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1.伙計

伙計——名詞。人稱代詞。

如果你在餐館里大喊:伙計,伙計,伙計!大家都會看著你,誰也不會搭理,因為估計你是個瘋子,聞到香味就發作了。

伙計的原義有兩個:一是指合作的人;二是舊時指店員和長工。盡管它在經濟近乎停滯的漫長歲月里一直被使用著,但明顯帶有一種難以明晰化、但都能感受到的蔑視情緒。以前在國營商業場所,如果這樣稱呼營業員,他們被體制照耀的自尊心會立即顯示出來,兜頭就跟你一頓痛罵,或者悄悄往你點的菜里吐口水,讓你“食人唾沫”,來教訓無知之輩。就是在個體戶的商店里,跑堂的小二也不是亂喊的,一般稱“幺師”,要親切一點融洽氣氛,就“兄弟、兄弟”一番,看你人大面大的,知道尊重下人,對方一高興,端出來的菜分量就挺足!

現在,無論什么性質的賓館、餐廳,一進門,迎賓小姐和領班就朝你微笑、鞠躬,你就算是個癟三,也不好意思耍潑了,面對青春靚麗的小姐,還喊什么伙計?

2.摩登

摩登——形容詞。外來詞音譯。

摩登來自拉丁詞根mod的模型。有現代的、新式的、時髦的、不同于過去的等等意思,漢語中的摩登是英語單詞modern的音譯詞。移植到漢語語境里意義發生了游弋,指合乎剛剛流行的式樣,或者是時髦。很顯然,在漢語當中,這個詞的范圍更狹隘,還帶有輕微的譏諷味道。

把穿戴新潮、涂脂抹粉的年輕女人稱作摩登女郎,將揮金如土的糜爛方式稱為摩登生活,最能夠體現中國式摩登意味的例證,當數喜劇大師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對光怪陸離的資本世界進行了無情揭示。

如今,現代已經不再摩登,摩登已經不能代表“摩登”了,在后現代、新新人類、解構、酷、飄一代等詞匯大舉涌入人們的視野之時,摩登就現出了它土氣的一面。

3.港客

港客——新興名詞。人稱代詞。

70年代末,久違了的中國逐漸敞開國門,身著奇裝異服的海外人士開始出現在內地的大街上。這對幾十年流行臃腫藍制服的內地人來講,不亞于一場剛剛過去的唐山大地震。除了老外,穿作洋氣的華人就有了個統一稱呼:港客。

港客一般穿西服或者花格子襯衫,喇叭褲,戴蛤蟆鏡,留長頭發,足登白色旅游鞋,說一口蹩腳的普通話。內地人爭相效仿,年輕女人為凸凹三圍就塞起棉花,穿上性感的體恤;商界冒充港客的人士很多,上演了不少鬧劇。因為那時人們認定港客就是百萬富翁的具體指稱。由于港客愛穿旅游鞋,加上那邊天氣炎熱,真菌密布,腳板奇臭,這種“香港腳”大概是內地人沒有學會的。

隨著內地服裝的日新月異,港客就逐漸被色彩繽紛的世界淹沒了。就像那些走私進來的舊衣服,誰還敢穿出門呢?

4.同志

同志——名詞。人稱代詞。

小時候看蘇聯電影,發現他們互稱公民,覺得十分新鮮。當然了,影片中對斯大林等領導是例外的,都稱為同志。以至于那時我就認為同志是個高規格的稱謂,相當于我們稱呼首長,而公民則相當于老百姓。

這一影響是深遠的。在《辭海》“同志”一詞的三個解釋里,后兩個解釋就附會上去了很多意識形態色彩。它的原義出自《國語·晉語四》:“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是指志向、趣味相同的人。在長期的斗爭中,的確集合起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但同心同德太久了,抱得太緊,尚沒有解決個人溫飽,就會出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來,同志這個稱呼在生活中無論是基本、還是特定的意義已經完全消逝了,只特用于政治場合。它僅僅是一種外延廣闊的人稱。比如,你要去車站,見到一個老太太,你就說:“這位老同志,請問車站在哪兒?”實質上,你與別人既不同心,也不同德,很多時候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你們怎么成了一根藤上的苦瓜呢?

