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好習慣越早培養越好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即培養好的習慣。一二年級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形成好習慣的重要階段。父母無法陪伴孩子一生,但好習慣卻可以照顧好孩子的一生,這將成為其成長路上最優越的資本!

把“小磨蹭”變成“飛毛腿”

“早上7點叫她起床,磨磨蹭蹭、拖拖拉拉,鬧鐘都響了好幾次,才能把她從床上拉起來,然后穿衣服、刷牙、洗臉、吃早飯……又是一頓三催四請,等終于能出門了吧,喲,昨晚上的作業本還沒收進書包里呢!放學回來,那就更是可怕了,寫個作業,得不停地催,有人盯著都能一分鐘開幾次小差,更別說沒人盯著了,半小時能做完的題,能給你拖到半夜……唉,有時候真是恨不得幾大巴掌就招呼上去,你說這孩子,怎么就這么磨蹭呢……”

媛媛媽一邊和其他家長抱怨,一邊焦急地看看時間,又看看學校大門口。今天媛媛又被老師留堂了,因為課堂作業沒寫完。這開學還不到一個月呢,媛媛已經因為同樣的理由第三次被留堂了,說到底,還是磨蹭惹的禍啊!

媛媛媽是個爽朗干脆的人,平時做事風風火火,偏偏媛媛和她截然相反,是個做事拖拉的“小磨蹭”。平日里,媛媛就一直沒有什么時間觀念,不管做什么事,基本上都是能拖就拖,完全不懂得好好把時間利用起來。對此,媛媛媽一直非常苦惱,卻又不知道該怎么做才能扭轉女兒的壞毛病。

一次,媛媛媽到圖書大廈幫媛媛買故事書的時候,恰好看到書架上放著一本關于如何引導孩子改變壞習慣的書,于是就隨手拿起來翻了翻。書里正好有一個章節的內容,是關于教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改掉拖拉磨蹭習慣的,媛媛媽頓時眼前一亮,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本書,回到家后便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

做事一貫雷厲風行的媛媛媽根據書里的教導給媛媛制訂了一系列糾正拖拉磨蹭壞習慣的計劃,并立即將這一計劃付諸實踐。她給媛媛每天必須做的每一件事都制定了嚴格的時間表,并訂立了相應的獎懲制度。如果媛媛能夠在規定時間內把事情做完,就會給她一些獎勵;但如果媛媛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做完,那么就會受到一些懲罰。

在媛媛媽制訂完計劃之后,一開始媛媛還有些不以為意,但在切身體會到獎勵和懲罰,還有媽媽這次的“鐵石心腸”后,媛媛終于一點點改掉了自己拖拉磨蹭的習慣,做事越來越利落了。

有拖拉磨蹭習慣的孩子實在太多了,著實令家長頭痛不已。很多家長為此都感到很煩惱也很擔憂:孩子做事這樣拖拉磨蹭,難道是因為天生腦子笨?比別人慢半拍?

其實,拖拉磨蹭只是孩子的一種習慣,與頭腦和個性都是沒有關系的。通常來說,孩子之所以比較容易出現拖拉磨蹭的壞習慣,是因為:第一,孩子對所做的事情較為生疏,并且由于自身身體機能發育不完全,神經、肌肉協調能力較弱,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故而做事就會比較慢;第二,孩子缺乏時間觀念,所以做事時沒有緊迫感,常常邊玩邊干,不專心;第三,受到家長壞習慣的影響,如果平時家長就有做事拖拉磨蹭的習慣,那么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行為。

以上三點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習慣的原因都是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和引導改正的。像媛媛媽那樣,為孩子訂立詳細的時間表和獎懲制度就是個非常不錯的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鞭策孩子養成做事干脆利落的好習慣。

