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自由之路(2)

  • 羅素的智慧
  • 劉燁
  • 4683字
  • 2014-05-31 11:20:58

我們先來討論最明顯的那類束縛。當我們對某種事情表示信任或不信任時,或者對某些觀點表示贊同或不贊同時,如果由此而招致了法律的制裁,則思想就是不自由的。在羅素看來,世界上有這種自由的國家寥寥無幾。在英國,按照《褻瀆法》的規定,宣布不信仰基督教是不合法的,散布耶穌有關不抵抗的說教也是非法的,所以,一個人如果不想當囚犯,就必須表明自己是耶穌的忠誠信徒。在美國,一個人如果要想踏上美國的國土,就必須事先鄭重聲明他是反對多婚制和無政府主義的,而一旦身在美國,還必須放棄共產主義信仰。在日本,向天皇的神權提出挑戰是違法的。

很明顯,要做到思想自由,最基本的條件是不因觀點的表達而遭致法律的制裁。但還沒有任何一個偉大的國家做到這一點。雖然許多國家都認為它們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然而,在現代社會中,法律懲罰還不是最大的障礙,比它更大的兩個阻礙:經濟懲罰和證據歪曲。顯而易見,如果因為表白了某種信仰而使人難以為生,思想就不能說是自由的了。

羅素以他親身的經歷為例說明了這一點。那時,羅素應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邀請,在那里做了一名講師,但不是特別會員。是否是特別會員的區別,不在于錢物的多少,而在于特別會員在學院當局享有發言權,而且只要沒有嚴重的傷風敗俗的行為,在會員期內是不會被辭退的。羅素之所以不被接納為特別會員,是因為教士派會員不想增強反教會派成員的選票。結果是,當它在一九一六年厭棄了羅素的反對戰爭的觀點時,就毫不遲疑地將他辭掉了。如果不是他有點積蓄的話,恐怕早就餓死了。

可以說,當各種信仰可以自由競爭時,思想就是自由的。換言之,當各種信仰能夠各抒己見,且不受法律的懲罰或經濟的制裁時,思想就是自由的。但由于種種原因,這只能是一個永遠也不能完全實現的理想,不過,要想向這一理想大大地邁進一步,卻是可能的。

過去,威廉·詹姆斯常常宣揚“愿意相信”。在羅素看來,應該宣揚的是“愿意懷疑”。沒有什么信條是絕對正確的,一切信仰都在不同程度上籠罩著不明確和錯誤的陰影。提高信仰真實度的方法很多,包括聽取各方意見,盡心盡力地證實相關證據,為避免所持觀點的偏頗與持有相反意見的人進行辯論,并且培養隨時拋棄理由不充分的假設的習慣。這些方法在科學中得到實踐,同時也建立了科學知識體系。只要一個科學工作者持有真正科學的世界觀,他就會承認,隨著新的發現,現在作為科學知識的東西遲早會得到修正。科學界是惟一能夠發現近似真知的東西的領域,在此,人們的態度是猶豫不決的。這種嚴肅的、不為教條所左右的對某種觀點的接受,正是對待科學的正確態度。

與科學相反,在宗教界和政界,還沒有什么科學的東西,盡管如此,人們還是認為,持有正統觀點,以饑餓、監禁和戰爭相威脅,并謹慎地避開與任何不同觀點的爭論,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果人們能對這些問題提出疑問,作一番不可知論式的思考,就可以根除現代世界十之八九的罪惡。如果戰爭雙方認識到彼此的錯誤,就不可能爆發戰爭。教育將有利于開發智力,而不是使智力萎縮。讓一個人做某項工作,是由于他適宜做這項工作,而不是因為他趨從了當權者的荒謬的教條。如果可能的話,僅是合理的懷疑就足以創造一個太平盛世。

自由人的禮贊

按語:

放棄為個人幸福而做的爭斗,摒除短暫欲望的一切渴求,熱情為永恒之物而燃燒——這就是解放,這就是自由人的崇拜。這種自由是通過對命運的思考而實現的,因為命運本身已被心靈征服,而心靈已被時間的煉火凈化而變得純潔無瑕。

古往今來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熱誠,所有的靈感,所有的如日中天的人類天才,都注定要在太陽系的無邊無際的死寂中滅絕。而整個人類成就的殿堂,必定無可避免地被埋葬在毀滅了的宇宙的瓦礫塵埃之下。

盡管死亡是自然控制力的記號和標志,但人仍然是自由的,人在他稍縱即逝的有生之年,去審視、批判、認知、并且在幻想中去創造。在他所知道的世界中,這種自由屬他獨有;在這種自由中,他優越于控制他的外在生活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人,作為具有善惡觀念的存在物,時刻面臨抉擇:我們應該崇拜權力,還是崇拜善?我們的上帝存在并且是惡的嗎?或者他應該看作是我們自身良心的創造?