眼下,先生、老板、經理、董事長、皮條客、息爺、小蜜滿天飛,但相比起來,總體上更接近同志的本義。他們是一條戰壕里的戰友,還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賺錢!由此,如果“經濟的動物們”互稱同志,才名副其實。近年來,由于同性間的親密關系成為道德關注的焦點,他們一直是以同志相稱相親的,就給詞語注入了異樣的品質。

5.歐羅巴

歐羅巴——名詞。外來詞音譯。

20世紀早期的文人學子,大都經歷過歐風美雨的洗禮,浸淫于西洋文化中,回眸故土的落后,其心態是十分復雜的。他們筆下常常出現“我的歐羅巴喲!我的愛人喲!”之類火熱而幼稚的詩句,企圖留下游學歷程的吉光片羽。在當時的讀者看來,歐羅巴聽起來就顯得洋氣,大概就是指一個妙不可言的桃花源,估計在月亮嫦娥宮的附近。

歐羅巴是拉丁語Europa的音譯,主要是指地緣學上的歐洲地區。移植到漢語,就成為文明、進步、科學、富裕的象征了。

現在,大概沒有人膽敢如此炫耀自己的無知了,歐洲就是歐洲嘛。只是在人類學當中,“歐羅巴人種”的稱謂一直是存在的。

6.舊貨

舊貨——名詞。服裝代詞。

80年代初,各地都有舊貨出售。但舊貨并非指跳蚤市場上的舊家具舊電器等物品,而是專門指舊服裝。貨源是國外主要是日本、韓國的服裝垃圾,被不法分子偷運進來,分銷各地,再熨燙一下,就上市出售。有的衣服上甚至還有血跡,這多半是從死尸上刮下來的東西。但由于舊貨款式新潮、面料高級、做工細膩,加之價格不高,別人的舊貨拿過來就成為了新貨,舊貨的買賣一度十分興旺。

穿舊貨的人多是年輕人,在告別了草綠軍裝、中山服以及藍色粗布之后,什么絲綢長裙、超短皮裙、快巴褲子、純毛西服,迅速展現在充滿活力的身體上,引來路人羨慕的眼光。談戀愛都要穿舊貨去,顯得帥氣!

90年代后,服裝市場的空前繁榮,加上管理部門的打擊,舊貨逐步退出江湖。現在,打工仔也穿嶄新的西裝當工作服,才20塊錢一套嘛!

7.羅曼蒂克

羅曼蒂克——形容詞。外來詞音譯。

原文是法語romantique(romant浪漫+-ique),漢語的字面讀音來自英語romance的音譯。有以下意思——浪漫的;傳奇性的;浪漫的經歷;不切實際的;空想的;浪漫主義的;浪漫派的等等。在漢語中,則專門指男女之間不顧實際、游移于倫常之外的歡愛舉動,略微帶有貶義。

在漢語里,羅字就有輕軟的絲織品之義,例如宋·張俞的《蠶婦》:“遍身羅綺”。而曼字含有柔美、細潤的底蘊,如:曼睇(媚視或美盼)、曼頰(細嫩的面頰)、曼麗(柔媚美麗)、曼妙(美艷柔美)、曼帛(細膩精美的絲帛)、曼理(細膩的肌膚)等。這個詞的翻譯,同樣體現出翻譯者“中西合璧”的匠心。

在二三十年代,很多文人、藝術家對羅曼蒂克生活予以過嘆為觀止的實施計劃,例如詩人徐志摩、邵洵美、作家郁達夫等等,奮力追求美女,也寫出了色彩紛呈地傳世佳作,并留下了許多供后人評說的情愛甚至風月話題。

浪漫的男歡女愛如今更上層樓,是時尚,是沒有結果的同居,是AA制的和睦相處,是同床異夢的合理延續,是離婚后仍然同住一屋的藕斷絲連!遠已沒有了早期文人們羅曼蒂克的決絕,而是首鼠多端,腳踏幾條船。真不知是感情的進步,抑或是激情的消退。

8.嗟夫

嗟夫——語氣詞,動詞。

嗟夫為形聲,從口,差聲。本義表示憂感,發出感嘆聲。如《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嗟嘆使心傷”、唐·韓愈《師說》“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等等。作為動詞時,表示嘆息。如詩人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又如:嗟呀(嘆息);嗟咨(慨嘆);嗟怨(悲嘆;怨恨);嗟傷(嘆息傷感)。

