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明經顱多普勒超聲診斷
- 趙洪芹 李宏主編
- 706字
- 2021-04-16 12:02:08
二、 椎-基底動脈系統
椎動脈(vertebral artery,VA)自雙側鎖骨下動脈發出,向上走行在第6頸椎(C 6)至第1頸椎——寰椎(C 1)的橫突孔內,經枕骨大孔入顱,在腦橋腹側下部雙側椎動脈匯合成基底動脈。主要供應大腦半球后2/5部分、丘腦、腦干和小腦的血液。
椎動脈分為4段:
1. 頸段(V1段)
椎動脈自鎖骨下動脈發出向后上走行至入頸6橫突孔之前。椎動脈起始部是動脈硬化的好發部位。
2. 椎間孔段(V2段)
椎動脈垂直走行于C 6至C 3之間的頸椎橫突孔內,上行并轉向外出樞椎,并呈倒“L”字形通過樞椎(C 2),再通過C 1橫突孔上行。頸椎骨質增生或頸部過度旋轉可以壓迫或損傷椎動脈。
3. 枕段(V3段)
椎動脈出C 1橫突孔之后,止于穿過硬腦膜處。
4. 顱內段(V4段)
經枕骨大孔入顱后向前內走行在斜坡的下部走向上,在腦橋與延髓交界處或其附近雙側的椎動脈合并形成基底動脈。
椎動脈在頸部發出肌支與脊髓支,肌支供給頸部深部肌肉,脊髓支與其他(如甲狀頸干或咽升動脈)動脈吻合供血給脊髓及被膜。椎動脈的顱內分支包括數支,有腦膜動脈、脊髓前動脈、脊髓后動脈及小腦后下動脈(PICA),其中PICA是椎動脈的最大分支、變化最多的動脈,供應延髓背外側、小腦后皮質、小腦扁桃體及齒狀核。
基底動脈(basilar artery,BA)走行在腦橋腹側正中溝,在腦橋與中腦交界處分為雙側的大腦后動脈(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92%BA的終末分支位于腳間池。正常BA管徑為3~4mm,平均長32mm。基底動脈的主要分支有:腦橋支、小腦前下動脈、內聽動脈、小腦上動脈及大腦后動脈。PCA是基底動脈的終末支,其血流多數情況下來自椎-基底動脈系統,但25%~30%存在正常變異,PCA起自頸內動脈,血液來自頸內動脈系統,又稱為胚胎型大腦后動脈。以后交通動脈為界,大腦后動脈分為交通前段(P1)和交通后段(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