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

如果孩子缺乏良好的時間觀念,那么做事自然就沒有緊迫感,很容易就會變得磨磨蹭蹭。家長想要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有一些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1)幫助孩子樹立“今日事今日畢”的觀念和習慣。這一點是需要家長來言傳身教的,只有家長自己先做到準時、守時,才有立場去引導、教育孩子,幫助他們培養起良好的時間觀念,改掉磨蹭的壞習慣。

(2)建立明確的獎懲制度。大部分孩子其實都不能切身體會到時間的寶貴,總覺得時間很多,浪費一點沒有什么關系。所以,家長想要讓孩子改變浪費時間的壞習慣,就必須得建立起明確的獎懲制度,讓孩子明白,不守時會遭到什么樣的懲罰。只有讓孩子切身體會到了這一點,他們才能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逐漸改掉磨蹭的壞習慣。

(3)幫助孩子制訂時間安排計劃。年齡越小的孩子自律能力往往就越差,需要家長的監督和管理。所以,家長不妨與孩子一同討論,為日常的事務制訂一個詳細的時間安排表,讓孩子根據這個時間安排表去生活,從而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

計時器,讓孩子告別拖拉磨蹭

很多孩子做事往往都缺乏條理性,這也是造成拖拉磨蹭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這一點,家長不妨利用計時器來幫助孩子建立做事的條理,同時也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可以選用的計時器有很多,比如小鬧鐘、手機等。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在給孩子“計時”的時候,要注意好事情的“段落性”,幫助孩子把每一個步驟要做的事情都清晰明確規定清楚。比如幾點之前必須起床,幾點到幾點刷牙洗臉,幾點到幾點吃早餐等,只有把事情清晰地分出段落,才便于監督孩子的完成情況。

家長要懂得以身作則

對于孩子來說,家長不僅是他們的第一個老師,同時也是他們做人做事的一個模范。所以,家長的做事和生活習慣,往往能夠直接影響到孩子。如果家長本身就是個缺乏條理性,沒有時間觀念的人,那么孩子自然也會在家長的影響下變得拖拉磨蹭,沒有良好的時間觀念。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一定要懂得自我檢討,以身作則地成為孩子的好榜樣,這樣才可能把家里的“小磨蹭”變成“飛毛腿”。

小馬虎易造成大麻煩

剛到公司,林楓媽媽就接到兒子班主任的電話,說林楓今天去上學,居然把書包給落在家里了!原來今天是林楓值日,班級里有規定,要求值日生要比其他學生早一點到教室,幫老師準備好上課需要用的粉筆和尺子等物品。結果今天一大早,林楓起晚了,急急忙忙催著要出差的爸爸送他去學校,等早自習都開始了,林楓一瞧空空蕩蕩的抽屜才反應過來,出門太急,居然把書包都給忘記了!

林楓這丟三落四、馬馬虎虎的毛病可不是一天兩天了,今天忘記戴紅領巾,明天忘記拿文具盒,后天鉛筆丟了一兩支……林楓媽媽可沒少跟在他屁股后頭收拾殘局。

除了生活之外,在學習方面,林楓同樣很粗心大意,有時就連做作業都能一不小心把題目給看漏了!就說上回,老師布置了一張試卷作為周末作業,林楓這小馬虎因為忘記翻面兒,居然漏做了一整頁的題目,還被老師在班會上當眾批評了,那回可真是讓林楓媽媽丟了大面子。

還有好多次,考完試之后,林楓媽媽給林楓檢查試卷,發現他做錯的大部分題目都是因為沒仔細看題,比如常常會把“6”看作“9”,把“×”號看作“+”號等,這樣的烏龍可真是層出不窮。語文就更別提了,那錯別字,一抓就是一大把。

想到兒子的種種劣跡,林楓媽媽真是愁得不行,道理也講過不少,訓斥也沒少訓斥,可林楓卻每次都不長記性,還總是不服氣地說:“哎呀,這些東西我都會的,是不小心才出了問題,下次不會啦,也不是什么大事嘛!”

