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補服

今天的政府官員們,在樣式上基本上沒有自己的職業(yè)服裝了,尤其是那種表明自己官銜大小的服裝。這與古代的官員們不一樣,也與行政機構中警察、公安等特出行業(yè)的人有自己職業(yè)服裝不一樣。在離我們還不是很遠的明清兩朝的官僚機構中,補服是當時的“公務員”們必須穿的表明自己品位、官職大小的主要的常服。

補服是在袍服的胸前和背后綴以一方塊補子,中間用金線或彩線繡上鳥獸圖案。因為這方補子,補子有時就成了補服的代稱。明代的文武官僚,不論何種級別都必須穿補服。比較開明的清朝統(tǒng)治者在入主中原之后,繼承了明朝的這套制度,補服上的補子仍是方形,但文武官僚補服的圖案有了區(qū)別。文官繡鳥,武官繡獸,而且品位不同,文武又各有差異。一品文官補服上繡的是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鷴,六品鷺鷥,八品鵪鶉,九品練雀。與之相對應,一品武官補服上繡的是麒麟、二品獅子、三品豹子、四品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就那塊補子,明代的比清代大,而且在大襟袍上,前后都是整塊,多是素色,底色多用紅色,上用金絲盤成各種規(guī)定的圖案,四周不加邊飾。清代人將補子縫在了對襟褂上,四周都繡上了花邊。至于官太太們衣服上所繡的紋樣,只有根據(jù)自己丈夫或兒子的品級來確定了,但武官的母親或妻子必須是繡鳥紋。

作為一種服裝,補服它不是沒有遺存。在不少的戲劇表演、帶一點歷史味的影視劇中,補服還經(jīng)常被什么都可以做的演員們穿用。補服雖然在人們的世俗生活中不存在了,但“官大一級壓死人”卻還牢固地存活在人們思維與言行中。如果有朝一日國人能把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像拋棄補服一樣地拋棄掉,中國前進的步伐肯定會加快一倍。這不得不讓人想念那個一直留著辮子的糟老頭子辜鴻銘半開玩笑式地對非難他的那些自認為先進的國人說過的話:你頭上的辮子剪掉了,但你心中的辮子剪掉了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登封市| 碌曲县| 山东| 五华县| 奇台县| 清流县| 康乐县| 交城县| 龙江县| 即墨市| 黑河市| 顺昌县| 个旧市| 巴青县| 吉木萨尔县| 肇东市| 苏尼特右旗| 丹巴县| 台中县| 黄石市| 招远市| 邳州市| 陈巴尔虎旗| 台南市| 轮台县| 师宗县| 林州市| 福鼎市| 汉沽区| 印江| 道孚县| 望奎县| 铜梁县| 汪清县| 吉安县| 宁武县| 江孜县| 监利县| 广河县|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