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察顏觀色”知五臟

由外感內的“臟象學說”

說起中醫,人們便會想到五臟六腑,即非常著名的“臟腑學說”。其實中醫經典文獻中較為準確的名稱,應該是“臟象學說”?!芭K象”一詞,最早見于《黃帝內經》,“臟”是指隱藏于體內的臟;“象”則為表現于體外的各種生理與病理現象。

中醫認為“有內必形于外”,即便是隱藏于內的各種病癥,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會反映(投射)到機體外表,如皮膚、孔竅等處。中醫理論的獨特之處就是,在人的生理或病理層面都存在看“象”和知“象”的概念,但不是單純地去觀察一個個具體的“器”。如中醫常說的“心主血”“心與小腸相表里”“心開竅于舌”等,這里所說的“心”,并不僅僅是一個在搏動的心臟器官,而是一個龐大的、被稱為“心”的系統。

“察顏觀色”知病癥

按照中醫的思維邏輯,凡是血液、血管、精神、意識、睡眠、舌頭、汗液分泌等異樣,都可將其歸于“心”系統的問題。以此類推,心、肝、脾、肺、腎,風、寒、暑、濕、燥、火……都是一個個“象”,醫生都可以通過察其顏、觀其色,發現其背后隱含的病癥。按此刮痧,才能達到精準施治。因而中醫診病治療千萬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本唧w的臟象及病癥,將在第三章至第七章中詳細闡述。

心為火、肝為木、脾為土、肺為金、腎為水,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類比方法,可以了解五臟相生相克的關系。

中醫診治,以象演繹

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擅長歸納,愛以“易者象也”“取象比類”“觀物取象”看人說事;不注重形而下的“器”(物質形式),喜歡形而上的求整體的“象”(精神概念),正如古人所說“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因而中醫理論中充滿著“象”的概念,無論是人還是病,多為濃縮化、分類化、抽象化、精簡化、符號化的描述。

例如,中醫將人的五臟劃為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腎(水)五大象;把人的疾病劃為陰、陽、寒、熱、表、里、虛、實八大象,然后相互連接、彼此融合,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中醫思維模式和邏輯體系。又如,木、東、春、風、目、筋、肝、膽、青、酸等,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元素,中醫將其統統歸屬于五行的“木”,然后經過濃縮和提煉,最終形成一個概念化、抽象化的“木象”系統。凡屬這類系統的問題與異常,中醫都會從木(肝)入手,所以中醫的思維是以“象”進行演繹的。

臟和象的組合,是機體內臟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反映于外的征象。中醫通過觀察人的生命活動、疾病變化之象,用取象比類的方法,從中了解五象(五臟)。臟象學說中的每個“臟”,不僅是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而且“臟”與“臟”之間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臟”與“腑”之間互為表里、彼此相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聂拉木县| 富锦市| 昔阳县| 佛学| 常德市| 延寿县| 富顺县| 景宁| 安庆市| 左贡县| 开化县| 遂平县| 仲巴县| 尉犁县| 修文县| 呼伦贝尔市| 宜都市| 潜江市| 苏州市| 呼图壁县| 昭苏县| 宜城市| 扶风县| 镇康县| 赣榆县| 枣强县| 海盐县| 海丰县| 阳曲县| 梁河县| 辽宁省| 松原市| 长沙县| 泊头市| 海晏县| 齐齐哈尔市| 邢台县| 姜堰市| 盐边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