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蛛絲馬跡”知六腑

觀癥知胃

惡心嘔吐,納少脹滿。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其主要功能是將人體攝入的食物進行初步消化;同時胃主通降,下傳于小腸,經其“分清別濁”后,再排濁于大腸,因而降濁是受納的前提條件。倘若胃失通降、濁氣上逆、難以受納,就會出現惡心、嘔吐、噯氣、食欲下降、大便秘結等癥狀。

口干灼痛,嘈雜吞酸。脾為臟屬陰,喜燥厭濕;胃為腑屬陽,喜涼厭熱。倘若飲食過于辛辣肥膩,或情志經常抑郁不舒,導致化火生熱、燥邪犯胃、傷津奪液,就很容易出現口干口苦、嘈雜吞酸、胃脘灼痛、消谷善饑、渴喜冷飲,或牙齦腫痛,甚至潰爛出血和口臭便秘等癥狀。

觀癥知膽

脅肋脹滿,消化不利。膽汁由肝之精氣所化,貯存于膽,并通過肝的疏泄排至腸道內,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肝氣郁結、膽汁排泄不利,就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小腸的分清別濁等功能,導致胸脅脹滿、食欲不振;若肝的疏泄太過、膽氣上逆,則會口苦、嘔吐黃綠苦水;若肝膽濕熱蘊結,膽汁不循常道,或排泄受阻,外溢肌膚,則可見皮膚、鞏膜黃染。

易驚善恐,遇事不決。膽是中醫所說的奇恒之腑,能主決斷,協調五臟六腑之間的各種關系,維持和控制氣血的正常運行,抵御和減輕一些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和影響。肝膽互為表里、相互依附,肝主謀慮、膽主決斷,共同調節人的精神、思維、情緒等活動,因而但凡肝血虛弱、膽氣不足之人,易驚、易醒、善恐、怕事、遇事不決、難以入睡、過于敏感。

人的精神或情緒不佳,多愁善感,膽小怕事,可能是肝血虛弱、膽氣不足所致。

觀癥知小腸

清濁不分,吸收不良。小腸先接受容納由胃初步消化的食物,進一步地消化、吸收、代謝,化為水谷精微。隨后分清別濁,將各種清(水谷精微),上輸于脾(脾主升),經肺(肺主降)敷布全身;把濁(食物殘渣和糟粕)排入大腸。若小腸受盛化物、分清別濁的功能出現失調,則可出現形體消瘦、腹脹、腹痛或腹瀉等異樣。

觀癥知大腸

小腹脹痛,便秘腹瀉。大腸接受小腸下傳的食物殘渣,并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糞便經肛門排出體外。中醫稱其為“傳導之官”,是胃降濁功能的自然延伸。若大腸傳導失職,則可導致小腹脹滿、排便異常;若大腸濕熱、氣機阻滯,則會出現腹痛腹瀉、里急后重、下痢膿血;若大腸實熱,則腸液干枯、津不潤腸、大便干結;若大腸虛寒,則水谷雜下、腸鳴泄瀉。

觀癥知膀胱

元氣不足,水道停滯。膀胱上接輸尿管與腎相通,下通尿道開口于前陰,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貯存和排泄尿液。人的尿液由津液所化,由膀胱開合調節,最終經前陰排出,但這一切都離不開腎的溫煦和氣化作用。如果腎的氣化功能失常,膀胱開合失司,便會出現小便不利、癃閉、尿失禁或尿頻、尿急、尿痛等異樣。

出現尿頻、尿急現象,可能是腎的氣化功能失常,膀胱開合功能失司。

觀癥知三焦

腎氣不化,開合異常。三焦分為上焦、中焦、下焦,膈以上者為上焦,內含心、肺;膈以下、臍以上者為中焦,內含肝、膽、脾、胃;臍以下者為下焦,內含小腸、大腸、膀胱、腎。三焦有名無實,其主要功能離不開“氣”“水”二字。三焦主持諸氣,為元氣通行之道。元氣發源于腎,通過三焦輸布全身,激發和推動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三焦也具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若三焦元氣不足、水道不通,則肺、脾、腎等臟調節水液代謝的功能都難以正常發揮,從而引發全身腫脹、心衰乏力、小便不利等異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廊坊市| 当阳市| 宜章县| 崇州市| 淮北市| 广汉市| 怀来县| 永修县| 长泰县| 宜黄县| 漳平市| 保康县| 庆云县| 益阳市| 弥勒县| 和平县| 松滋市| 东兴市| 鲁甸县| 屏山县| 象州县| 义马市| 余江县| 乌兰察布市| 洮南市| 高清| 姚安县| 土默特左旗| 延津县| 黑龙江省| 肥城市| 衡阳县| 阳新县| 额尔古纳市| 庄河市| 四川省| 全南县| 江永县| 登封市| 潞城市|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