古代的文人,把慷慨激昂視為抒發自己情感的主旋律,他們的文章里語氣詞就特別多,好像有罄竹難書的苦痛。這種憂患意識影響到后來者,也一股腦兒地“嗟夫”起來,哦哦哦啊啊啊,在白話詩歌當中,高頻率的出現,如果剔掉語氣詞,一首詩就沒有幾個字了。

當代人已經無須這般扼腕頓足,感情來了就扯起破嗓子唱歌。誰再“嗟夫嗟夫”一番,別人還認為是在叫他“姐夫、姐夫”,都爽快地答應。

9.撲滿

撲滿——名詞。古代器物名稱。

撲滿是以前用來存錢的瓦器,像沒口的小酒壇子,有一細長的孔,可放入錢幣,要打破后才能取出來。這個詞的構成是非常具有動感性的,把動作、收獲、聲音都恰到妙處地包容了,試想,只有把一個沉甸甸的罐子“噗”地摔破,銅錢才會嘩嘩地“鋪滿”桌子。

撲滿是對小孩子意志的考驗,只有持之以恒的人才能全部獲得“撲滿”的意韻。但絕大多數人根本無法堅守,錢沒存進去幾個,就把撲滿砸爛,買糖吃了。這樣,瓦片比錢還多,就失掉了撲滿的本來面目。

現在的小孩,同樣也存錢,錢罐是用塑料或者鐵片做的,很漂亮,或者干脆就存進銀行,根本就不知道撲滿為何物了……

10.肩輿

肩輿——名詞。古代用具名稱。

輿字的意義較多,有地理、言論的含義,這里是專指轎子,從字面上就可以推測,肩膀上的轎子,自然是一種代步的交通工具。

《資治通鑒》里有“導使睿乘肩輿,具威儀”的句子,注釋的意思為:“肩輿,平肩輿也,人以肩舉之而行。”可見,肩輿既不是滑竿,也不是八人抬的大轎子,而是比較簡捷但不失莊嚴的轎子。

肩輿一詞使用到本世紀50年代,隨著勞動階級的當家作主,自然把腳夫和肩輿一起視為被壓迫的對象,一旦翻身,把肩輿連同上面的老爺們全部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有人名詞作動詞用,寫出了“讓我們肩輿時代重擔”式的詩句。可見,一件普通的代步工具,也折射出強烈的政治色彩。

11.喬其紗

喬其紗——名詞。外來詞音譯。

喬其紗是法語getteepe的音譯,但也隱含了漢語的表意功能,因為喬其紗是一種極薄的透明細紗,又多是窗簾或者婦女夏季服裝的面料,就有“瞧其紗”的深層含義。可以說,這個詞的翻譯是非常圓融到位的,體現了翻譯者深厚的雙語修養。

喬其紗在大陸流行了幾十年,盡管在特定年代里,樸素的棉布服裝成了一個人品德的某種表現,但愛美是人的天性,即使是革命得熱火朝天,但姑娘們仍在外套遮掩下穿起喬其紗襯衣,即使很熱,但心里是涼快的。偶爾脫掉外衣,小伙子們的眼睛就直鉤鉤地盯在了喬其紗上……

相對于棉布,喬其紗算是涼爽的,但化纖織品很吸熱,除了增添肉身的“朦朧美”,穿起來并不舒服,逐漸,這個詞連同喬其紗一起,被日新月異的紡織品以及語匯淹沒了……

12.掌柜

掌柜——名詞。人稱代詞。

“掌柜的,算帳!”這樣的稱呼在影視當中非常普遍,“掌柜的”就成了老板的代詞,而且,多是指餐館、茶樓的小老板。詞性為中性,既無所謂尊重,也沒有蔑視。

在以前的營業場所,進門處就有一個弧形的柜臺,類似于現在的吧臺,營業款都是由老板親自收,假手于人,就無法避免從中貪污的事情,柜臺里放著錢,“掌柜”由一個普通的動作,就此衍變為一個職務。

這個柜,也是不好掌的,迎來送往、賒欠賴帳滋事者,都必須一一擺布妥帖,力求和氣生財。解放后,人民的服務員成為體制內的流行語,一個小館子的負責人絕對不能叫掌柜了,這是封建余孽嘛,要叫總經理,別人聽舒服了,算帳時,就免掉你幾分錢,算是回報。

