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訣:練——梅花香自苦寒來

練,即磨練。任何一個從事文秘寫作的人,只要他是熱愛這項工作的,都想成為令人仰慕的“大手筆”。有這種愿望是好的,也是難能可貴的,但要打牢基礎(chǔ),掌握方法,不斷探索,逐步提高,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一個字:練、練、練!

“大手筆”從來不是生成的,而是練成的。

所謂“大手筆”,古時是指有名的文章家或作品。如今,凡筆力雄健、功底深厚的大作家、大理論家、大著述家、大記者及規(guī)模和名氣較大的作品,均可稱為“大手筆”。人們常說的“如椽之筆”,指的也是這個意思。不過在習(xí)慣上,人們把那些寫作能力較強的人都稱為“大手筆”,我這里所指的正是其中的一類:各級黨政機關(guān)和各部門、各單位中那些才華橫溢、出類拔萃的文字秘書。他們默默無聞地干著轟轟烈烈的事業(yè),并從艱苦的磨礪中獲得了超人的智慧與才華。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大手筆”,是因為——

有較豐富的知識,博覽群書,博學(xué)多才,古今中外、黨政財文等各方面的知識均有所涉獵,并在某一個或幾個方面有較深造詣;

有較扎實的文字功底,熟悉謀篇布局、審題立意等各種要領(lǐng),通曉機關(guān)文稿寫作規(guī)律、特點、常識并能嫻熟運用;不僅能出色完成自身的寫作任務(wù),還常常擔(dān)任改稿、統(tǒng)稿任務(wù),發(fā)揮“龍頭”作用。

有較敏銳的洞察力和較強的思維能力,能夠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善于以文輔政,為領(lǐng)導(dǎo)出謀獻策;

有較豐富的閱歷,熟悉基層情況,有一定實踐經(jīng)驗,見識廣,悟性強,起草的文稿合乎實際,實用價值高。

筆者就曾見識過數(shù)位令人敬仰的“大手筆”。其中一位,地委主管文字工作的副秘書長,從事“爬格子”事業(yè)20余年,可謂“識途老馬”,筆頭功夫著實厲害。厲害到什么程度?一般不動手,動手不一般,碰上領(lǐng)導(dǎo)對某篇文稿不滿意、要求推翻重寫并且應(yīng)急趕用時,他只好親自上陣,一支煙、一支筆,幾乎不假思索、行云流水般寫下去,每寫完一張就送往打字室,然后校對、改正、裝訂,一番緊張的“流水作業(yè)”之后,一篇高質(zhì)量的稿子很快就出“爐”了。碰上更急的情況時,他干脆連筆都不用,直接坐在打字室,一邊吞云吐霧一邊口授文字,小姑娘那靈巧的手指往往還趕不上他流暢的表達,而且稿子打出來還基本不用修改。他修改別人的稿子也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把撰稿人叫到一旁,一邊解釋為什么要這樣改,一邊信手改去,看上去毫不費力,實際上字字精確、句句到位,不多工夫就把一篇本來毛病百出的稿子改得漂漂亮亮。正因為他有如此功力,所以只要稿子出自他的筆下,領(lǐng)導(dǎo)從來極少改動,只管照念或簽發(fā)就是了。有時候,有關(guān)部門代為起草的文件或講話稿直接送到了地委書記手上,書記首先一句話就是“××秘書長看過沒有?”他若看過,書記就原封不動照用;他若沒看過,書記看都不看,直接就簽給他審改。后來他不幸病逝,書記哀痛不已,親筆撰寫了一副挽聯(lián):“錦繡文章,字里行間展才智;筆墨人生,嘔心瀝血見精神。”

類似這種才華出眾的“大手筆”,真可謂人才難得,難怪要被人們所看重。領(lǐng)導(dǎo)者看重他們,是因為他們用起來得心應(yīng)手,在上傳下達、部署工作、協(xié)助決策和處理問題等方面都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層干部看重他們,是因為他們寫出來的文章耐看,合乎實際,針對性、指導(dǎo)性較強;同行們看重他們,是因為他們經(jīng)驗豐富,堪為人師,自己的進步離不開他們的傳、幫、帶。一句話,“大手筆”是領(lǐng)導(dǎo)的得力助手,是秘書界的優(yōu)秀代表,是保證機關(guān)工作正常運轉(zhuǎn)的中堅力量。

