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切都是因為“太在乎”
- 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
- 張德芬
- 1260字
- 2021-04-08 15:04:22
回溯自己的生命,我曾經用各式各樣的東西刷過存在感:學歷、事業、金錢、相貌、友情、父母、孩子、親密關系等等。但是我越不在意的東西,就越能自己發展得很好;而我投注最多心力的,反而一塌糊涂。
我的工作其實一向是非常順利的,只有剛念完MBA,積極想掙錢的那個時候(30歲左右)被工作困擾過。當時我想多賺錢,讓父母和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但也隱隱約約地知道,錢對我來說,并不是一個人生的難關。后來,我暫時放下對金錢的追逐,事業反而就比較順利了。1997年,我做了大陸最早的培訓顧問,掙了一些錢,后來去了新加坡的一個大公司,發展也不錯。
和父母的關系也是。從前,母親的一些負面能量常常影響我。她的刻薄、挑剔、對人的不信任以及對世界的恐懼,還有對我永無止境的批評,曾經造成讓我心碎難熬的人生困境。后來經過我的努力,雖然對她百般好,但還是堅持做我自己,慢慢地她也變得理解我了。
當我越不在意的時候,我和那些與我有關的事件和人的關系反而漸漸變得和諧了。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放下對父母的需要(心理上的),降低對他們的期望,連我父親有一次都抱怨:“自從你去搞什么身心靈成長之后,就越來越不愛爸爸了。”
我笑著回答:“是啊,我對你的愛,已經不是那種希望你贊賞我、肯定我、時時關注我的愛,而是正常的、輕松的、不造成雙方負擔的愛的能量的自然流動。”
慢慢地,他也習慣了,放松了對我的依賴和控制……
總的來說,在我能力范圍之內,我做到了一個孝順女兒的極致。
孩子也曾經是我的煩惱重頭戲。小時候,我母親對我嚴加管教,所以現在我盡量不去用高壓的方式操控我的孩子們。但是我關心他們的健康,規定他們不可以吃這個、喝那個。生活起居也要求比較嚴格,他們到了十幾歲才擁有自己的電子用品。不過后來我也放手了,因為太累了,實在管不住。他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想法,我不能像個警察一樣天天在后面盯著他們。
但是他們的一些行為(早戀、讓狗上床、大冬天穿很少出門……)也一再挑戰我的極限,我咬著牙,一點一點地放下。因為我學習到: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掌控的,真正的掌控者是命運之手,它在掌控著他們以什么樣的方式生活、做事、為人,直到有一天他們的意識被啟發,想要把命運抓在自己手里,那個時候,我對他們說的一些正知正見,還有我自己的身教,就能發揮作用了。在那之前,我的很多強力干預只會造成他們的反感和叛逆,沒有一點好處。
然后,我的親密關系的功課開始了。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感情,我檢討自己的錯誤,其實只有一個:太在乎、太多期待,而且把對方當作掩蓋我內心黑洞的麻醉品。表面上看起來,我做了所有的努力,實際上,所有的努力都在毀壞這段我人生中最珍惜的情緣。
總之就是,親愛的,無論你現在生命中的痛苦和煩惱是什么,都是因為你“太在乎”。
放松下來,找到自己的中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自己的知識、見解拉高一點,多和有智慧、有人生閱歷的人聊天,帶著一顆敞開的心,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洞見。當然,這一切都是要經過一番痛定思痛之后,你才會愿意把責怪外在的人、事、物的習慣改掉,開始看看你對自己的困境、煩惱、痛苦“貢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