。跟景帝見面之后,入則同輦,出則同車,連他的隨從們也都能隨便進出皇宮。
有一次,哥倆在一塊喝酒,景帝喝得有點高,兄弟親情正濃,有句話便脫口而出:弟弟啊,哪天我要是不在了,皇位就傳給你。
梁王心頭一震:這可是我日思夜想的啊!我哥能當(dāng)皇帝,我憑什么不能,我的才能不比我哥差,不就因為他比我大幾歲嗎?
可是,他嘴上不能這么講,只能趕緊辭謝:謝謝哥哥,我可不敢有這想法。
不過,他心里還是很高興,有了那么一絲幻想。當(dāng)時,竇太后在旁邊聽著,直抿著嘴樂,看到兩個兒子這么相親相愛,做母親的很高興。
說這話,是在“七國之亂”發(fā)生之前了。“七國之亂”以后,又發(fā)生了一件事,就是漢景帝廢掉了長子劉榮的太子之位。
當(dāng)時,竇太后眼前一亮,以前景帝說要傳位給梁王,好像還只是開開玩笑,因為下面有太子等著呢。可是,這會兒,景帝把太子廢掉了,弟弟就有機會了。
于是,竇太后把景帝叫來,說:
殷道親親,周道尊尊,其義一也。安車大駕,用梁孝王為寄。——《史記·梁孝王世家》
什么意思?漢景帝也沒聽出什么意思來,而且也不敢問,他是孝順兒子,在母親面前一向都是“唯唯諾諾”。
回去之后,漢景帝就把袁盎還有幾個親信大臣給請來了:你們說說太后講的“殷道親親,周道尊尊”是什么意思?
袁盎見多識廣:皇上,“殷道親親”這是說殷商,商朝的帝位大多傳給弟弟;“周道尊尊”,這是說周朝都是傳位給長子。太后這意思是,這兩種傳統(tǒng)沒有高下之分,傳位給弟弟,也是有傳統(tǒng)的。所以,太后的意思就是讓您傳位給梁王。
景帝哭笑不得:母親怎么這么有學(xué)問啊,這都誰教她的?
誰教她的?當(dāng)然是梁王這邊教的。梁王手下有一大批文武能人,要不前面能擋住吳楚聯(lián)軍嗎?所謂的能人,武的方面有韓安國、張羽;文的方面,當(dāng)時最厲害的文人司馬相如、枚乘都在梁王手下。另外,還有兩個親信,一個叫公孫詭,一個叫羊勝,都“多奇邪計”。
景帝又問:你們說能不能傳給梁王呢?
袁盎說:當(dāng)然不能,一方面,大漢朝繼承的是周朝的傳統(tǒng),傳子傳孫不傳弟;另一方面,歷史上因為傳位問題出的亂子可太多了,這是關(guān)系家國存亡的大事,不是鬧著玩兒的。這事啊,您不方便跟太后解釋,我們?nèi)フ姨笳f。
于是,袁盎領(lǐng)著幾個大臣去見竇太后。袁盎在竇太后這兒面子很大。當(dāng)年,漢文帝寵愛慎夫人,慎夫人老跟當(dāng)時還是皇后的竇太后平起平坐。有一次,袁盎生生把慎夫人的坐席拉到竇太后的下首,還教育了一通慎夫人。關(guān)于傳位的事,他所說在情在理,最后,竇太后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隨后,劉徹被立為太子,就是后來的漢武帝。就因為這個事,梁王氣壞了,恨死袁盎了,要派人去殺他。最后,真就把袁盎給暗殺了,其他參議這件事的十多個大臣也被暗殺了。此事震驚天下!
漢景帝大怒:給我一查到底!
那邊,竇太后也嚇壞了:完了,小兒子這禍闖大了,非得被他大哥殺了不可。我也沒法活了。
于是,竇太后天天哭,飯也不吃,覺也不睡。這可把漢景帝愁壞了,一邊是情——親媽、親弟弟,一邊是法,該顧哪頭呢?