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大手筆”,吃過多少苦?付出過多少心血?經(jīng)受過多少挫折和失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年輕秘書向“大手筆”學(xué)習(xí),不僅要學(xué)其經(jīng)驗,還要學(xué)其精神,在磨練中進步,在失敗中成長。

在失敗中成長,這話聽起來有點嚇人,其實這是一種必然,一種客觀規(guī)律。任何新上崗的文秘人員,哪怕有再好的文字功底,拿大稿子畢竟還差火候,還是要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從寫“豆腐塊”開始,比如通知、信息、簡報等,由易而難,由淺而深,反復(fù)練習(xí),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久而久之就摸出其中的門道了。

在練習(xí)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很重要。要做到“三不”,即不怕失敗,不故步自封,不心浮氣躁。不怕失敗,是指在初學(xué)寫作階段,要有一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和“丑媳婦不怕見公婆”的勇氣,大膽地寫,刻苦地練,成功了固然好,失敗了也不要緊。事實上,這個階段往往是失敗之作居多,但正是這一次次的失敗,成為一步步通向成功的階梯。有的同志缺乏這種心理素質(zhì),好勝心太強,太愛面子,生怕寫出來通不過、遭人笑,所以寫起來縮手縮腳,老半天憋不出幾行字,這樣反而成問題。還有的同志看到自己寫的稿子被“槍斃”了,或者被改得面目全非了,就垂頭喪氣,妄自菲薄,這種心理也是很要不得的。不故步自封,即不滿足于一時之得、一尺之進,而要不斷自我加壓,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有的同志剛剛摸到一些門道,就自以為了不起了,學(xué)習(xí)放松了,口氣也大起來了,甚至搞起“文人相輕”那套東西來,這種自滿情緒必然成為前進的絆腳石。只有永遠把成績當作新的起跑線,才能不斷有新的進步、新的突破。不心浮氣躁,就是要克服和防止急于求成心理,穩(wěn)扎穩(wěn)打,循序漸進。現(xiàn)在有些年輕同志什么都想“快”,看名著要看“精簡版”,學(xué)知識只報“速成班”,寫作呢?當然是想求“速成術(shù)”了。追求快節(jié)奏、高效率本身并沒有錯,但要看是什么情況什么事,有些事情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寫作這事兒尤其是這樣。

我曾把寫作能力的造就過程劃分為三重境界,或許能說得更明白些:

第一重境界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初上秘書崗位,面對繁重的寫作任務(wù),必然有一個從不適應(yīng)到適應(yīng)、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這就需要有不畏艱難、不怕失敗的求索精神,通過發(fā)奮學(xué)習(xí)、刻苦磨煉,逐步掌握寫作要領(lǐng)。

第二重境界是“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工作一段時間后,情況基本熟悉了,寫作套路也基本掌握了,各種材料基本能夠應(yīng)付,但質(zhì)量、檔次還是不高,總覺得還差點“火候”,“過得去”而達不到“過得硬”。這時就需要有不甘滿足、迎難而上的韌性和狠勁,找準原因,選準路徑,于“山重水復(fù)”中尋求“柳暗花明”的轉(zhuǎn)機。

第三重境界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時候就進入了較為成熟的階段,思想水平、政策水平、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有了顯著提高,起草的文稿不僅結(jié)構(gòu)嚴謹、文字流暢、表達準確,而且立意高遠、觀點鮮明、實在管用。能達到這種境界,當然是那些出類拔萃、令人仰望的“大手筆”了。當然,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仍需繼續(xù)努力,攀登不止,追求卓越。

這就是說,寫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始終離不開“練”。通過勤練——勤于練筆、打牢基礎(chǔ),苦練——不畏艱難、潛心鉆研,巧練——摸清門道、掌握技巧,逐步達到熟練——功底扎實、輕松應(yīng)對,老練——經(jīng)驗豐富、筆到功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绵阳市| 洛阳市| 阳江市| 永吉县| 佛坪县| 镶黄旗| 随州市| 尼玛县| 调兵山市| 铜梁县| 安多县| 湟中县| 青冈县| 衡阳县| 东乡| 宝应县| 汤阴县| 紫金县| 百色市| 大足县| 宜章县| 大埔县| 盖州市| 仪征市| 五寨县| 高雄市| 华池县| 韩城市| 盐亭县| 宁乡县| 广德县| 博湖县| 黑水县| 五原县| 卢龙县| 都江堰市| 固镇县| 夏津县| 津南区|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