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大多數人還是有良心的。
蛟塘村有個李甲妹,他老婆得了嚴重的風濕病,癱瘓在床上六年多,生活不能自理。
眼看著為了治好自己的病,丈夫和兒女請醫煎藥,大把大把的錢花出去,還總不見好轉,家里頭一年窮過一年,又欠下好多債務。
女兒到了該結婚的歲數,本來談得有男朋友,男方家怕被拖累不敢娶。兒子也一年大一歲,因為家里窮又有個癱瘓的媽媽躺在床上,常年需要人照顧伺候,連個女朋友也找不到。
家里托人說媒,媒人個個都搖頭,都講這門親事太難對了!她想不開,也不想再這么活著拖累丈夫兒女,幾次尋短見,幸虧家里人及時發現救了下來。
老漢聽說我祖父醫術高明,就扎了個簡易擔架,他和兩個兒子輪換著抬著病人,帶著好不容易借來的幾毛錢,走了四十多里路來到我家請祖父看病。
祖父詳細問明了病史,拿過脈就動手砍了五付中藥,教給病人家屬怎么煎藥,又再三交代藥一定要趁溫熱的時候吃,藥涼了療效就會打折,還告訴他們這個病有什么東西要忌口。
老漢有點不敢相信,再三問我祖父:“我老婆癱瘓六年多,五付藥你就可以治得好?”
祖父耐心地答復他,治病不是要靠吃多少藥,關鍵是要對癥下藥,服藥方法也要正確,忌口一定要忌。吃了這五付藥,如果病人能夠少痛一點,又能在床上打得起翻身,說明病情好轉,你再來拿五付藥回去吃。她病得這么嚴重,大約要吃20付藥才能好得透。
第二個五付藥吃完后,老漢扛著一袋子自家地里出產的瓜果蔬菜,興沖沖地來向祖父道謝。他老婆吃完十付中藥,已經能夠下地扶著墻慢慢地從房里走到堂屋(客廳)和火屋(廚房),也能走到院子里曬太陽了。
之后,他又來拿了兩次藥,一次五付藥,前后共吃了20付中藥。祖父最后給他砍了一包酒藥,讓他拿回去泡酒,泡好后,給他老婆每天晚上臨睡前喝五錢(25克)鞏固療效。
祖父交代他一個月內先別讓病人干活,休息調養好了,先從輕巧事情做起,慢慢地再做重事情。
當年農歷12月26下午,老漢趕到我家,說我祖父治好了他老婆的病,女兒也嫁出去了,兒子也談到女朋友了。他老婆現在已經能挑120斤重的擔子,家里家外什么活兒都能干,恢復到癱瘓之前的八成了。他說我祖父真是他們全家的大恩人!
他們家窮,沒有別的法子報答,只能來接祖父出去殺年豬,吃血湯,以此表達他們全家對祖父的感激之情。那個時候還要交“任務豬”,購一殺一的呢。
祖父實在推辭不過,就跟他去了。第二天殺了年豬喝了血湯,又砍下一串五六斤肉,還有小腸豬肝豬肚,把祖父送回來。
從此以后,年年清明節送清明粑粑;八月十五送粽子;重陽節送自家種的花生、黃豆,一送就是十來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