這孩子的馬虎問題確實忽略不得,小馬虎看似不是什么大事,但久而久之,馬虎變成一種習慣之后,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大麻煩了。往小了說,馬虎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會讓孩子在生活中丟三落四,在學習上更是錯漏百出,對考試成績造成不良影響;往大了說,馬虎一旦成為習慣,甚至對孩子往后的升學考試、事業發展等方面都會造成嚴重影響,給孩子帶來許多本可避免的麻煩和阻礙。

造成孩子做事馬虎的原因其實很多,有孩子主觀上的原因,但也有客觀上的原因。如果是孩子主觀上的原因,就像林楓那樣,對自己馬虎的行為不以為然,覺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么就要求家長得先擺正態度,重視起這些看似“不重要”的馬虎行為,只有家長重視了,才能讓孩子也逐漸引起重視,從而愿意主動改正自己的行為。

但如果是客觀方面的原因,那么就需要家長多投入一些時間和精力,來幫助孩子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畢竟一個習慣的培養往往是需要日積月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時候,孩子其實也會為自己的馬虎而感到懊惱不已,此時如果家長再喋喋不休地教訓孩子,只會讓孩子越發感到難受,甚至可能導致情緒上的反彈,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這對改掉孩子馬虎的壞毛病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做事馬虎的毛病時,一定要懂得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從身邊的小事開始,耐心地提醒和監督孩子,相信在家長持之以恒的帶動下,孩子一定能夠逐漸培養起做事認真、細心的好習慣,從而改掉馬虎的壞毛病。以下的一些方法或許能夠給予家長們一些幫助和指導:

端正態度,讓孩子重視馬虎帶來的危害

對于孩子的馬虎行為,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覺得孩子年紀小,造成的麻煩也不大就不以為然。要知道,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都是在啟蒙關鍵期養成的,這些行為習慣眼下或許不會造成什么大麻煩,但卻可能在往后漫長的日子里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做事馬虎的習慣時,一定要端正態度,讓孩子明白,這樣是不對的,會帶來很大的危害,只有先從觀念上讓孩子重視馬虎這種壞毛病,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馬虎行為,讓孩子養成做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訓練孩子的視覺辨別能力

想讓孩子遠離“馬虎”,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必須得從小開始培養。家長不妨從小事開始,引導孩子去發現生活中各個細節的變化,訓練孩子的視覺辨別能力,讓孩子形成仔細觀察和比較的好習慣。

比如撿豆子游戲就是幫助孩子訓練視覺辨識能力的好方法之一:

將紅豆、黃豆和綠豆等多種豆子混在一起,讓孩子在一定時限內將這些豆子快速分開,家長也可以加入游戲,和孩子展開“競賽”。

幫助孩子消除外界干擾

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分散的,當孩子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如果受到太多干擾,就可能會出現情緒暴躁、心煩意亂的情況,注意力也會很難集中,這樣一來,自然容易錯漏百出,這對孩子培養認真細致的做事習慣是極為不利的。所以,當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盡可能地幫助孩子排除外界干擾,給孩子一個安靜、不受打擾的環境,幫助孩子培養做事專注、細心的能力。

比如,當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就盡量不要看電視、大聲聊天或者打牌、打麻將等,可以考慮和孩子一起安靜地看書或讀報,讓孩子能夠在安靜的環境下專注自己的事情。

做計劃,學習不再“一團糟”

一個周末,泡沫媽媽應邀到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兒子小瑋今年剛上一年級,比泡沫小一歲。泡沫媽媽到的時候,小瑋正在房間寫作業。就在泡沫媽媽和小瑋媽媽聊得開心時,小瑋突然從房間跑了出來,滿臉焦急地說道:“哎呀,媽媽,明天老師就要收參加比賽的航空模型啦,我還沒弄完呢!”

聽到兒子的話,小瑋媽媽趕緊焦急地說道:“你這孩子,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記著,那趕緊去把模型做完呀!”

