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 四代招郎
- 書佚情
- 1111字
- 2021-03-02 09:24:25
過年還送自家手工打的糯米粑粑,一斤糯米只打得起五六個,大個大個的又厚又重,又是大糯做成的,可以一直放到清明節。
年年殺年豬,他都來接祖父去喝血湯,再給送回來。蛟塘村離我們家四十多里地,一來一回大約90里路。送東西,接人送人,年年如此,真是重情重義的人啊!
當時山外面十個工分才分得一毛多錢,他年邊到我們家來,還給我母親幾兄妹每人壓一個兩毛錢的紅包,值得現在兩百元錢了。
就連湖南、全州等遠處的病人,祖父給他們治好病后,也會送很多土特產比如紅薯粉等等。
祖父去四川看峨眉山那一年,老漢沒有接到祖父,嘆息不已。再三跟我母親講——你父親回來后,一定要捎話給我,我拿一對雞和一些雞蛋來給他老人家吃。
我們家的老宅子,進了大門正對著香火。左右兩邊的墻壁上,都貼著祖父仿***筆跡寫的詩詞。一邊是岳飛的《滿江紅》,另一邊是***的《七律二首送瘟神》。
多年之后我才明白,那分別是祖父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志向之所屬,心之所向。
祖父行醫的行頭,有行醫執照,有藥箱,還有大大小小數十面治愈的病人所送的錦旗。
這些錦旗可是祖父的寶貝,被他看得和大伯省吃儉用攢起錢來給他買的《本草綱目》等醫書一樣重要。
我們小時候認得的字很少,自然也不懂那些錦旗上寫的是什么。只是見鮮紅的錦旗上一個個金黃色的字,覺得很漂亮很好玩,總想去摸去抓,甚至把上面那些金黃色的“墨”摳下來玩。
祖父兇巴巴的舉起手,屈起五個手指頭,把中指關節對著我們飛舞:“你們想吃五香豆子、丁丁糖了?”
他的表情也很兇,他的聲音也很憤怒,可是他的手指頭,一次也沒有敲打在我們的頭上或者身上。
轉過身,祖父把他的寶貝仔細的收撿到小孩子們夠不著的地方去了。
祖父的營業執照,永遠都放在小孩子們夠不著的地方。搬來高椅子加上凳子也夠不到,樓梯我們又搬不動,商量過幾個人合力去搬樓梯,又怕萬一樓梯倒下來挨砸死,只好作罷。
我們只有站在房門門檻上,兩只手抓著門框,伸長了脖子,扮個長頸鹿,望一望放在大衣柜頂上的那個長方形的玻璃鏡框,還有里面那張神秘的《行醫資格證》。
祖父的藥箱倒是放在我們夠得著的地方,可是他把藥箱上了鎖,鑰匙一年四季一天到晚隨身帶著。
小孩子們看過電視劇《西游記》和《濟公》之后,總以為祖父的藥箱里有起死回生的金丹,總想著弄兩顆出來嘗一嘗究竟是什么滋味,好吃不好吃,可惜從來沒有讓我們如愿過一回。
祖父用的草藥,幾乎都是他自己上山下河去采去挖來的。有的要曬干,有的要陰干;有的要用鹽炒,有的要用醋炒,有的要用酒洗;有的要在炭火上燒灰存性,有的要即采即挖即用,藥效才能發揮到最大;有的全年可采可挖,有的要按著農歷的節氣去采去挖;有的全株可用,有的只用根或莖或花或葉或果;有的藥沒有的時候,可用另一種藥代替,效果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