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坐滑梯
- 清貧的詩意:正在消失的游戲
- 蔣藍
- 584字
- 2021-04-22 10:44:19
南方一些地區的兒童一般不說“滑梯”,好像覺得這個稱呼過于高雅了,與實際的東西完全對不上號,他們稱之為“梭梭板”。
那個年代真正的滑梯只有公園里才有,由于要收兩分錢門票,孩子們是不可能經常光顧的。因而只要是看到略微光滑、有一定坡度的斜面,那就不能錯過了,小屁股發癢,不上去“梭一梭”簡直要憋得發瘋。
一個人玩兒總是難以盡興,孩子喜歡一種爭先恐后的競爭氣氛,通常是四五個人,魚貫而下。男孩子采用四肢攤開的方式,女孩子天生要文明些,她們喜歡蹲下來,用腳來滑行,但鞋子的阻力大大減緩了速度,后面的男孩子高速沖來,剎車不及,兩人經常撞在一起同時倒地,誰也不會埋怨誰。現在回憶起來,說不定多年以后彼此產生的感情,就是這么“撞”出來的。
最驚險的是坐上樓道里的扶手,這種循環往復的迂回比較突然,孩子從拐角冒出,就像一個飛檐走壁的俠客,往往把樓道中行走的人嚇一大跳,加上扶手很光滑,滑行速度比較快,自然充滿了危險。父母們偶爾看到了,都是氣急敗壞地立即制止。父母主要是心痛娃娃的褲子,因為又磨破了,還得買。但怎么制止得了孩子冒險的天性呢?孩子敷衍父母幾句,待他們離開,又開始照滑不誤,并且要把剛才被耽誤的快樂機會彌補回來。
如今,漂亮、安全的滑梯到處可見,連很多住宅小區里也很多,奇怪的是它們幾乎就是擺設,沒人去玩。偶爾見一兩個跑上滑下的孩子,也是慢吞吞的,怎么失去了我們當年那種燃燒的欲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