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抑郁來來去去,始終是我的朋友
書名: 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作者名: 張德芬本章字數: 1302字更新時間: 2021-04-08 15:04:22
什么是抑郁?抑郁其實只是一種情緒、一種能量,它會來,就會走,最重要的是不要為自己貼上“抑郁”的標簽,從此撕不下來了。
我也常常有抑郁的情緒,它來來去去的,始終是我的朋友。我知道,自己一輩子都無法擺脫抑郁,所以只能接納這個朋友。
親愛的,一定要注意,別在腦袋里給自己下定義,坦然接受抑郁的來來去去就好了。當這個情緒來臨時,你的腦袋會編造種種受害者的故事,要小心別陷進去。因為你在受害者牢籠里待得越久,就會越不快樂。如果此刻你的心情不好,我可以打賭,你一定或多或少在這個牢籠中打轉。
我們生命中的種種問題,幾乎都是因為把自己囚禁在受害者牢籠里而引起的。
這個由小我設計的陷阱,通常是這樣運作的:首先,你會有個受害者意識,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別人所做的、所說的,或是沒做的、沒說的,都讓你受到了傷害(這里面你有個理直氣壯的期待,覺得對方必須滿足你的需求)。
有受害者情結的人,最容易自怨、自艾、自憐。即使知道這樣做對事情、對自己、對他人一點幫助都沒有,他也不愿意停止。
許多抑郁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因為自己看起來好像很無助,受困于種種惡劣的生活情境和他人的行為。然而,一個受害者是沒有謙卑心的。他不愿意承擔生活中的種種狀況所帶來的麻煩、痛苦、羞辱和不堪,無法以柔軟的心接納生命的安排。所以,他會將“不快樂”當成自己抗拒的工具,以為這樣就可以改變自己討厭的生活情境。結果,生活情境不但沒有改變,反而變得更糟了,因為他把焦點放在讓自己不快樂的事物上,反而擴大了它們的影響力。
所以,要想讓自己活得快樂,最重要的就是要走出受害者模式。一個人一旦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就會變得無助、無力,停在那里,無法做任何事來幫助自己。因為你認為你的抑郁是其他人造成的,還會覺得自己很脆弱,什么事都不能做。即使要你去慢跑、去鍛煉、出去走走,你也不愿意,因為你有抑郁癥。
我常常收到這樣的信:“幫幫我、救救我,我陷入抑郁了。幫幫我、救救我,我真的很痛苦。幫幫我、救救我,我實在飽受煎熬……”
其實,這些痛苦,都是你為自己帶來的獨家配方。痛苦在你身上,別人怎么可能救得了你、幫得了你?沒有人可以帶走你的痛苦,只有你自己可以為自己負責。如果你真的想走出抑郁和受害者模式,首先就要承認抑郁帶給你的額外好處,讓你以它為借口來逃避責任或博取同情、關注,或是有理由可以不工作、不努力。
所以,你是否想走出抑郁的牢籠,也就是說,你是否想走出受害者模式,這才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要想走出抑郁很簡單,就看你愿不愿意。或者你覺得抑郁給了你一種秘密、古怪而又熟悉的舒適感——許多人覺得抑郁的狀態很舒服,因為那就是他們想要的生活,他們潛意識里面可能并不想要過快樂且充滿活力的日子,誰知道呢?
如果你真的想走出抑郁,這個過程就會變得很容易。比如,你可以去做一些需要耗費體力的事,特別是園藝或一些接近大地的工作,然后去慢跑,流流汗、喘喘氣……
另一個建議就是,你可以設定鬧鐘一個小時響一次,每當鬧鐘響起時,你就開始對生命中的某件事表達感恩之情。比如,可以感謝母親,感謝她生養了你,或者感謝天氣不冷也不熱……如此對事物表達感激之情,每小時一次,然后你就會發現,這樣做將改變你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