13.布爾喬亞

布爾喬亞——名詞,形容詞。外來詞音譯。

布爾喬亞是法語bourgeoisie的音譯。作為名詞,指中產階級、商人、資產階級;作為形容詞,指中產階級的,平庸的等等。在漢語當中,老百姓理解資產階級、中產階級、布爾喬亞的意思都不一樣,反映出特定年代的特殊心態。這同樣也是法語本身所沒有包含的意味。

資產階級是人民的剝削階級,誰被歸屬到資產階級的范疇,幾乎就是人民的對頭。語氣稍微緩和點,就叫小資產階級。詞語賦予的憎惡是非常分明的;而中產階級則顯示出某種“中性”傾向,就是有錢唄,好像沒什么大不了的;布爾喬亞就更曖昧,只是覺得有洋盤傾向的東西,就可以套用一番。有女人喜歡穿連衣裙,別人就命之為:小布爾喬亞情調。

不曾想過,布爾喬亞所派生出來的幾個詞都成為了歷史的過去式,獨獨中產階級在現在大行其道,社會也以中產階級的白領生活模式為時尚,有點錢的人惟恐別人不把他視為中產階級之一員。只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叫“小中產階級”的。

如今,很多人的物質水平的確達到了中產階級的標準,但其精神生活,則多停留在爆發戶的驕奢淫逸水平上!

14.憶苦思甜

憶苦思甜——聯合詞組。短語。

這是一個聯合式的并列詞組,也是短語,其字面意義并不多,但游弋出詞語本身的含義就十分豐富了。

憶苦思甜始于1947年冬季開展地新式整軍運動,旨在教育解放軍戰士,激勵他們的斗志。解放以后,憶苦思甜的運動逐漸在各地推廣,到70年代初,已經登峰造極。受過地主資本家剝削壓迫的農民、工人,紛紛走上講臺,跟學生們上一堂苦大仇深的教育課。老人們由于沒什么文化,常常是沒說幾句完整的話,就哭成一團,然后語無倫次,幾近昏厥!在如此感動的氣氛當中,學生們都登臺發言,聲討萬惡的舊社會,感謝新時代的陽光雨露!并奮筆疾書,把作文、大字報刷滿教室。

有的學校、機關還組織成員吃憶苦飯,清水里煮豬草和紅苕,以體驗舊制度的真實感受。這些擴大和鞏固階級斗爭的招數,其效果到底如何,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在經濟時代,如果說憶苦思甜還有現實的轉喻作用,那就是回憶自己的貧窮、思索致富的途徑了。人人都在苦思,樣子就跟橫路勁二差不多。

15.水門汀

水門汀——名詞。外來詞音譯。

水門汀是英語cement的音譯,指水泥,接合劑;在英語里還有動詞的性質,是接合、用水泥涂、鞏固、粘牢的意思。在漢語當中,只有名詞的指稱。

嚴格的說,水門汀是方言詞,是洋涇浜英語流行的沿海地區首先翻譯出來的,加之水泥是舶來品,隨著水泥的推廣運用,水門汀也抖起了威風。在更為封閉的地區,連水門汀也不懂,當地人只稱其為“洋灰”,什么建筑用洋灰一抹,都是管用的。可見,即使是一件很簡單的物品,一旦用洋名稱呼,就身價不凡,體現了人們在落后的之余的羨慕!

水泥就是水泥,現在供大于求,連賣帶送也難以出售。如果賣主還擺出幾十年前“水門汀”似的高傲勁兒,這不是扮酷,而是窮瘋啦……

16.工頭

工頭——名詞。人稱代詞。

工頭在英語里是foreman,即帶領、監督工人勞動的人,工人領班;或者為taskmaster——強派工作或使別人負擔勞動的人。漢語當中,這兩個意義都存在,只是沒有英語那么細化罷了。

在以前的電影、小說描述里,工頭基本上就是資本家忠實的走狗,更多的時候是充當打手的腳色,揮舞著皮鞭,朝倒斃者身上猛抽,這一幕構成了革命的導火索。這樣看來,工頭是在幫資本主義的倒忙了。可見,工頭這個詞匯上附載著階級斗爭的歷史,類似于戲劇里的智力低下的丑角。