假如權力是壞的,就像它看起來的那樣壞,那就讓我們打心眼里拒絕它。在這種拒絕中體現了人類的真正的自由:決心只崇拜由于我們自己對善的熱愛而創造的上帝,只尊敬激勵我們洞察生命最美好瞬間的天堂。在行動上、在欲望上,我們必須屈服于外在力量的專橫暴虐;但是,在思想上、在渴望上,我們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的約束,甚至在我們的生命旅程中面對死亡的暴虐也保持著自由。那么,就讓我們領會信念的力量,它能使我們在對美好的憧憬中繼續生活下去,讓我們永遠以美好的想象為前導,在行動上下降到現實世界中去。

當事實與理想的背反開始變得明顯可見時,一種激烈的反抗精神,一種激烈的對神的憎惡,似乎是對自由的必要肯定。以普羅米修斯的堅韌去蔑視充滿敵意的宇宙,永遠認清宇宙的罪并永遠主動地憎惡它,以此拒絕權力的惡意可能創造的任何歡愉,這顯然是一切不愿在不可避免的命運面前低頭的人的責任。然而,憤慨依然是一種拘束,因為它迫使我們的思想被一個邪惡的世界所占據。憤怒是我們思想的一種屈服,但不是我們欲望的屈服;由智慧構成的自由是建立在我們欲望的屈服的基礎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我們的思想屈從之上的。從我們欲望的屈服中產生了忍讓的美德;從我們的思想自由中產生整個藝術、哲學和美的想象的世界,由此,我們終于征服了這個令人生厭的世界。但是,美的想象只能存在于無拘無束的沉思中,只能存在于不被熱切期望重壓之下的思想中。因此,只有那些不再要求生活給予他們任何個人好處的人,才能獲得自由,因為個人好處是隨著時代變遷而變化的。

必須承認,在我們所欲求的事物中,盡管有些被證明為是不可能的,但仍然是實在的善的事物;另一些被我們熱烈企盼的事物,無論如何不能構成完全純凈的理想的一部分。必須放棄的信念是壞的信念,盡管有時是錯誤的,但比起不受抑制的熱情想象所造成的錯誤要小得多;宗教教條,通過提供一種證明它永遠不會錯的理由,并由于它發現了許多嚴正的真理而成為凈化我們希望的手段。

然而,在順從中有一種更進一層的善的因素:即使在實在的善不能獲得時,也不該煩躁地欲求它們。對每個人而言,偉大的自我克制或早或遲都會光臨。對年輕人而言,沒有什么目的是不可達到的;他們不相信以熱忱意志的全部力量去追求美好的事物會不可能成功。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由于死亡、疾病、貧困或責任之聲的存在,世界并非為我們而設計,即便如此,無論如何美好的事物還是我們渴求之物,盡管命運可能阻止它們。當不幸降臨時,我們要有勇氣去忍受,而不是去抱怨我們希望的破滅,我們要遠離思想上的徒勞無益的悔恨。這種順從于力量的程度,不僅正當而且正確:它恰是智慧之門。

同大自然的力量比較起來,人的生命確實是微不足道的東西。奴隸注定要崇拜時間、命運和死亡,因為它們比奴隸能在自身中發現的任何東西都要更偉大,而且因為他們所考慮的一切都是被它們毀滅的。盡管它們是偉大的,但偉大地思考它們、感受它們沒有熱情的光輝,則更為偉大。而這種思想使我們成為自由的人,我們不再以奴隸式的屈從在無可避免的命運前低頭,而是吸取它,使之成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放棄為個人幸福而做的爭斗,摒除短暫欲望的一切渴求,熱情為永恒之物而燃燒——這就是解放,這就是自由人的崇拜。這種自由是通過對命運的思考而實現的,因為命運本身已被心靈征服,而心靈已被時間的煉火凈化而變得純潔無瑕。

