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父母講的不一定錯,但未必是我們需要的
- 愛到極致是放手(全新修訂版)
- 張德芬
- 1908字
- 2021-04-08 15:04:25
【02 你永遠不是為了你認定的理由而生氣】
跟你愛的人在一起時,如果永遠都是依據(jù)理論、對錯行事,你會失去對方的心,也改變不了對方,而且惹人討厭。
德芬心語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在玩“找回你的內在力量”的游戲。從小周圍的環(huán)境和父母就不斷在拿走我們的力量。最近我勸一個好友: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厚顏無恥地找到自己內在的力量。別讓任何人拿走你的力量,尤其是那些以愛為名,卻拿義務、責任和“應該”來剝奪你力量的人或是你自己內在的聲音。
去各地演講的時候,我常常會聽到來自很多青年學生的困惑:“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對什么感興趣。”還有朋友反映說,當他要做一個決定時,會猶豫不決:“哎喲,這關乎我接下來人生發(fā)展的重大決定,我得慎重,所以會非常猶豫,不知道要選哪一個。”為什么會這樣?很多時候,這是因為從小父母就告訴你,你該做什么,他們幫你做了所有決定——你穿黑色不好看,要穿白色的;你念中文系不好,應該念工商管理;你晚睡不好,要早睡……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就很注意讓孩子學習自己做決定。有一次,女兒生病了,我?guī)タ瘁t(yī)生,打針,照X光。等到復診時,醫(yī)生說她好多了,但還是要照X光,X光又比較貴。女兒打電話問我該如何決定。我告訴她:“你已經(jīng)感覺好多了,不想照也可以。如果你覺得需要照,就可以照,我支持你的決定。”在平時,我就在有意識地訓練孩子,讓他們?yōu)樽约旱臎Q定負責。如果我?guī)退麄冏鰶Q定了,那他們就永遠也沒有辦法去了解自己要什么,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我在社會上跌跌絆絆,到了40歲開始靈修后才對自己有一些了解,之前完全像機器人一樣生活,因為我的父母從小為我寫好了我的人生程序,不讓我動腦筋去思考。
說到了解自己,我常常舉這個例子:如果我很熟悉的朋友過生日,我送給他的禮物他一定很喜歡,因為我了解他。但如果對方是陌生人,他收到禮物后可能會暗自嘀咕:“德芬老師不知道我最討厭紅色了,還送我一個紅色的禮物。”當你不了解對方時,你完全猜不透他想要的是什么。同樣的道理,當你不了解自己、不認識自己時,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我們怎樣去認識自己呢?我們的眼光總是向外看:看別人,看外在,看這個世界。尤其是我們喜歡用別人的眼光來定義自己,這是最可怕和最糟糕的。父母看我們時說:“你很棒,你很好。”然后我們就會認為自己很棒、很好;父母認為我們很糟糕、很笨,我們就真的以為自己很笨、很糟糕。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允許別人來這樣定義自己,因為我們的眼光總是在看著別人,然后通過別人的眼光來定義自己。什么時候我們把眼光收回來,放在自己身上,我們就開始成長、開始認識自己了。
我們一生都在研究別人,尤其是在戀愛的時候。比如說,一個女孩子看上了一位男士,就會暗自琢磨:“唉,他喜歡什么呀?”在平時,她就會注意他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觀察他用的東西以及他的生活習慣。我們想要去了解這個人,就會帶著很濃的興趣去研究他。那我們什么時候這樣觀察過自己——看自己喜歡什么、要什么、什么東西能讓自己真正快樂?你要看清楚自己的內心所向往的,接觸到自己的心,而不是頭腦里的想法,因為你的頭腦已經(jīng)被父母和這個社會“破壞”了,已經(jīng)輸入了太多不必要的東西、太多不屬于你的程序。所以你去問大腦是沒用的,你必須問自己的心,跟你的心有所聯(lián)結。
那怎樣才能做到跟心有所聯(lián)結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安靜下來,一定要安靜下來。每天抽出15~30分鐘,一個人待著,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這里靜靜地看著自己,看看自己在想什么。比如說回觀:自己今天早上做的事情對不對?在對那個人說話時,自己為什么會用那種語氣?那種語氣是比較不耐煩還是太激進?會不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就這樣不斷地回觀,慢慢地,你就能了解自己。等到你足夠了解自己的時候,你就能夠一個一個地去剖析父母強加給你的那些“應該”“不應該”,你就可以問自己:“我應該這么做嗎?這是真的嗎?這是我真正想要的嗎?”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父母跟我們講的每句話都是錯的,但很多時候他們說的卻未必是我們需要或是想要的,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去檢視自己腦袋里的這些“應該”和“不應該”,還要不斷地去觀察自己、理解自己。慢慢地,你就會知道,你是誰,你想要什么,你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么,你真心向往的又是什么。當你的內心清明到了這個程度,當你真正做到非常了解自己,跟宇宙的關系非常和諧,能量也是跟宇宙同頻共振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心想事成,你想要什么就會獲得什么。但問題是,當你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之前,你去跟老天要什么,結果要來的可能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是,即使要來了,你也要付出代價。[1]
注釋:
[1]關于“心想事成的陷阱”,請參考張德芬。活出全新的自己:全新修訂版[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