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臟有病,刮痧瀉六腑效果好

六腑不通,傷及五臟

人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由心、肝、脾、肺、腎(五臟)和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組成,臟腑之間相互協作、共同配合,才能維持人體生命與健康。中醫經典文獻中記載,五臟主藏,六腑主傳,它們互為表里、各有所長。人體內的各種精華物質,多儲存于五臟之中,有滋養氣血、津液、心神、情志、命門等生理機能。而有損機體健康、對軀體和精神具有不良影響的代謝產物,如瘀血、痰濕、食積、郁火等,皆為“病邪”,可通過六腑,以汗液、痰液、尿液、糞便等形式排出體外。六腑若是通泄不暢,病邪瘀滯于內,就會傷及五臟,引發各種疾病。故中醫明確提出:“六腑當以通為順、以通為用、以通為和;而五臟,則因蘊含氣血精華,須養、須藏,不宜瀉。”正如《黃帝內經》中所說:“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

清瀉病邪,走六腑出

五臟得病,若是虛證尚可補臟,但實證就得瀉六腑,此時刮痧療法便有了用武之地。

五臟中心為火、主神明,若心火熾盛,擾亂人的精神、思維、意識,會出現失眠多夢、心煩意亂、口干舌燥等異樣。此時當清熱瀉火,將心火下移于小腸,取小腸經穴位刮痧,以寧心安神。

五臟中肺主皮毛,若出現皮膚干燥、痤瘡、濕疹、過敏、瘙癢等癥,多是病邪侵襲、濕毒聚集、血不潤膚所致。根據肺與大腸相表里,瀉腑不瀉臟的理論,此時應取手陽明大腸經穴位進行刮痧,祛風燥濕、抗敏止癢。

女子以血為本、以肝為本,當女性經血下蓄胞宮、肝陽上亢頭巔時,常會出現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等,此時當上病下取、臟病治腑,在足少陽膽經等處刮痧,以引火下行、平肝熄風。

五臟儲存各種精華物質,如果五臟得了實證,需要瀉六腑,此時宜用刮痧,如肝陽上亢導致的頭痛,可刮膽經穴位。

這就是中醫傳統理論所說的“實證通瀉走六腑,虛證滋補入五臟”。除刮痧外,中醫內治法常用的汗、吐、下三法,清瀉病邪大多都是經六腑而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安县| 苗栗市| 天全县| 德保县| 应城市| 方正县| 开远市| 开原市| 浦北县| 务川| 望江县| 阿克陶县| 德化县| 易门县| 吐鲁番市| 肥西县| 嘉禾县| 金川县| 井研县| 许昌市| 衡阳市| 万源市| 当雄县| 昭通市| 永福县| 邹城市| 随州市| 利川市| 长春市| 宜川县| 屯昌县| 新干县| 徐汇区| 临潭县| 久治县| 修水县| 西城区| 渭南市| 额济纳旗| 永登县| 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