小瑋嘟著嘴抱怨道:“家里的膠水都用完了……”

沒辦法,小瑋媽媽只得抱歉地和泡沫媽媽打了個招呼,急匆匆出門去給小瑋買膠水。

膠水買回來沒多久,小瑋又急急忙忙地在房間里大聲喊著:“媽媽,我找不到模型制作的說明書啦,不知道這個零件應該組裝到哪里!”

沒辦法,小瑋媽媽只得起身,去房間里幫小瑋找說明書。泡沫媽媽見小瑋媽媽忙前忙后的,也趕緊起來幫她一塊找。

一進小瑋房間,泡沫媽媽就明白了,屋里亂七八糟的,也難怪東西找不見了。不說其他,就那一張小小的書桌上,就胡亂堆著作業本、課本、漫畫書、草稿紙,還有一大堆小零食的袋子,也不知道是吃完了還是沒吃完的……

好不容易幫小瑋把說明書找到了,讓他繼續做著模型,結果這還沒多久呢,小瑋又沖了出來,把模型一股腦兒地丟給了媽媽,嘴里嚷著:“不成不成,媽媽剩下的你得幫我做,我差點兒忘記啦,明天還有一張數學卷子要交,我還沒寫呢……”

沒辦法,小瑋媽媽只得接過了兒子的模型,繼續幫他做下去。被泡沫媽媽看到這樣的場景,小瑋媽媽也有些不好意思,兩人順勢聊起了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小瑋媽媽告訴泡沫媽媽,小瑋從小就是這樣,毛毛躁躁的,做事缺乏耐性和條理性,為了給他收拾殘局,自己經常手忙腳亂的。每天除了上班之外,回來還得惦記著每天打電話問班主任小瑋有些什么作業,然后一樣樣給他拿出來檢查好,否則小瑋肯定會把作業給做漏了。而且,小瑋做作業的時候還總離不了人,沒人監督,他就有本事把作業給拖到大半夜也寫不完……

抱怨完小瑋之后,小瑋媽媽開始羨慕地夸獎泡沫,誰都知道,泡沫媽媽家的女兒泡沫可乖巧了,只比小瑋大一歲,上二年級,卻聽話懂事得多,根本不用家長操心,不僅學習成績好,還會幫忙做家務,就連自己的小房間都總是收拾得干干凈凈,做事也是井井有條。

小瑋媽媽向泡沫媽媽“取經”,問她到底是怎么把孩子教得這樣懂事乖巧的,泡沫媽媽微笑著對小瑋媽媽說:“其實很簡單,只要教會孩子在做事之前先做好計劃,然后再讓孩子按照計劃一步步穩扎穩打地去把事情做好就行了。我們作為家長,關心孩子是對的,但絕對不能凡事都一手包辦,得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事情,否則他們永遠都學不會。我們呢,只要在后方把關,指導他們少走彎路就可以啦!”

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好習慣,不僅能夠讓孩子在生活中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條,還能讓孩子在學習時充分利用好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而要做到有條理,就得學會做計劃,尤其是在學習上,做好了計劃,孩子才不會沒頭沒腦地瞎忙,把自己的學習搞得一團糟。

從小事入手,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

在生活中,很多家長都習慣幫孩子包辦一切事情,尤其是家里孩子年齡還比較小的時候。家長這么做,一方面是出于對孩子的關愛,舍不得孩子有半點勞累;另一方面則是出于方便,畢竟很多事情,家長可能順手就能做好,但讓孩子做,不僅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最后出來的結果往往還可能不盡如人意。但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量,家長這樣做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其實是非常不利的。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做的是教導孩子如何有條理地去處理事情,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幫他們做事,讓他們形成依賴感。其實,做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自己動手做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條理性,讓孩子形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整理書桌,讓一切井井有條

