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芬商品:不遵守供求關系的特殊商品
一、吉芬之謎
在經濟學上,吉芬商品通常指的是價高質差的產品,也就是一種低檔產品。這種產品早在19世紀就出現了,英國統計學家羅伯特·吉芬最早發現。
后來,學者們終于解開了這難題背后的秘密。他們發現,對于當地人來說,土豆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食物。在災荒的年代,為了生存,人們用于購買土豆的消費支出越來越大,當土豆價格的上漲導致貧困家庭實際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時,大多數的貧困家庭都怕將來土豆繼續上漲,于是不得不大量地增加對土豆的購買。所以,它的需求量不但沒有隨著價格的上漲而下降,卻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價格也遠遠超過了平常。

二、既定條件下的合理現象
有經濟學家這樣形容吉芬商品:“它是‘唯一’不遵守需求法則的特殊商品?!本拖裉岬降拇箫?、土豆,以及“非典”時期暢銷的板藍根和一些消費品都是“叛逆”的典型。但在生活中,我們卻不能將吉芬商品與某一種產品綁在一起,因為吉芬商品的產生需要一種極端的社會條件,如在貧困、封閉的年代與地域,居民消費量非常大的劣等產品有可能成為吉芬商品。亦如張五常教授的那句話說的,如果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則不會出現吉芬商品。這種產品也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是合理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