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技擊騎士沒有孬種
- 穿越戰國之我是齊王建
- yhk很優秀
- 2254字
- 2021-06-14 13:57:59
王翦戰敗的消息傳到咸陽后,贏政不由得慌亂。
南陽入關中,完美避開了函谷關。
咸陽危險了。
贏政聽從呂不韋的建議一面派人向齊國求援,另一面挑撥聯軍關系。
同時讓王翦務必奪回南陽,扼制要塞。
秦國失利,南陽被占,趙括知道后大喜。
急忙將函谷關聯軍調動十萬去配合李牧,全殲王翦軍。
趙括依舊在函谷關坐鎮,由信陵君去帶軍增援李牧。
楚國那邊聽從趙括建議,將五十萬大軍開赴淮北。
主將是景德副將項燕,少年項燕被予以重任除了昭陽的推薦信還有就是景德的推舉和信任。
五十萬,這是楚國目前的極限了,其中還有不少民兵或新兵。
看樣子楚王是下定決心想一雪前恥,趁著這次機會。
楚國之所以敢傾國之兵是因為秦國脫不開身,二者韓魏目前是盟友,不會背后一刀。
就算想,韓魏也沒了這個兵力,韓魏的兵全開到函谷關那邊去了。
田建得知楚國五十萬大軍時候,齊國的大臣們不由得一驚,李老就十分膽怯的說道:“大王,這次楚國來勢洶洶,不如我們暫且讓一讓淮北之地?”
田建蔑視的看著李老,不等田建反駁,李斯說道:“哼,李大人越老越糊涂了,淮北之地是我齊國將士用鮮血拼來的!豈可拱手相讓?”
“寧可戰死失社稷,絕不拱手讓江山!”田建把三國時期北地王劉湛的話引用過來。
田建一句話表明了態度,群臣無不感嘆大王的文采,就連李斯都不禁咋舌品味。
好,太好了!這句話壯烈有氣勢!
群臣的贊賞讓田建心中歡喜。
田建面上依舊嚴肅,道:“誰敢領兵迎戰?是關于我大齊存亡,寡人會一同前往!”
田建望向在朝的武將行列,有榮胤、王策二人,匡梁去當院長了,前段時間派魏潼在西北部負責防御趙國去了。
榮胤和王策都是沒有真正領導過一次大戰的新秀將領。
田建看過來的時候,王策榮胤不緊張是假的,雖然說明大王信任自己,但是王策榮胤可不敢保證一定會打贏。
萬一打輸了,丟了淮北,那以后怎么混?
這次楚國可不是鬧著玩的,五十萬大軍啊!
田建心里也有點緊張,畢竟朝中無大將,王策和榮胤的表現究竟怎么樣誰也說不清。
這時,王策打破僵硬的氣氛,站了出來,說道:“臣愿意領兵抗敵,萬死不辭!”
“好!王將軍勇氣可嘉!寡人相信你!楚軍最多還有個五六天就會到達淮北吳城,吳城是一座要塞!千萬不可以丟失!”
“這幾天王將軍趕緊準備,一定要率先一步到達,臨淄兵馬和技擊騎士就交由你了!”
“王將軍堅持月余,寡人必定帶著齊國大軍去支援你!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召集其余各郡的兵馬了!”
說白了,田建并不打算真的讓王策去打,讓王策守住吳城是真!
田建需要時間調大兵也需要時間召回魏潼。
趙括讓楚國全面牽制齊國是田建沒有想到的,直到楚國發兵田建才意識到趙括的狡猾,不然田建是打算這一次重創趙國的。
以此來緩解秦國之急,不過秦有函谷關問題應該不大吧?田建心里安慰道。
王策領命后趕緊退下去準備。
榮胤此時還有些夢幻飄然,王、王策真的去了,他真勇!
榮胤心里抱著絲看戲的態度,到時候王策敗了也可以看出齊王會怎么處罰。
那時候自己再出頭也不遲。
廷議散的時候,田建特意走下來路過榮胤身邊,輕輕拍了拍榮胤的后背。
榮胤回頭見是大王連忙行禮。
田建笑而不語,眼神中有失望,榮胤也不敢說話,雙方不語,最終還是田建示意榮胤離開。
榮胤如蒙大赦,趕緊飛了出去。
五日后
王策帶著緊急召來的五萬兵馬,奔赴前線。
五萬人中有二萬的技擊騎士。
王策知道楚軍先一步行動,要想搶在楚軍前面到達吳城,必須動用腦子想辦法。
王策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先是動員將士們的熱情與戰心。
然后王策將計劃說了出來,:“大家想必知道,楚賊犯境,大王讓我們搶在楚軍前面到達吳城拒守,那速度就要比楚軍快!”
“將士們的身體就要好!楚軍比我們先出發,我們這個行軍速度是不行的。”
“技擊騎士何在?”
一陣呼喊聲回應著,王策的意思很明顯了,就是要讓技擊騎士先走,技擊騎士人人配馬,晝夜兼程下一日可以到。
算上這五天,楚軍估摸到了淮北,而且最多一兩天就抵達吳城。
所以王策要帶著技擊騎士拿命瘋一把!
所有人都沉默了,龍韜軍-技擊騎士是精英但也是人。
人都是愿意活著的。
在王策的精神感召下,加上田建的威望跟平時德行讓所有技擊騎士都熱血起來。
王策見氣氛到了,就直截了當的說了出來,技擊騎士沒有孬種!
于是王策帶著技擊騎士策馬飛奔,沒有休息,不敢休息,所有人的雙腿和胯骨都快散架了。
只一日,便到達吳城。
吳城縣令感到驚訝,同時有些感動,吳城縣令是個鐵漢子,知道吳城的戰略地位,平時就多加修繕城池。
得知楚軍逼近后縣令開始調集壯士準備人在城在,人亡城亡了。
縣令猜到大軍支援不會很快自己也堅持不了那么長,可如今技擊騎士的到來讓縣令心中一暖。
縣令迎接王策軍入城,看到就兩萬人時,縣令再次沉默了。
縣令知道這等于是在送死或者說是在拿命去填,拿命去攔楚軍。
王策讓士兵們休息好,自己和縣令攀談起來,一邊談一邊檢查城防。
互相認識介紹一番后,王策開始談正事。
王策問道:“老張,城內還有多少糧草?可供我這兩萬大軍多長時間?”
“我們急行軍,一粒糧食都沒帶。”
張縣令遲疑片刻,說道:“吳城是要塞,平時里人也多也繁榮,所以糧草到還是可以的。可供給大軍一個月左右。”
王策點點頭,堅持一個月的糧草可以了,又問道:“那除去我帶來的軍隊城內還有多少防御力量?”
吳縣令聽后臉色低沉下來,嘆了口氣,說道:“一千多吧……”
“什么?一、一千多!?你不是說城內人多嗎?怎么才這點人?”
吳縣令又嘆了口氣,幽然道:“呵,人多不假,可吳城位于齊楚魏的交界邊境地帶,又有多少齊國熱血漢子來守城?”
“城內大多是楚魏兩國的人來這做生意,真正的齊國人誰會選擇住在邊境上?”
王策不再詢問,縣令陪著王策巡察完城防,對一些缺漏處彌補。
一夜無話,王策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