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角帽
- 飄逝的羅衣:正在消失的服飾
- 岳永逸
- 754字
- 2021-04-22 10:44:17
除了把直發故意拉彎,把黑發染成紅、黃、綠、藍等光怪陸離的色彩甚至干脆把頭發絞的短短的,直至像部分男人那樣剃成光頭之外,受電視廣告及眾多歌星、舞星、影星地推波助瀾,飄逸、烏黑、亮麗,隨著身體的走動微微隨風起舞的秀發在今天差不多還是多數女性追求的一種美麗形式。但同樣是在我們生存的這片土地上,有一群婦女在長時間卻不得不將自己的頭發長年累月地粘在帽子上。這種帽子就是瑤族婦女的“三角帽”。
三角帽的制作是用竹片扎成架子,然后用一幅白布將架子四周纏起,用繩子扎牢,再用一幅繡有花紋的青藍色方帕從后邊向前邊覆蓋而成。
戴帽之前,頭發要先用豬油或者蜜蠟梳順,帽子戴上之后,頭發和帽子就牢固地粘在一起,從而使刮風和躬身勞動時帽子不會掉下來。三角帽一旦戴上后就不輕易脫下來。同時,由于豬油、蜜蠟的昂貴、不易獲得,有的人就一輩子不洗頭,沒條件的人家幾年也不會脫一次帽。貧窮的力量是強大的,舒適得體這些字眼在窮人面前非常的蒼白。就像笑話所講的那樣:當窮人向財主訴說自己已經有幾天都沒吃飯時,財主經常會很驚奇地問,那你為什么不吃肉呢?但矛盾同時也讓人遺憾的是,不論在哪個時期,哪個地方,哪個王朝,窮人總是很多很多!為數很少的富人總是看不起窮人,也永遠無法理解窮人。
瑤族中同樣有很富裕的人。當戴三角帽成為瑤族婦女必須遵守的慣習時,能經常脫帽梳發也就成了一個瑤族婦女身份與經濟地位的象征。有條件的婦女脫帽后,先將長長的頭發向后拔,背后燒盆火,將發蠟慢慢地烤化,然后將頭發梳順、梳洗后,再戴上帽子。
現在,瑤族婦女基本從三角帽的束縛之下解放了自己那受之于父母的頭發,就是還偶然有戴三角帽的瑤族婦女,她們三角帽所用的頭巾已經是四方花巾或者花毛巾,而非一色的青藍色方帕了。以此看來,某種習俗的改變不僅僅依賴于人們的意識,有時物質因素顯得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