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讓日子過得更加“有講究”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健康,可是,如何能活得更健康呢?
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健康的理念,融入到衣食住行的細節中,讓日子過得更加“有講究”。
實際上,中醫食療的概念出現得非常早,在中醫方劑誕生的最初階段,很可能就是和餐食結合的。根據現存文獻來看,在中醫最早的方劑性著作《伊尹湯液經》中,一些滋補的藥湯,就與現在的藥膳非常接近。舉個例子,書中的“大補脾湯”,其組成就是中藥——桂枝、芍藥、甘草,然后加一種谷類——飴糖(谷物熬成),加一種果類——大棗,加一種肉——牛肉,加一種蔬菜——生姜,這就充分體現了《黃帝內經》中“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思想。
非常遺憾的是,這種開方子的方式,今天我們已經很難見到了。但在我國的南方,還可以見到類似的影子,如廣東的煲湯。
我前幾年去我國香港地區參觀,發現其人均壽命一直較高。那里的人有一個習慣,到了餐館非常喜歡喝湯,而這個湯,基本都是在藥膳理論的指導下煲出來的。
我分析經常喝湯的習慣,是他們長壽比較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如果能把廚房的湯做好,我們的生活品質就已經提高一個級別了。
而本書的特色,是把人的體質,放在一年四季里來分析,幫助大家識別自己的身體狀態,然后通過食療的方式來進行調理。
如果大家接受了這種理念,也就能學會自我調整小的身心問題,遠離各個季節可能出現的健康隱患。
書中的藥膳部分,基本是在我的指導下,由我們工作室的年輕編輯們具體操作烹飪而成,因為他們的用心,我們的辦公室經常飄出各種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好了,不多說了,大家開始愉快地閱讀吧!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