自由人以最堅固的所有的紐帶,以共同命運的維系,使自己與人類同胞聯合在一起,由此他發現一種新的景象總是伴隨著他,愛之光輝照射在他的每一件日常事務中。人的生命是一種穿越黑夜的漫長的行程,繞在這漫長征途四周的是看不見的敵人,人受著疲憊和痛苦的煎熬,朝著一個很少人希望達到的目的地前進,在那兒沒有人長期逗留過。當他們行進時,由于被無限強大的死亡的無聲命令所掌控,我們的朋友,一個接一個地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我們能夠幫助他們的時間是極其短暫的,我們有責任在他們的征途中灑播陽光,以同情的慰籍來減輕他們的痛苦,給予他們一種永不怠倦的愛的純潔的歡樂,增強正在衰弱的勇氣,在絕望的時刻,逐步灌輸信念。讓我們不要用惡意的標準去衡量他們的功績與過失,而讓我們只考慮他們的需要——悲哀和痛苦;讓我們記住,他們是同一個黑暗環境中的難友,與我們一起都是同一出悲劇中的演員。因此,當他們的生命歷程結束時,當他們的善和惡由于過去的不朽而變成永恒時,正是我們感受到他們在哪里受苦,在哪里失敗,我們的行為不是造成他們痛苦和失敗的原因。但是,無論在哪里,圣火的火花照亮在他們心中,我們準備鼓勵、同情他們,用勇敢的話語激起他們高昂的勇氣。

人的生命是短促而脆弱的;緩慢而又確定的命運使他和他的同類陷入無情和黑暗之中。對善和惡的盲目,對毀滅的滿不在乎,無窮的困難伸展于人生的無情之路;對人而言,今天被判定要失去他至愛的人,明天使他自己將要穿越黑暗之門,惟一還值得追求的是,在橫禍來臨之前,他所擁有的是使他短暫的生命歷程變得高尚的崇高思想。鄙棄命運之奴隸的懦弱和恐懼,崇拜自己的親手建立起來的圣地;不因機遇的主宰而喪氣,從統治他們外在生活的專橫暴虐中解放出來,而保存著心靈;驕傲地向那暫時容忍他的知識和判定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挑戰,像疲倦而又不屈的阿特拉斯(傳說被罰用雙肩在世界極西處頂住天的巨人)那樣,獨自支撐他以自己的理想塑造的世界,而不顧無意識力量的踐踏,勇敢地行進。

生活本不該這樣

按語:

在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中,恐懼比希望占據更大的比重:他們擔心別人會奪走自己的所有物的時候較多,而考慮如何自己也為他人的生活帶來快樂的時候較少。生活本不該這樣。那真正幸福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羅素指出,那種不為占有只求創造精神主導下的生活,是福音書和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先哲們所倡導的。如果所有人都能鼓起勇氣,并不顧一切挫折和障礙堅持這種生活方式,那世界將因此而變得無比的美好。

那些其生活對自己、對朋友、對世界都有益處的人,是為快樂所支撐、為希望所激發的人。他們在處理私人關系時,從不為可能失去他人的敬愛和尊重而掛懷;他們從不奢求回報,而只在付出愛和尊重;他們工作時,不會受嫉妒心所驅使,而只關心什么事是必須做的;他們在政治上,不會耗費時間來為本階級、本國家辯護,他們的目標只在于讓整個世界更幸福,讓殘忍、利欲之事更少,讓更多的人擺脫壓迫,自由發展。

在這種不為占有只求創造的精神主導下的生活,包含一種真正的幸福,這種幸福是任何不利的環境都不能將它奪走的。這種生活方式是福音書和世界上所偉大的先哲所倡導的。那些找到這種生活方式的人,不再懼怕任何東西,因為他們生活中最看重的事情并不受制于任何外在的力量。如果所有的人都能鼓起勇氣,并不顧一切挫折和障礙堅持這種生活方式,那世界的變革就不需要從政治和經濟開始,因為個人的道德已經發生了變革,政治和經濟的變革會隨之毫無阻礙地發生。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夠穿透自己表面的遭遇,而看到那來自于信仰和創造性希望的內大的快樂。就一般人而言,要克服恐懼心理,僅僅依靠面對不幸的勇氣還不夠,還必須根除造成恐懼心理的原因,把美好的生活不再看作世俗意義上不成功的生活。

如果我們認真地審視生活,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的罪惡大致有以下三類:第一類,物質方面的罪惡,如難以維持生計、疼痛、死亡等;第二類,性格方面的罪惡,如無知、脾氣暴躁、缺少意志力等;第三類,權力方面的罪惡,如暴政、借助暴力或教育中的過度灌輸而形成的對自由發展的干涉等。

這三種罪惡并不是涇渭分明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市| 临沧市| 会理县| 泗洪县| 云浮市| 平谷区| 海伦市| 哈尔滨市| 富民县| 呼图壁县| 玉龙| 南充市| 泾川县| 韩城市| 蒙自县| 周口市| 湘阴县| 开封市| 常州市| 湘潭市| 喀什市| 高台县| 澜沧| 苏州市| 湖南省| 金山区| 定日县| 兴义市| 浦北县| 开化县| 蒙自县| 永和县| 丹寨县| 内乡县| 乌拉特前旗| 秦安县| 鹿泉市| 建湖县| 平顶山市| 红河县|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