大臣們又給出主意:皇上,這不是一般的案子,前面,派出去查案的那些人不行,都是純搞法律的,不適合辦這種案子。得找兩個德高望重的“通經(jīng)術(shù)、知大禮”的官員來接手這個案子。
于是,漢景帝找了一位退休的老臣,叫田叔,去接辦此案。最后,田叔把罪名安到了梁王的兩個手下親信公孫詭和羊勝身上,對外說,整個事都是這兩人主使的,跟梁王沒關(guān)系,就把這兩個倒霉鬼給殺了,這事就算糊弄過去了。
可真相呢,漢景帝、竇太后,還有梁王他們自己一家人都很清楚,所以關(guān)系還是很緊張。
緊張歸緊張,親情不得了啊,中間就有人勸漢景帝:皇上,舜帝的故事,您肯定知道,他弟弟叫象,要多壞有多壞,好幾次都想殺死舜。可是舜當(dāng)了天子之后,對這個弟弟仍然很好,從來沒往心里去。
夫仁人之于兄弟,無藏怒,無宿怨,厚親愛而已。——《資治通鑒·漢紀(jì)八》
兄弟之間有什么事,不能藏怒于心,也不能記過去的嫌怨,得相親相愛,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過了一段時間,景帝的氣消了。梁王一看:行了,現(xiàn)在去長安當(dāng)面賠罪吧,這一關(guān)必須得過。
梁王就來到了長安。他多了一個心眼,到了函谷關(guān),把隨行的人都留下,自己換了一身裝扮,悄悄入關(guān),先去找他姐姐長公主劉嫖——竇太后的親生女兒——打聽一下現(xiàn)在到底是什么形勢,可別見了面之后,直接被殺了。
漢景帝則還像往常一樣,派使者到關(guān)口迎接,結(jié)果一看,都是隨從,沒見到梁王。竇太后一聽這個,號啕大哭:完了,你準(zhǔn)是把他給殺了!
景帝趕緊解釋:真沒有,這事已經(jīng)過去了,我不再追究了,您怎么還不放心呢?弟弟準(zhǔn)是怕見我,不知藏哪兒了。
就在這時,梁王現(xiàn)身了。
伏斧質(zhì)于闕下,謝罪。——《史記·梁孝王世家》
這比負(fù)荊請罪還厲害,負(fù)荊請罪是背著荊條來請罪,您不解氣就拿這荊條抽我一頓吧,而梁王這是背著“斧質(zhì)”來的,斧質(zhì)就類似鍘刀,往鍘刀上一趴:哥,我錯了,你要不解氣就鍘了我吧。
景帝一看這個,還能說什么:啊,沒事了,沒事了,你快去看看太后吧。
哥倆這事就過去了。不過,心里都有陰影了,以前那親密勁兒沒了。又過了三四年,梁王就死了,年紀(jì)輕輕就死了,這可把竇太后給疼壞了,整日哭天抹淚的。
大姐長公主劉嫖就給景帝出了個主意。景帝按著大姐教的,把梁王幾個兒子都封了王,女兒們也都封了湯沐邑。竇太后這才陰轉(zhuǎn)晴。
接下來,再說說漢景帝廢立太子的事。這得從漢武帝的姥姥說起。
漢武帝的姥姥名叫臧兒,是之前燕王臧荼的孫女。臧荼被劉邦滅了之后,臧兒流落到了關(guān)中,嫁給一個姓王的,生下一男兩女。之后,這個老王死了,臧兒改嫁給長安一個姓田的,又生了兩兒子。
后來,閨女長大了,臧兒把大女兒嫁給一個姓金的,生了一個女兒,小三口過著幸福的生活。有一天,大女兒回娘家,臧兒就把她給關(guān)在了家里:告訴你,不許再回去了,咱不跟這個姓金的了,沒前途。我給你們姐倆都算命了,你們以后都得大富大貴。我剛找到一個門路,咱跟太子的姐姐長公主劉嫖有關(guān)系,改天我就把你送進太子的宮里去。
那個姓金的姑爺看媳婦兒幾天不回來,就來丈母娘家找,結(jié)果大吵一架,也不管用。最后,大女兒真就成了太子的女人,還很受寵,生了三女一男。懷這個男孩時,這個大女兒,也就是這位王美人,跟太子講: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太陽落我懷里了。太子很高興:好,這是貴兆。
隨后,漢文帝駕崩,太子即位就是漢景帝,這個男孩也生出來了,取名劉徹,就是后來的漢武帝。