要想培養孩子做事有條理、有計劃的好習慣,不妨讓孩子從學習整理書桌開始。

首先,整理書桌不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無論孩子年紀大小,都是可以勝任這個工作的;其次,把書桌整理好,可以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節省掉很多找東西浪費的時間;最后,整理書桌的過程,其實也是訓練孩子做事有條理、有計劃的過程,比如把東西如何歸類,什么東西放在什么地方最方便等,都是需要條理性和計劃性的事情。

除了書桌之外,孩子的書包、書架、房間等,家長都可以讓孩子學著自己整理,當孩子生活和學習的環境都能整理得井井有條的時候,孩子在做事時自然也就不會再毛毛躁躁了。

教會孩子做事之前先做計劃

讓孩子在做事之前養成做計劃的好習慣,這能夠讓孩子在做事時有條有理,而且提前做好計劃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尤其是在學習的時候,如果孩子能做好學習計劃,就不會像小瑋那樣,臨到頭才發現這也沒做好,那也沒做完,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告別懶惰,讓孩子與勤奮攜手

由于早產的關系,瑩瑩從小身體就不太好,三天兩頭生病,所以家里對瑩瑩一向寵愛得緊,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也正因為家里人這種“無下限”的寵愛,硬是把瑩瑩給養成了“小懶蟲”。

平時在家里,除了看看動畫片、玩玩洋娃娃之外,瑩瑩幾乎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就比如吃飯的時候,瑩瑩每次就在飯桌旁邊一坐,眼睛瞅準了哪道菜,張口就開始吩咐了,“媽媽我要吃××”,“媽媽,給我夾××”,“媽媽,給我倒杯水”……

再說早晨起床,每天瑩瑩媽媽都會比瑩瑩先起來,然后洗臉刷牙做早餐,事情弄完之后,瑩瑩媽媽再回到瑩瑩的房間,幫她穿衣服、穿褲子、穿鞋子,然后再幫她刷牙洗臉,照顧她吃早餐,最后再送她去上學。

做作業的時候就更別提了,瑩瑩媽媽基本上是全程陪伴,不僅在旁邊教瑩瑩哪道題要怎么做,還得及時地遞上鉛筆、橡皮擦,做完作業了,就連收拾書包都是瑩瑩媽媽全部包辦的。

至于家務活什么的,那就更沒得說了,家里誰敢讓瑩瑩動一個手指頭呀!

現在,瑩瑩都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卻連自己的襪子都不會洗,連開水都不會燒。更重要的是,一直被家里人嬌寵著的瑩瑩早就養成了懶惰的習慣,什么事都不愿意自己動手,就連在班級里參加大掃除時也是能躲就躲。班上的同學都不喜歡瑩瑩,尤其是在課堂上,老師要求大家分成若干小組完成某項任務的時候,更是誰都不肯和瑩瑩在一組,畢竟大家都知道,瑩瑩懶極了,讓她加入小組,那絕對是拖后腿的啊!

我們都知道懶惰不好,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寵愛孩子的父母卻不知不覺把孩子養成了“小懶蟲”,這也不讓孩子做,那也不讓孩子碰,導致孩子逐漸形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要知道,懶惰并不是天生的,孩子懶惰,和父母的溺愛是脫不了關系的。

不少家長都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用你管,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在這些家長看來,孩子的學習成績比什么都重要,與其浪費時間去做家務,倒不如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學習上,考個好成績。這種觀念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家長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懶惰,甚至會從內心貶低“勞動”的價值,抵觸“勞動”這件事。而一個懶惰的孩子,即便是在學習上,恐怕也是難以有所成就的。因為懶惰會讓孩子缺少迎難而上的精神,讓孩子缺少鍛煉頑強意志和不屈精神的機會,而學習這條路同樣是艱辛的,需要不斷的堅持和努力。

無論我們對孩子有多大的期望,無論孩子內心有多高的理想,如果懶惰成為習慣,那么這些期望和理想就注定只能化作泡影,永遠不會有實現的可能。因為一個懶惰的人,是很難將想法付諸行動的,他們總會習慣為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借口,來逃避辛苦,逃避努力。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應該努力讓孩子告別懶惰,只有與勤奮攜手,孩子才能踏上成功的征程。

