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種給人良好印象的簡單方法
- 卡耐基寫給年輕人:99%的人都不懂的社交技巧
- (美)戴爾·卡耐基
- 2687字
- 2021-02-20 16:54:16
始終保持一種正確的心理狀態——勇敢、誠實、樂觀。正確的思想能夠啟發創造力。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由理想、欲念產生。但凡你真誠的祈望,最終都會得到徹底的應驗。我們想要獲得什么成就,只要把這種意念根植在我們的心中,就一定會有好的收獲!放松你凝重的神情,昂首挺胸,我們可以主宰未來。
最近,我在紐約參加了一個宴會,席間有一位客人,是位剛剛獲得一筆遺產的婦人。她好像很急于給人們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為此,她花費很多錢給自己置辦了貂皮大衣、鉆石戒指和珍珠項鏈,唯獨沒有注意自己臉上的表情。她的神情,看上去極為自私、刻薄。因為她不明白,男士們所迷戀的,實際上是女人們表情中透露出來的那種氣質和神態,這不是靠她那副雍容華貴的打扮就可以代替的。
司華伯曾對我說,他的微笑價值百萬。他要說明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司華伯能夠擁有今日之成就,該歸功于他的人格和魅力,以及他的那種特殊的能力。而在他的人格中,最珍貴的莫過于他那讓人一見傾心的微笑。
有一次,我去拜訪雪甫里。當我開始跟他交談時,我很失望。他沉默寡言,跟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直到他嘴邊露出一絲微笑,剎時整個氛圍活躍起來。假如不是那一絲微笑,雪甫里可能還在巴黎做他的木匠,繼續著他父兄從事的行業。
有時一個人的行動,比他所說的話更具有表現力,而人們臉上浮現出的微笑,就能很好地說明——我喜歡你,你讓我感到快樂,見到你很高興!
為什么人們那么喜歡狗?我相信原因也在此。狗喜歡接近人類,當它們看到我們時,那種由衷的自然的愉悅,讓人們也開始喜歡它們。
紐約一家大規模百貨公司的一位人事部主任曾跟我說過,他說他寧可雇用一個面帶微笑、小學還沒畢業的女孩子,也不愿雇傭一個板著臉孔、態度冷漠的哲學博士。
美國一家大型橡皮公司的董事長告訴我,根據他的觀察,一個人的事業是否會成功,完全在于他是否對這項事業感興趣,并是否刻苦鉆研、埋頭苦干地去敲開成功的大門。他曾這樣說道:
“有很多人,開始一項事業的時候,心懷極大的希望和興趣,所以在早期能夠獲得一些成就。而當他們對這份工作感到厭倦、煩悶,失去了之前的熱情時,他的事業也會逐漸走向衰落,最終失敗。”
假如你希望別人以一種高興、愉快的表情對待你,那么你得先用這樣的表情對待對方。
我曾經給過許多商界人士一個建議:在每天的任何時刻都面帶微笑,一星期之后,回到講習班說出自己的心得,以及有什么樣的效果。結果,紐約證券交易所一位名叫司丁哈丹的先生給我寄來了一封信。
司丁哈丹的信上說:“我結婚已經有18年了。這些年,從我起床到走出家門這段時間里,我太太很少看到我臉上有笑容,我們也很少說上幾句話。”
“因為你讓我們以微笑產生的效果做一番演講,我就嘗試了一個星期。第二天清晨,我在鏡子前梳頭,看到鏡子里自己那張繃得很緊的臉,我對自己說:‘皮爾,從今天開始,你要把你那張凝結著石膏的臉放松下來,你要學著微笑,從現在開始。’坐下吃早餐的時候,我的臉上露出輕松的笑容,并對我太太說:‘親愛的,早!’”
