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月子早教
聘請月嫂的目的:照顧產婦和初生寶寶的一切事務。其次,家庭成員要向月嫂學習營養餐的配制和烹飪,最重要的是學習寶寶的日常護理及育兒實戰經驗。
回想起我當年坐月子時,老公把我媽媽請來,叫“伺候不滿月”。那個年代,做產婦三餐得燒柴火或煤球,寶寶用的是尿布,陰雨天時鍋臺四周都烤著換洗用的尿布。“不滿月”產婦的伙食比平常多一顆雞蛋,加幾片羊肉,早餐主食吃饅頭片,午飯是清湯雞蛋掛面,晚飯是燉山藥加饅頭。我們山西老家每天要煮三頓小米粥,既瀉火又下奶。而如今,城市里幾乎家家請起了月嫂。20多年的變化太大了!
升級做了姥姥后,來北京的第一餐的餐桌上,奶奶就對我說:“月嫂我們已經確定了,是一位金牌月嫂,您放心吧。”大家就來看看我們家這位金牌月嫂的絕活兒吧!
1. 聘請專業的月嫂
寶寶在醫院一出生,月嫂就到位了。月嫂在醫院里負責產婦和寶寶的陪護事宜,姥姥和奶奶忙著回家做月子餐,在家和醫院之間奔忙,并替換整晚都無法合眼的月嫂好好休息。
寶寶出生后第三天出院了,月嫂就開始給寶寶洗澡了。
給寶寶洗澡對室內溫度要求很嚴格,室溫為27℃較為適宜,此時女兒會準時打開手機播放舒緩的音樂。經過嚴格專業訓練的月嫂,洗澡技能非常嫻熟。洗澡順序為:從頭到腳,從前到后,雙臂置換讓寶寶前后轉體是關鍵,洗澡的最后環節要讓寶寶在水中漂浮數次,享受在溫水里漂動的輕柔感覺。隨后月嫂把寶寶放到浴巾上,用浴巾輕輕吸去皮膚上的水。再將寶寶放到另外一塊干浴巾上撫觸:抹油(按摩油)、做操,撫觸上肢、下肢,翻身、背部捏脊。最后一步是爬行:讓寶寶從浴巾的一邊爬到浴巾的另一邊,這樣有助于寶寶肢體發育,促進提前爬行,促進大腦發育。
聘請月嫂可以整體提高家庭成員的育兒水平。產婦的日常護理和飲食也不用家人太過操心。
為了盡快掌握給寶寶洗澡的技能,姥姥及早地參與了寶寶的每次洗澡,并把月嫂的洗澡流程總結為:
小天使嘞好寶寶,天天都要洗一澡。
左手托頭漏出水,耳朵謹記不進水。
頭胸胳膊和小腿,輕輕擦洗記得牢。
架起前胸遞右臂,前后轉體洗后背。
洗完接著浮幾浮,提起寶寶浴巾裹。
抹油上粉潔肚臍,鼻孔耳朵大腿根。
撫觸按摩帶做操,爬行東頭到西頭。
加油點贊帶鼓勁,賺取媽媽溫馨臂。
直到月嫂快要結束服務的最后幾天,姥姥已掌握了自己給寶寶洗澡的技能,并讓月嫂監督,直到月嫂滿意為止。
2. 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小千寶寶在出生第十天時,有了自己的名字和乳名。
女兒女婿延續小千的乳名,給二胎雙胞胎起了乳名:小萬、小億。雙胞胎出生的那一刻,姥姥、奶奶、爺爺、姥爺“升級”成了小千、小萬、小億三寶的姥姥、奶奶、爺爺、姥爺。
我們每一位做姥姥、奶奶的都有這種感受:熱切地等待寶寶的出生,欣喜地迎接天使般的新生命,謹小慎微地守望他們從弱不禁風的小嬰兒一天天長大。
3. 選擇適宜的居所
月嫂看到姥姥24小時帶千寶,體力很難支撐下來,便建議女兒搬到奶奶家住。白天奶奶上班,姥姥帶寶寶,晚上奶奶下班,奶奶帶寶寶,姥姥休息。于是,女兒一家三口在小千出生后的第36天以“挪窩”的理由搬回了奶奶家。月嫂是在小千出生后26天結束工作的,姥姥單獨守候他們一家人,只有10天的時間。
奶奶是個明白人,以“挪窩”為名把他們接回了自己家。從千寶出生第36天開始,姥姥便有了晚上獨處,安心睡覺的夜晚,在周日也有了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
有了一個獨處的空間,姥姥可以靜下心來琢磨怎樣才能把寶寶帶得更好,精細地養育寶寶。
在此,我要告誡所有的奶奶、姥姥、新手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營造一個讓寶寶安心成長的環境,同時也給姥姥或奶奶準備可以好好休息的居所,這樣她才會有充沛的精力帶好寶寶。另外,也感謝女兒及她的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讓小千成為一個最幸福的寶寶:每天都可以白天時和姥姥在一起,晚上時和奶奶在一起,睡覺時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我也成為了最幸福的“外地姥姥”。
有些家庭不具備給祖輩撫養者創造單獨居所的條件,三代人都住在一起。對于這種情況,晚輩們下班回家一定要多幫祖輩分擔家務,讓祖輩抽出時間出門多活動,盡可能給老人一些自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