當然,培養勤勞的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這就要求家長有足夠的耐性,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去引導孩子、教導孩子,讓他們養成愛學習、愛勞動的好習慣。

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勞動其實都是有好奇心的,比如看到媽媽在掃地,就想去搶過掃帚自己掃一掃;瞧見爸爸在搬椅子,便也想學著爸爸去搬一搬。但這個時候,大部分家長通常都會直接把孩子“趕”到一邊,不讓他們來“搗亂”。在家長們看來,孩子還太小,這些事情都做不來,即便能做,也往往會因為缺乏經驗和能力而做不好,甚至越做越糟,越添越亂。

確實,有很多事情,孩子的加入只會給我們“幫倒忙”,甚至可能因為不得其法而讓自己受傷。但如果家長因此就把孩子隔絕在“勞動”之外,甚至包辦所有的事情,那么久而久之,必然會打消孩子對勞動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孩子事事都習慣依賴家長,從而養成懶惰的習慣。這對孩子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其實,孩子能夠參與的勞動是非常多的,家長不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來給孩子派發一些“任務”,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而又不具有危險性的事情,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他們勞動的習慣,另一方面也能避免他們添亂。

多鼓勵,少批評

當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或參與某項勞動的時候,即便結果不是那么理想,家長也應該多多給予鼓勵而不是指責和批評。任何一種能力或一項技能都是需要時間的投入和經驗的累積的,每個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犯錯總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家長對孩子過多挑剔甚至責罵,只會打消他們對做這件事的熱情,甚至是對勞動的熱情。

所以,當孩子沒能把某件事做好,或在做事過程中犯錯的時候,家長應該做的,不是用批評和指責去打消他們的熱情,而是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繼續嘗試,直至把事情做到最好。

家長愛勞動,孩子才不會懶惰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行為習慣都有重大影響。如果父母本身是懶惰的、厭惡勞動的,那么孩子也很難會喜歡勞動、愿意勞動。所以,作為家長,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勤勞的人,那么首先你自己就得克服惰性心理,讓自己變得勤奮起來。只有家長愛勞動,孩子才不會懶惰。

珍惜時間,從一分鐘開始

周末,莊女士到小航媽媽家做客,剛進門就聽到小航媽媽在催促兒子小航寫作業,可小航卻一直在客廳擺弄自己的模型,半點兒也沒有起身的意思,小航媽媽催促幾句之后,就忙著招呼莊女士,沒再管小航了。

半小時過去了,莊女士看到小航依舊坐在客廳地板上玩自己的模型,小航媽媽又繼續催促道:“快點去做作業,一會兒你又寫不完,又得到半夜了!做完了再來玩不好嗎?”

小航頭也不回地應付著:“還早呢,再等幾分鐘,一會兒就去寫,就幾分鐘。”

小航媽媽無奈地說道:“那你說,幾分鐘,說清楚了,我給你看著時間呢。”

在小航媽媽百般催促下,小航不耐煩地說道:“15……不,20分鐘,就20分鐘。”

又過了半小時,莊女士一瞧,小航已經沒玩模型了,正在一邊吃薯片一邊看故事書呢,壓根兒就沒有去做作業的打算。小航媽媽也似乎忘記了這回事,仍然高高興興地和莊女士說著前些天去旅游的事兒。

又過了一會兒,小航媽媽大概突然想起來自己一直在催兒子寫作業呢,于是又再次開口催促道:“這都多久了,怎么還不去寫作業啊?剛才怎么說的!”

小航不耐煩地擺擺手:“好啦好啦,最后一分鐘,就一分鐘,我這頁故事快看完啦!”