“你曾經告訴我說,她一定會很驚異,但是你顯然低估了她的反應。她當時完全愣住了!我可以想象,這是她不曾料想得到的事情。當然,這兩個多月來,我們的家庭生活已經完全改變過來了。”
“現在我去辦公室,會微笑著對電梯服務員說:‘早上好!’我對司機也報以微笑;去柜臺找零錢時,面對里面的售貨員,我也臉上常掛著微笑;在交易所里,對那些萍水相逢的人,我也微笑著面對他們。”
“這樣沒過多久,我發現每個人見到我時,都對我報之一笑。那些向我倒苦水的人,我從頭到尾認真地傾聽他們的苦楚,無形之中他們認為很苦惱的事都變得容易解決。我發現微笑給我帶來了很多財富,那是一筆無法計量的財富。”
“我與另外一個經紀人共用一間辦公室。他雇用了一個年輕的職員,慢慢地,這個年輕人對我有了好感。我對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而得意。他告訴我,剛來這間辦公室時,他以為我是一個盛氣凌人、脾氣很壞的人,近來他對我的態度已徹底改變。他說:‘你笑起來很親切,讓人覺得溫馨!’”
“我改掉了以往對人的批評指責,把指責人的話改成鼓勵和贊賞。我不會再說我需要什么,而是盡量接受別人的觀點。價值觀的改變,改變了我原來的生活,今天我是一個與以往截然不同的人,我生活得很開心、很愉悅。”
有時你會發現自己笑不出來。那該怎么辦?強迫自己微笑!如果你獨自一人,吹吹口哨、唱唱歌,盡量讓自己高興起來,就像你真的很快樂一樣,這樣就能使你十分開心。
哈佛大學一位名叫賈姆士的已故教授說過:“行動伴隨著一個人的感受,但實際上,行動和感受常常是背道而馳的。所以當你需要快樂時,就要強迫自己快樂起來。人們都想知道怎樣才能找到快樂,這里有個辦法,也許能夠帶你抵達快樂的境界,即讓自己明白快樂是出自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不是向外界尋求。”
無論你擁有什么,你是誰,你在哪里,或者你從事何種職業,只要你想快樂,你就能快樂。有這樣一個例子:有兩個人,社會地位相同,他們做著同樣的事,收入也相同,可是一個悠閑高興,開心自在,另一個則每天緊鎖眉頭,郁郁寡歡。這是為什么呢?很簡單,他們的心情不同。
莎士比亞說過:“好與壞是無法區別的,因為它是每個人的想法的產物。”
林肯也這樣說過:“許多人所得到的快樂,跟他渴望的相差并不大。”他說得沒錯,我最近找到了一個明確的佐證:
一次,我走在紐約長島車站的石階上,看到三四十個腿腳不便的殘障孩子走在前面,他們拄著拐杖艱難地攀爬那些臺階,其中一些人還得讓同伴攙著。可是他們的快樂、開心使我無比驚奇。
后來,我找到了這些孩子的管理老師,說起這件事。他說:“是的,一個小孩子在剛剛體會到自己將要終身殘疾時,肯定會十分難過。可一旦這種難過過去,他也只有聽天由命,繼續找尋屬于自己的快樂。他們現在過得比身體健康的孩童還要快樂。”
我打心里佩服這些殘障孩子,他們告訴了我一個永遠無法忘卻的教訓。
畢克福特準備與范朋克離婚時,我跟她在一起待了一個下午。大家可能覺得她此時的心情非常糟糕,其實不然,她跟從前一樣安詳愉悅。她是怎樣讓自己鎮靜、安寧下來的呢?她的想法是:既然如此,我也沒必要自尋煩惱了,我要從自己心底去尋覓歡樂。
白格曾經是棒球隊里的三壘手,現在他是美國一位相當成功的保險商人,你覺得他有什么成功的秘訣嗎?的確,他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微笑永遠是受人歡迎的。每次當他走進辦公室前,總在外面待一會兒,搜尋記憶中開心的事情,讓自己臉上呈現出一縷發自內心的微笑,然后才進去。
東方的中國人充滿了智慧,他們有一句格言,你應該銘記于心。這句格言是:“如果臉上沒有帶著笑容的話,你就不要開店”——“不笑莫開店”。
如果你想要大家都喜歡你,那么請微笑地對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