到后來,工頭的意義有了新的發展,有時指在工人中有聲望、有號召力的頭目,工作身先士卒,處理事情公平合理,大家在他的影響下,公而忘私,都成了先鋒隊的代表。工人們不叫這樣的人為工頭,而是親切地稱呼為“頭兒”,領導一高興,就把這種工頭提拔為組長或者股長之類的芝麻官。說也怪,自一正式任命后,股長、組長的稱謂就代替了“頭兒”的親熱,就進入體制的軌道了……

17.特務

特務——名詞。人稱代詞。

特務,本指特殊任務,中性詞,如特工、特務工作;作為人稱代詞,指特工人員,做特務工作的人員;第三個意思就很有地域和體制色彩——密探,被派遣或收買來從事刺探機密、情報或進行破壞活動的敵對人員。第三個意義由于廣為人知,一度時期,全國人民同仇敵愾抓特務,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已經完全淹沒了詞匯的原義以及中性立場。

50—60年代,混入或者潛伏在大陸境內的特務肯定是有的,但是不是有那么多,多到農村的墳墓里、糞坑下也隱藏著特務窩,暫且不論,但文藝工作者高度敏感的斗爭神經早已啟動,在作品當中奮力展現平靜生活里的斗爭,反特小說和電影成為了最熱門的作品。特務一般都長得獐頭鼠目、鳩形鷎面,穿作怪異,舉止驚慌失措,很容易被雪亮的眼睛發現,預示平靜生活中的不平靜。以至于居委會都要組織居民進行聯防巡邏,嚴防特務破壞水龍頭或偷割電線!

如今,間諜的稱謂已經取代了特務,詞性上鼎沸的斗爭情緒已然降溫,但無論如何,作為一種人稱代詞,已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

18.淡巴菰

淡巴菰——名詞。外來詞音譯。

淡巴菰是西班牙語tabaco的音譯詞,原意是印第安人的草煙管,后轉意為草煙。淡巴菰的翻譯也符合漢語的構成。菰,即茭白,禾本科,菰屬。一種多年水生高稈的禾草類植物,莖中因寄生菌的作用而形成筍狀結構,稱茭白筍,可供食用。如:菰稗(茭白和稗子);菰首(即茭白);菰葦(指茭白和葦)等。菰也同“菇”,如:香菰,草菰。漢語的淡巴菰一詞就預示了煙草的本草屬性。

煙草是一種高而直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產于南美洲,具有卵圓形倒披針形葉片和由管狀白色粉紅花組成的圓錐花序。它的葉子可以制成煙絲,即卷煙。由于中國以前沒有種植、抽吸卷煙的習慣,只有葉子煙,對外來的淡巴菰,當初人們又是好奇,又是興奮。

煙草商人為了推廣淡巴菰,開始階段大打廣告,四處送人,歡迎免費試吸,讓很多人上癮后,就欲罷不能了。畢竟淡巴菰比起葉子煙來,要方便得多,口感醇和,價錢雖然貴些,但顯得洋氣,逐步就普及開來。

到50年代,卷煙、香煙的稱呼已經取代了洋名淡巴菰,主要在于淡巴菰已經完全本土化,中國的吸煙人口居世界之最,產值驚人,一直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鑒于卷煙對人體的危害,這未必是件好事。

19.掮客

掮客——名詞。人稱代詞。

掮字有把東西放在肩上運走之意,如《老殘游記》中就有“只見外邊有人掮了一卷行李……”的句子。又如:掮鷹放鷂(喻指不務正業的紈袴惡少的行經);掮洋錢(比喻墊錢。指舊時妓院中的娘姨、大姐借錢給妓女)。掮客,就是為買主與賣主之間簽訂買賣(如房地產、貨物或證券)契約或合同、收取手續費或傭金的人。類似于或比喻為掮客的腳色,在老百姓看來,都不是什么好貨。

中國人歷來對獲取中間好處的行為較為蔑視,還稱呼他們為“鏟鏟客”、“兩頭宰”,雁過拔毛,認為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舉動,榨取勞動者的利益,甚至獲得了比當事人多得多的好處。這實質上是傳統觀念的作祟,重農輕商,重視個體生存的能力,而輕視經濟中轉環節當中的利潤。

到了經濟時代,經濟中介行為已經廣為普及,中介商更是遍布街頭,衍變成為一種堂堂正正的職業,個別頭腦靈活之輩,就視自己是當然的中介人才了。但是誰也不再使用掮客這個多少有些讓人討厭的詞匯了。但對政治掮客、軍火掮客等,卻仍這么稱呼這些見利忘義之輩!

