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打彈珠
- 清貧的詩意:正在消失的游戲
- 蔣藍
- 642字
- 2021-04-22 10:44:19
打彈珠是古老的游戲了,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前有打陶瓷彈珠、鋼珠、泥丸等等之分,但以玻璃珠最為常見。玻璃彈珠又分兩種,一類是嵌花彈珠,一類是白玻璃彈珠。
白玻璃彈珠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仍然是兒童們的稀奇物品,因為很難買到,買也要1分錢1顆,孩子們仍然覺得貴了,只能設法到附近玻璃廠連揀帶偷。玻璃球的玩法比較多,比較普通的玩法是:“出綱”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劃線為界,誰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輸,這叫“出綱”;或在地上挖出五個坑,誰先打完五個洞,就變成“老虎”,然后打著誰,就把誰的玻璃珠吃掉,這叫“打老虎洞”。情況有些類似現在的高爾夫。
有些孩子覺得這個玩法復雜了,就講求一對一“單挑”。既兩人各拿一個球在手中,作為“打板”,然后在場地中擺放一堆彈子,并畫一個圈,“打板”要靠大拇指的彈力送出去,打中一個就歸自己;然后第二個人上場,也是一樣的辦法。如果自己的彈子掉進了圈子內,那就“燒死”了,彈子全歸對手。這樣下來,一次輸贏往往在幾十枚彈珠以上。那時,有些“老玩家”的技藝是十分出眾的,可以擊中三四米開外的彈子,連大人們也覺得神乎其技。
有些孩子輸得體無完膚,把“鎮山之寶”——嵌花彈珠也拿出來了,企圖赤膊上陣,來個最后一搏。通常一顆嵌花玻璃珠抵2個白玻璃球,一顆透明大珠抵5個白玻璃球,而一雞蛋大的嵌花珠可以抵10個玻璃球。盡管如此“舍生忘死”,但還是輸得精光,只好站在一旁觀看,過著干癮也比回家強啊。
現在偶爾看到一些孩子玩彈珠,只是自個兒在那里亂扔,他們是連玩法都不明白啊。看來,吾道快要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