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母語的足音(自序)
詞語無疑是一個時代的晴雨表,從詞語的變遷可以看到每個時代清晰的烙印。
語匯有漸變和突變等模式,在一個相對平穩或封閉的社會里,語匯變化的速度是與環境成正比的。語言迅速生殖的主要原因是社會政治經濟的變革,社會思想、生活的變化以及文化科技的發展。記得曾經有一個故事,說歐洲有位刑事犯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被關進監獄,到二戰時他走出牢獄進入塵世的時候,已經看不懂報刊了。社會大變革中所涌現的大量新事物、新思想、新概念是語匯創新的基礎,如春秋戰國、漢、魏晉南北朝、唐等時代,就是中國古代新語匯出現的高峰時期,本世紀初以來,中國各方面的形態可謂曲折多變,是語匯發展的又一高峰期。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就是因為當時社會變化很大,名實之間產生了矛盾,才需要正名,“名”就是一種詞匯。社會劇變打破了原來語言詞匯與社會結構間的相對平衡狀態,這種失衡是語匯發展變化的催化劑。
本世紀中國流行語變化的脈絡本世紀中國流行語大略有四次比較大的變化。第一次是上世紀末戊戌變法以后到本世紀的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運動前夕;第二次是五四運動以后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第三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到“文革”結束;第四次是“文革”以后到世紀末。
可以說,每一次新詞語生殖的高潮,也是老詞語被大量淘汰的時期。但從總量上看,生殖率高于淘汰率,就好像地球上膨脹的人口一樣,但不同的是,詞匯的增加只會使人們的思維與事物之間的距離在無限接近地縮小。過往的詞語并不是一堆語言的垃圾,它們身上同樣負載著特定時代的價值和信息,它們就像珊瑚礁的生成,以自己的肢體,構筑起瑰麗的語言大樹!所以,嚴格地說,正在消失的詞語,是指被時代的視野逐步忽視的領地,但附麗于其中的歷史和文化,是絕對不會消失的,而回眸詞語中意義的流變,讓那些光榮和夢想重現榮光,讓過去在簇新的時間映射下展現它神秘的姿容,難道不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嗎?
思想的歷史就是語言的歷史,自然也是詞語的歷史。當人們從過去的詞語深處聆聽到思想連綿的聲響時,這既是時間流淌的音階,更是母語前行的足音……
蔣藍
2001年3月16日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