20.中山裝

中山裝——名詞。服裝名稱。

中山裝本是一種普通服裝,上身有四個口袋,五顆鈕扣,下身是西式長褲,由孫中山先生首先提倡并穿作而得名。但由于那個時代除了長衫或者西服,好像實在沒有適合于嚴肅場合的服裝,中山服的出現,幾乎就成為男人們莊重、本土化的象征。

毛澤東等領導人幾十年穿作中山裝,并把衣服的款式做了一些小調整,如把衣領加寬,加大,并有面料厚薄不一、款式一致的多套中山裝,在西方,就有“毛式制服”、“毛式服裝”的稱呼。五六十年代,中山裝更是大行其道,毛料西服大處理,幾毛錢一件也沒人敢買,就更不用說穿上身了。中山服已經被賦予了十分濃郁的政治色彩,是對先進和覺悟的表白,連挑糞的農民和小學生也穿起了藍布中山服!

中山裝逐步淡出,還是改革開放以后的事情。如今,偶爾見到個把穿中山服的老者,多半是從大山里面出來的,在城市塞滿西服、茄克的人群里走動,就像個另類。其實,他們又何嘗不是領導服裝潮流的人呢?風水年年變嘛!

可見,一件普普通通的服裝,在美觀和保暖之外,都蘊涵著主觀意識的力量!甚至,這種力量遠遠大于穿作本身。

21.向陽花

向陽花——名詞。植物名稱轉喻詞。

向陽花是向日葵的另一種稱呼。

向日葵是向日葵屬(Helianthus)的一種植物。一年生,莖高葉大,圓盤狀頭狀花序,呈深黃色,常朝著太陽吸收光照。種子叫葵花子,俗稱葵瓜子。就是這么一種普通的植物,但在特定的年代,它被改名換姓了,叫向陽花,或者朝陽花。

向陽有面對太陽、朝著太陽的意思,比喻蒙受恩遇。50年代至70年代,向陽花在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長開不敗,拒絕凋謝——小學生是學校的向陽花,年輕農民是人民公社的向陽花,青年工人自然是工廠的向陽花,軍人是鋼鐵長城的向陽花,店員是供銷社的向陽花,英雄就叫李向陽,街道改名叫向陽街,居委會叫向陽居委會,連院子也叫向陽大院……這么多花朵在奮力茁壯成長,堪可玩味的是,自然中的向日葵連同所有別花屬,倒是越來少見了!以至于學校上美術課,要學生畫向日葵都找不到實物!

向日葵如此受到青睞,除了它“向陽”的生物特性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人們沒有引以重視的,那就向日葵沒有香味。在大除資產階級“香花毒草”的年月里,具備“向陽”和“無味”的忠誠、樸素要求的,還真不好找!

時間過得太快了,當瓜子店飄出的香味吸引我的注意力時,才猛然想起,向陽花已經完全被葵瓜子取代了,耳邊都是嗑瓜子的聲音……

22.文明棍

文明棍——名詞。物品名稱。

文明棍,也叫文明棍兒,由于是從英語stick翻譯而來,也有“斯帝克”的音譯名詞,流行于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指西式手杖。

一根很簡單的手杖,又不是什么高技術產品,為什么要叫“文明”呢?文明有三層含義,指: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或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并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或是舊指具有當時西方色彩的東西,例如文明戲、文明電影等。

后一個意思,顯然就不是文明一詞本身所具有的含義了,而是當時落后的國力一種趨時的表現。我們經常在以往的電影里看這樣的鏡頭,一個買辦從洋行出來,剛才是奴顏媚骨,轉眼就趾高氣揚起來,揮舞著文明棍,往黃包車車夫背上猛擊,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買辦從文明棍里抽出一把寒光閃爍的利劍,企圖負隅頑抗,自然是邪不勝正,文明棍被勞動人民打得稀爛……

文明棍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壓迫人民的道具,就跟皮鞭一樣。不同的是,文明棍又是文明的道具,是紳士風度的象征,這就構成了絕妙的諷刺!

