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戒糖:并不是抗爭,而是回歸

你對“戒糖”或許并不陌生,在食品高度工業化之后,已經有無數的聲音開始質疑糖這類食物的存在。哪怕在半個世紀前,我們還覺得糖是多么美妙的存在。但是依然請讀者注意,這里的“戒糖”并不是我們字面上理解的意思。這個“戒”不是戒斷的意思,與戒煙戒酒的“戒”完全不一樣。

這里的“戒”取“警惕”這重意思。也就是說,要用理性而謹慎的態度對待糖,因為完全戒斷本身就不是一種謹慎的狀態,自然會陷入另一種極端。更何況,一些糖并沒有害處,適量吃也沒問題。

我們對糖的熱愛已經持續了數千年,但是在100多年前就有人開始質疑“自由地吃甜食”或許是一種讓健康失衡的緣由。1857年《紐約時報》上出現了質疑的聲音,只是那時候剛開始席卷的甜蜜風和制糖業的高額利潤并沒有讓這一聲音成為主流。

提出這一質疑意義非凡,因為人們幾乎花了好幾代的時間,才逐漸意識到食品工業的發展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系。直到顯而易見的體重改變與一開始并無異樣但有著“甜甜尿液”的病癥——糖尿病在全球流行,這才引起一些流行病學家的重視。當流行病學家嘗試著用簡單且直觀的方法觀察這個世界究竟發生了什么的時候,他們發現精制糖的銷售量與糖尿病的發生數產生了驚人的聯系。

難道這就意味著吃糖與糖尿病之間存在某種關系嗎?

解讀并非這樣簡單,因為糖的銷售量并不能直接代表糖的攝入量,而糖的攝入量與糖尿病的關系也并非這么輕易就能被證明。我們能從中獲得的唯一信息就是:生活方式在發生巨大的改變,人們對糖的需求在急劇上升,同時也在不可避免地經歷糖尿病的困擾。

肯定是什么東西出了問題,而那個東西正是人們罹患這類慢性病的本源。所有對飲食的瘋狂控制和人為的禁忌都是在與自己做斗爭,這場無休止的斗爭持續了很多年,卻并沒有逆轉我們超重、糖耐量受損、腰腹脂肪堆積、血脂不可控地上升、血壓莫名其妙升高的趨勢。有時我會感受到隨著時間的流逝身體不再耐得住生活的挑戰,也不受意識的控制;有時我會將其歸結于人類基因的缺陷。然而只有極少數時候,我會去思索:是不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平衡?是不是我們開始制造一些身體并不能很好地承受的食物?是不是我們的餐盤被高度改變自然形態的食物填滿?是不是我們已經忘記了天然食物帶來的美好與滿足?與過去相比,真正改變的是物質的充足,我們學會高效率地從自然界提取高度富集的能量來滿足疲于奔命的身軀;盡管我們不再需要為了吃飽而奔波,但是我們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忙碌和疲憊——物質的豐盛如同潮水,上漲的浪潮反而會讓我們不得不筑起更加高聳的建筑用以保護生存質量。很多人從40歲開始就疲于應對高血壓、高尿酸、胰島素分泌異常,甚至癌癥——大病保險幾乎成了老齡化社會的重大開支。

我們不會再輕易因為一場感冒或者腹瀉就送了命,也不會再輕易因為傷口感染就截肢,我們的壽命變得空前地長;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很多人在45歲以后的余生里全在與日漸衰退和不受控制的身體對抗。因為肥胖與糖尿病,我們與食物對抗;因為關節炎和痛風,我們與運動對抗;因為癌癥,我們與藥物對抗;因為阿爾茲海默病,我們與自己對抗??傊瑝勖娱L后的生活質量并沒有那么理想,而無助又受限的老年生活反而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夢魘:一種被社會和健全拋棄的生活。

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改變呢?

工業化之前,我們為了吃飽穿暖而勞作,如今我們為了吃得更加體面,穿得更加“彰顯地位”而加倍勞作,卻始終沒有發覺讓我們更加辛苦的是一種“推力”而非“動力”。而正是這種并非我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推力”把我們推向了慢性病,它讓我們的飲食越來越偏離身體所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素,我們漸漸地習慣于讓身體服從欲望與口感,而不是真正的需求。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的無力感我們經歷了多少次?這種無力感并不能簡單地歸結于我們“缺乏意志力”,無數事實證明,需要用意志力才能解決的飲食問題實際上都是徒勞。比如,真正能讓人長期保持優越健康狀態的,必然是健康生活節奏已經深入骨髓的自然狀態,而絕對不是每天需要靠照鏡子“打雞血”,或把社交賬號頭像換成“不瘦十斤不換頭像”那種非??桃舛粤Φ臓顟B。

要知道,健康實際上是一種絕大多數人與生俱來的饋贈,而不是我們需要“努力”才能后天習得的。所以讓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的是不合理的信念和習慣,而高速發展的食品工業就是其中一個巨大的推手,無意識地對加工食品照單全收則讓我們成了受害者。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高度加工食品(比如餅干、糖果),我們能從天然食品中獲取多少糖分?即使是天然糖含量極高的食品——蜂蜜、楓糖漿等,也很難讓我們無緣無故上癮。而只有當提純的甜味——蔗糖、果葡糖漿等與各種富含其他味覺感受的刺激聯結在一起后,我們才會吃下去遠超個人所需的糖量而絲毫不覺得齁。比如那抹甜蜜與黑可可的醇厚苦澀交織,讓人欲罷不能的巧克力,至今都風靡全球、受人歡迎。又比如完美結合了糖與略帶酸味的奶酪的奶酪蛋糕,因為奶酪中自然發酵的乳酸中和了糖的甜味,讓酸和甜都變得溫和而不易察覺,其中含有30%以上的糖卻不讓人覺得甜膩。這種加工食品“過度完美”的口感麻痹了你的味覺,讓你的身體自愿(其實是被迫)接受甚至依賴這些糖,還渾然不知。

這就是現代食品工業帶給我們極致味覺享受的副作用。像所有物質上的欲望一樣,讓我們失去控制而縱欲傷身的往往不是脆弱的意志力,而是那些推著我們沉溺不可自拔的力量。深度加工食品因為技術而誕生,卻止步于誘惑與金錢,最終招致我們對自我的懷疑和對食品的焦慮與抗拒。解鈴還須系鈴人,只有從源頭上明白錯誤的飲食模式和營養失衡都是因為加工食品的錯誤引導,我們才能打心底里與自己和解,與食物和解,重新用愛與連接對待食物與營養,最后獲得身心的健康與自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北宁市| 芜湖县| 竹北市| 始兴县| 微博| 嘉善县| 南充市| 思南县| 拉萨市| 西安市| 大英县| 镇原县| 保定市| 达拉特旗| 来安县| 鱼台县| 伊宁县| 宁明县| 鄂州市| 佛山市| 密云县| 孟村| 金阳县| 安宁市| 枝江市| 乌恰县| 荔波县| 嘉峪关市| 广水市| 焦作市| 南陵县| 静宁县| 望城县| 澄江县| 梅河口市| 山西省| 铜梁县| 昌图县| 合川市| 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