更絕的是什么呢?臧兒不是算命算著兩個女兒都得富貴嗎?二女兒是怎么富貴的呢?很簡單,復(fù)制大女兒的成功模式,也想辦法嫁給了漢景帝,并且生了四個兒子,這四個兒子以后全部被封王。
這算命的也太厲害了。怎么解釋呢?很難解釋。《史記》里有大量的關(guān)于算命的故事,這反映了司馬遷和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強烈的天命觀。
《史記·外戚世家》講了劉邦、漢文帝、漢景帝直到漢武帝的婚姻情況,都帶有明顯的緣分天注定的意味。
其中,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最傳奇。本來竇太后只是呂太后手下的一個小宮女。有一次,呂太后組織一批宮女,分別賜給各個諸侯王,就類似發(fā)“福利”。
竇太后也是其中一個“福利”,她當(dāng)時特別希望被發(fā)給趙王,因為她老家是清河的,屬于趙國。為此,她還專門給管這事的大宦官送了禮。
結(jié)果,真到分配時,大宦官忘了,把她發(fā)給代王了。方案名單都讓呂太后過了目,已經(jīng)批了。她知道后又哭又鬧,尋死覓活,也不管用,只好滿腹幽怨地來了代國。
結(jié)果,來了之后她就被代王看上了,懷上了漢景帝劉啟。后來代王成了漢文帝,她成了皇后,再后來又成了太后。
漢景帝即位之后,本來立的皇后是薄皇后,是薄太皇太后的娘家侄孫女。可是,這個薄皇后沒生兒子,也就沒地位,失寵了,后來,薄太皇太后一死,薄皇后就被廢掉了。
隨后的皇后之位就空了,按正常來講,栗姬比較有希望。因為,她生了兩兒子,其中劉榮是景帝的長子,而且已經(jīng)被立為太子了。母憑子貴,她當(dāng)皇后是順理成章的事。
但是,出問題了。長公主劉嫖有個女兒叫阿嬌,想嫁給太子劉榮做太子妃,以后好當(dāng)皇后。栗姬不樂意,景帝的好多妃子都是劉嫖給引進宮里來的,都年輕又漂亮,與她爭寵。所以,她討厭劉嫖:不行,太子是我生的,娶媳婦得聽我的,不要長公主的閨女!
劉嫖很生氣:你不要我閨女是吧,我讓你兒子的太子也當(dāng)不成,我閨女早晚還得當(dāng)皇后。
于是,她就找王夫人:把我閨女嫁給你兒子劉徹吧,怎么樣?
王夫人挺樂意,自己能有今天,得說是當(dāng)年靠著長公主給牽線搭橋。而且,還有誰家閨女比長公主家的更尊貴啊,她立即就同意了。
然后,這一對親家母結(jié)成一個聯(lián)盟,攜手展開后宮權(quán)力爭奪戰(zhàn),一起對付栗姬。而且,她們背后的那兩個老女人更厲害,一個后面是皇帝的親媽竇太后,一個是大神級的臧兒。
栗姬呢,還傻呵呵地使性子呢。有一次,景帝生病,心情很差:栗姬啊,哪天我真要不在了,這幫孩子們你可都得當(dāng)成自己親生的,好好善待他們。
栗姬竟然還爭風(fēng)吃醋呢:誰誰的孩子,讓我怎么善待啊,她們誰把我放眼里啊?她發(fā)了一通牢騷,景帝聽了,要多寒心有多寒心,自己生悶氣。
王夫人得知這個情況后,立即跟長公主商量出一個計謀。她們暗中找了一個大臣,讓這個大臣去攛掇漢景帝:皇上,“子以母貴,母以子貴”,為什么還不把太子的母親封為皇后啊?
景帝正生栗姬的氣呢,一下子就炸了:這肯定是栗姬授意的,她這么氣我,還想著當(dāng)皇后?
于是,景帝把一腔怒火撒在這個大臣身上:來人,拉出去砍了!
隨后,劉榮的太子之位就被廢了,改封臨江王。栗姬呢,活活被氣死了。
又過了兩年,這個臨江王劉榮被告發(fā),說是修建宮室侵占了宗廟的地方。景帝派人把劉榮叫到中尉府,給關(guān)了起來,讓他交代情況。當(dāng)時的中尉是西漢一個著名的酷吏,是個愣茬兒,反正讓劉榮受盡屈辱。最后,劉榮竟然自殺了。
這就是漢景帝的家務(wù)事,兄弟、父子也都不過如此。接下來,漢武帝劉徹的時代就要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