結果,這一分鐘又拖了半小時……

一直到莊女士離開,也沒見小航去做作業。

在現實生活中,像小航這樣的孩子可真不少,從來沒有時間觀念,更不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性,對時間的白白流逝無動于衷。其實不僅小航,就連小航媽媽也是一樣的,雖然嘴上不停地催促兒子寫作業,但在兒子一次又一次的應付和拖延下,也對兒子采取了放縱的態度。結果,一下午的時間就這樣在家長無意義、無效果的催促和孩子放任自流的拖沓中浪費掉了。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當今世界,還有什么東西能比時間更珍貴呢?懂得珍惜時間是讓人一生受益的事情,一個人如果懂得珍惜時間,那么他就不會虛度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分鐘都會做出一個合理的安排和計劃,把每一分鐘都變得有價值。有這樣的好習慣,不管對于學習還是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為了孩子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學會珍惜時間,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從生活入手,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要讓孩子懂得珍惜時間,我們首先就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而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我們就得讓孩子意識到“時間”的存在,把“時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叫孩子起床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寶貝快點起床,現在已經7點了,再不起床你就要遲到了。”在催促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寶貝,你的動畫片6點30分開始,現在已經5點40分了,如果再不加快速度把作業寫完,一會兒就不能看電視了哦。”在提醒孩子睡覺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寶貝,現在是8點40分,你9點必須上床,所以你現在還剩20分鐘準備。”用這樣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孩子,強調“時間”的存在,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讓孩子切身體會不守時的后果

再多的警告都不如一次切身的疼痛能讓人記住教訓。所以,想要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守時的重要性,家長不妨挑選一些合適的機會,讓孩子切身體會一下不守時的后果。比如,孩子如果早上出門總是拖拖拉拉,不重視時間,那么家長不妨和孩子定個約定,幾點必須出門,否則遲到了孩子就得自己承擔后果。當孩子沒能遵守約定按時出門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能中途插手,只有讓孩子真切地體會到遲到被老師批評的后果,孩子才能吸取教訓,牢記上學一定要守時。

讓孩子知道,“一分鐘”究竟能做什么

家長要幫孩子樹立這樣一個觀念:珍惜時間,要從每一分鐘開始。

在很多人看來,一分鐘的時間并不長,遲到一分鐘或早到一分鐘,似乎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這樣的觀念其實是不對的,如果不能重視每一分鐘,那么只能說明,我們其實不懂得時間的珍貴。這是一個態度問題,如果不能端正對“一分鐘”的態度,那么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守時的重要性。

要讓孩子真正明白每一分鐘的寶貴,單靠些大道理是沒用的,孩子也無法理解這些東西。所以,家長不妨帶領孩子親自體會一下,究竟“一分鐘”能做到什么。比如,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著在“一分鐘”內背單詞,看看最多能背幾個;或者讓孩子在“一分鐘”內朗讀一首詩歌;再或者讓孩子玩幾局“一分鐘”內可以完成的游戲。當孩子切身體會到“一分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的時候,他們才會真正明白“一分鐘”所具有的價值。

讓孩子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

為了讓孩子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時間究竟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著記一個時間的流水賬,把自己這一整天做了什么事,每件事花費了多少時間都記錄下來。有這樣一份記錄,可以更直觀地讓孩子看到,自己把一整天的時間都用到了什么地方,有多少時間是白白浪費掉的。此外,這份“時間開銷”對孩子制訂以后的學習或生活計劃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长顺县| 饶阳县| 宁海县| 中西区| 正宁县| 横峰县| 阳曲县| 平顺县| 阳曲县| 长治县| 大宁县| 威海市| 青川县| 比如县| 河源市| 汉中市| 绵竹市| 九龙城区| 涟水县| 全南县| 庐江县| 亳州市| 万州区| 南充市| 万载县| 香格里拉县| 彭阳县| 孝义市| 县级市| 雅江县| 启东市| 兴仁县| 涟源市| 江西省| 乌兰察布市| 循化| 武川县| 固镇县| 拉孜县|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