23.投機倒把

投機倒把——行為名詞。罪名。

投機的本意是見解相同。如:話不投機、談得投機等。在這里,投機專指“利用時機謀取私利”的行為,如投機取巧、投機商、投機買賣。倒把是倒手的意思,綜合起來,就是以欺詐的手段牟取暴利。如買空賣空、囤積居奇、利用時機謀取私利等。

“投機取巧最可恥”是以前在老百姓當中流傳的民諺,據此可以想象人們對個中牟利行為的蔑視。由于多年來物質生產的匱乏,權力部門視投機倒把為擾亂市場、引起恐慌的嚴重犯罪行為,是向完美的計劃經濟挑戰的舉動,均予以堅持不懈的嚴厲打擊。一個人買幾十個雞蛋到異地去賣,也被抓起來問罪。但物質的稀少、單一不是依靠打擊就能豐富起來的,這樣的常識卻無法引起任何重視,本末倒置的事情一直就延續到了改革開放之初。

作為價值流通環節的中盤力量,中間商通過見縫插針的迂回和捕捉先機,獲得利益是很正常的事,是他們勞動價值的體現,這就是常識。中間商很多都成了大亨,受到人們的尊重,開始享受各種社會待遇了,什么投機倒把?早扔爪洼國去了……

24.大班

大班——名詞。職務名稱。

鴉片戰爭前,外國商船中的管貨和處理商務的貨長,依照其職務高低,分別稱為大班、二班、三班。以后逐漸推廣開來,成為對洋行經理的稱呼。再往后,這個職務名稱就完全本土化了,凡是與洋錢沾有點關系的中國人,都被人們尊稱為大班。

用職務來作為人稱代詞,透露出親切和緊密的關系,也是討好他人的辦法,連個股長不也被別人“股長、股長”地鼓噪個不停么?舊時社會上,尤其是在服務行業,跑堂的一見身穿洋服的客人就叫大班,一見穿中式服裝的人就叫老板,別人這么尊敬你,你就得像個樣子,付帳的時候別小氣!

大班這個詞匯透著中性,并沒有西方霸權話語的意味,也沒有洋奴氣,但也沒有向本土名稱靠攏,例如管事、當差、師爺等等,估計發明這個詞匯的人,是周全考慮到了這些因素的,算得上是好譯名。以至于現在,大班的稱謂還在一些地方流行。

25.買辦

買辦——名詞。行業或人員稱謂。

買辦有兩個含義:一指舊時官府或豪富人家中管采購、辦理雜務的人;二指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經營商業、銀行業、保險業、工礦業、運輸業等的中間人和經紀人。例如,吳趼人的著名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就有很多有關買辦的描寫:“一時船上買辦來了,賬房的人也到了……”顯然,書里展示的買辦,是資本家的經紀人。

老百姓說的買辦,一般都是指洋奴。買和辦兩個動詞的并列,顯示出這個職業還是務實的,還是頗有些辛苦的。只是買辦長期跟外國人打交道,一般都被洋化了,頭抹發蠟,手舞文明棍,腳登尖頭皮鞋,滿嘴洋涇浜英語,連中國話都說不利落啦,就讓人十分反感,難怪人們會罵他們是洋奴。

買辦階層逐步發展為買辦資產階級,最終成為官僚資產階級。買辦階級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難以消泯的痕跡。而且,放之于被資本奴役的國家,買辦就像逐臭的蒼蠅,無孔不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民和| 桂平市| 合阳县| 霍林郭勒市| 松阳县| 观塘区| 股票| 江北区| 镇坪县| 石渠县| 巢湖市| 乐清市| 中山市| 汝南县| 青阳县| 图木舒克市| 祥云县| 达孜县| 克什克腾旗| 红原县| 山阳县| 黑山县| 竹溪县| 明水县| 施甸县| 枣庄市| 长子县| 新河县| 兴和县| 乳山市| 凤城市| 九寨沟县| 宝鸡市| 马鞍山市| 固安县| 雷山县| 文登市| 沙雅县| 杨浦区| 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