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代養育
- 晴天姥姥
- 977字
- 2021-04-12 17:25:59
第四節 上崗入位
從日復一日、簡單而瑣碎的養育中,我總結出很多有效的育兒經驗。“寶劍鋒從磨礪出”,雖然一下一下地磨劍很枯燥,但我從中收獲的快樂與欣慰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1. 胎教、早教要趁早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幼兒教育專家唐娜·威特默在《兒童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嬰兒在還未出生前就能分辨出母親和陌生人的聲音,并且偏好母親的聲音。當研究者在母親腹部上方播放一段由母親朗讀的錄音時,胎兒的心跳就會加快,而播放陌生人的錄音時,胎兒的心跳就會變慢。這一結果反映了基因在神經發育上的表達特點,也驗證了母親的聲音對胎兒的影響力。
腦科學研究證明,胎兒的大腦從母親懷孕第三周就開始發育了,而寶寶大腦發育最旺盛的時期是從出生到3歲之間。由此可見,不管我們是否開始早期教育,寶寶的學習和發展從還未出生時就開始了,所以科學的胎教和早教實施得越早越好。

2. 迎接新生兒的到來
每個新生兒的到來都會給家庭帶來無盡的幸福和歡樂,但準媽媽們卻要經歷一次強度高達十二級的陣痛,甚至還要承受兩三天的劇痛才能誕下寶寶。所幸現代醫學的發展讓生育變得越來越順利,即使是難產的產婦也有可能避免生死攸關的情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產房外都少不了家人的守候。我們能做的就是準備好新生兒的用品,做好心理準備,耐心地等待,默默地為母子祈福,直到新生命降臨人間。
3. 最好的早教在家庭
最好的啟蒙和早教在家庭。任何一個早教機構都沒有出生第一天寶寶和家人的互動內容,任何一個早教老師都不會像家人一樣全身心地陪伴寶寶。父母和祖輩才是新生兒最好的早教施教者。
人類大腦發育最旺盛的時期是出生后到3歲之間,而大腦神經元連接最活躍的時期就是月齡期。腦科學研究證明,嬰兒一出生就開始早教,且早一天比晚一天要好得多。甚至不管我們是否開始科學的早期教育,寶寶的學習和發展早就開始了。
嬰兒睡眠的時間比較長,最有效的親子互動時間就是寶寶躺在嬰兒床上玩耍、吃奶、換尿片、洗澡、撫觸和做操的時候,要多和寶寶打招呼、說笑和逗樂。在寶寶與家人以及家中環境接觸的時候,早教就已經開始了。
人類在嬰兒期是最脆弱的,但是學習力是最強大的。家庭成員越多,對寶寶大腦的發育越有效,能夠滿足寶寶大腦信息量最大化地輸入和刺激。而祖輩和寶寶的互動對全家人來說就像一個模板,每個家庭成員都會有意無意地復制和模仿,與寶寶的互動就有了一條主線,從而避免了互動多元化中的雜亂無章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