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CEO對話:高瞻遠矚
- 陳志輝 謝冠東
- 1121字
- 2021-05-13 11:35:33
新產品走遍全球:瓶裝涼茶、袋裝湯
陳:他可是真正的銀行家。他不信磚頭,而信人,信你的公司。
謝:沒錯。結果我用這筆貸款起死回生,推行改革——推出樽裝涼茶。那就是那份借貸計劃書的重點。
張:為甚麼有這構思?
謝:我想把業務擴展至全世界,像麥當勞一樣。但若一直只是開涼茶舖,租金太貴。於是我便求變,把涼茶入樽。入樽後涼茶便「長了腳」,可走遍全球零售店。我借錢在深圳開廠製樽裝涼茶,但內地人紛紛向我要賄賂。我這「忠直商人」不肯,硬要依足規矩辦事,結果受盡他們欺負。
那時港人上內地開廠,多要走後門幹些違規的事,給當地領導很多好處。但這樣是沒好收場的——中國加入世貿當年,便雷厲風行打擊此等違規交易。所有違規工廠,一律殺無赦。我認識幾個做飲品生意的同行,連祖業也輸光了,只有我屹立不倒。因為我依足政府要求,絲毫沒有行差踏錯。
張:除了賣樽裝涼茶,你後來還賣湯。這個轉捩點背後有甚麼故事?
謝:這也跟九七金融風暴有關。當年生意慘淡,在冬天就更慘,因涼茶在冬天本就不好賣,遇上金融風暴就更無人問津。我想兼做冬天生意,多賺一點,便構想在冬天推出新產品。起初我想到賣熱蔗汁,買了榨汁機回來試著做,銷路還不錯。
後來我有個拍檔借了一本書看,書名叫《心靈雞湯》。我靈光一閃,想到賣湯。原來書本真的寶貴,不看書的內容,光看書名也很有用。(笑)於是我開賣「花旗參靈芝竹絲雞湯」,連噱頭也想好——有「參」又有「靈」,補心亦補靈。當時人人為生計發愁,正需要好湯來補心補靈呀。我買足材料在店內煲湯,一碗一碗地賣,生意也不錯呢。我便接力加推第二款湯,名叫「雙骨濃湯」——雞骨草豬骨湯,保肝護肝。那時人人心情鬱結,傷了肝便需要護肝。(笑)這兩款湯,一款補心靈,一款補肝,兩者都大賣。就這樣,我們賣的湯愈來愈多,一變二,二變六。後來我覺得賣碗裝湯不夠方便,便想辦法讓客人把湯帶回家喝,袋裝湯就此誕生,反應大好。
張:你有那麼多新點子,怕不怕對手「抄橋」?

鴻福堂於2014年正式掛牌上市
謝:確有很多人「抄橋」。例如不少涼茶舖抄鴻福堂的裝修,抄得幾乎十足。我的應對辦法就是「變」——每兩三年變一次裝修。自開業以來,鴻福堂的風格換了五六次。對手若非資本雄厚的大集團,是跟不上的。我們最新的裝修風格是以綠色為主調,和諧寧靜,有種家的感覺。顧客來飲涼茶,就如回到家一樣。
張:可見你對鴻福堂的確下了一番心血,怪不得集團愈做愈大,還在2014年上市呢。
謝:我們上市的路不易走。人家上市一次辦妥,我們卻一波三折。早在2000年,我跟司徒永富商議上市。當時我們還是小公司,便嘗試在創業板上市。誰料時不我予,快要掛牌時遇上沙士,神仙難救。但我們憑著志氣和信心,11年後捲土重來,成功上市。
張:請給Donald一點掌聲。(掌聲)同時請臺下同學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