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概念與信息污染

概念與信息污染帶來的影響主要有三點:其一是讓我們的學習停留在簡單認知和邏輯自洽階段,令自己產生“努力學習和持續進步”的錯覺;其二是讓很多人開始基于自己的偏好選擇性地獲取概念和信息,去證明一個自己已經認為對的結論;其三是很多人還沒有真正搞清楚“是什么”,就急著去分析“為什么”和評論“怎么樣”,用自己有限的理解去構建和解讀“為什么”;其四是導致我們聽不懂別人的潛臺詞和真正的意思,尤其是對于很多在溝通中傾向于委婉和回避沖突的人而言。

焦慮與學習所形成的惡性循環是很多進入社會后的成年人很容易進入的狀態。因為想要快速成長而焦慮,越是焦慮越無法專注和踏實,而缺乏專注則會導致一個人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于是就很容易停留在概念和信息的廣泛獲取上,沒辦法深度學習,也就很難獲得真正的成長,于是便會更加焦慮。

許多人為了追求成長,給自己制訂了看似飽滿而豐盛的學習計劃,比如,一年要讀多少本書,聽多少個課程和講座,多學一個技能,考更多的證書,再獲得一個學位,等等。要么為了外在結果而學習,用資格證書和學位證明自己的能力在提升;要么為了學習而學習,閱讀量很大,看似沒有虛度時間,一直都在學習,至于究竟有沒有讓自己得到真正的提升,卻并不清楚,甚至時間長了也就忘了去琢磨這個問題了。

實際上,概念和信息存在很大的污染性,與真正的能力之間存在漫長的距離。且不說概念和信息來源的準確性不一定有保障,面對概念和信息時,每個人的選擇都存在本能的偏好,提取過程中又存在自我認知的解讀,相當于每個人帶著自己特有的視角去讀取信息,同樣的信息會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而以不同的意義產生影響或者被存儲。

即便是各種概念和信息看似用嚴密的邏輯完成了組裝,聽起來很有道理,也很可能停留在所謂的“氣態”層面。有個說法比較形象,人在某個領域的能力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氣態、液態和固態。擁有氣態能力的人能夠講清楚概念和道理,擅長局部邏輯和工具的構建與解讀,似乎很清楚“應該怎么做”,但在面對一個具體的情境時,卻不知道如何下手,而且對于不同企業和不同的人,只要情況大體類似,他們講的概念和道理幾乎是一樣的,提不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擁有液態能力的人則更進一步,能夠把概念、邏輯、道理與具體情境對應和嵌入起來,從而形成基本可操作的方案,但在執行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盲點,靈活應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存在比較大的欠缺。擁有固態能力的人不僅能夠做出方案,而且能夠讓方案真正落地,并在落地的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和完善方案,基于對人對事的理解,把握節奏和分寸,達成預期的結果。

比方說,對于當下許多傳統消費品企業而言,我們經常會在內外部聽到和討論“數字化”“新零售”“打造爆款”“直播賣貨”“網紅經濟”等話題。聽來聽去就會發現,大部分的課程和討論主要停留在“強調應該做、必須做、不做不行”的主題上,“究竟怎么做”卻講得比較少。或者,人們講到了一些所謂成功企業的案例,邏輯似乎很完美,聽者連連點頭,但仔細思考后發現,這些案例跟自己企業的具體情況對應不上,似乎自己的各種條件都不匹配,各種資源都達不到要求,千頭萬緒,無從下手。抑或,關于“怎么做”的話題,有一個看起來邏輯自洽的模型,似乎一步一步照著做就可以了,而一開始動手又會疑惑:這事兒應該誰牽頭?誰應該負責?誰應該參與?又有一堆問題是模糊的。數字化、新零售之類的概念,如果沒有本質上的理解,并基于經營管理的邏輯在供研產銷各個環節以及組織結構和責權利分工上徹底打通,就只能是零散的、片段式的拼接,概念講得再生動,與真正意義上的明白還相差甚遠。

所謂概念和信息污染,一個主要的影響就是讓我們的學習停留在簡單認知和邏輯自洽階段,給自己形成一個“努力學習和持續進步”的錯覺;另一個影響就是基于自己的偏好選擇性地獲取概念和信息,去證明一個自己已經認為對的結論。比如,吸煙對健康有沒有危害?對于一個長期吸煙且認為沒有危害的人而言,凡是認為吸煙有害健康的信息都很容易被其忽視,而所謂“吸煙對健康沒有危害”的信息就容易過目不忘。再比如,一個以商業起家的公司,業務結構中同時包含商業和房地產。一個提供戰略咨詢服務的顧問,帶著一個事先有傾向性的結論:商業才是這家公司的根基和主業,戰略選擇應該聚焦主業,強化根本優勢。于是,在整個咨詢報告當中,所有的邏輯分析、數據都在支持這一結論,并探討這一結論落地的方式和節奏。而事實上,這家公司的老板的興趣早已不是做實業,而是轉向投資和公益。高管團隊中的核心成員都是做房地產出身,這家公司的核心能力早已轉向了房地產。顯然,戰略報告的邏輯雖然是自洽的,但從一開始就注定不可能被采納和執行。

與此同時,概念和信息污染還會導致一種常見的情況:還沒有真正搞清楚“是什么”,就急著去分析“為什么”和評論“怎么樣”,用自己有限的理解去構建和解讀“為什么”。這種情況尤其容易出現在案例研究當中。比如,一個公認的成功企業是怎么成功的?一個企業家是怎么養成的?復雜的事物往往是多面的,是動態復雜的,不是單線路和有限因素簡單組合的結果。如果我們把別人一段鮮活的錄像定格為一個靜態的畫面,反向假設畫面是怎樣整體構想和一步步完成的,邏輯聽起來越完整越有力量,但跟真實情況可能相差越遠。錄像形成的真實歷程,很可能開始的時候只有一個模糊的方向,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一邊探路一邊修路,中間甚至遭遇了許多完全出乎預料的波折。波折的經歷看起來影響了整件事情的進展,但從另外一個層面講,其實也是在幫助當事人完成心智上的成長和準備。

更進一步,概念和信息污染以及對他人的不敏感,也會導致我們聽不懂別人的潛臺詞和真正的意思。對于很多在溝通中傾向于委婉和回避沖突的人而言,這種情況尤為明顯。比如,兩家公司在商業上合作過,B公司為A公司提供過咨詢策劃服務,兩家公司的老板也成了朋友,并且也認可對方的人品。但隨著了解的深入和A公司要求的提高,A公司認為B公司已經沒辦法繼續為自己提供符合要求的服務,但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絕對方,不忍心打擊對方的積極性。于是,面對B公司的提案,A公司的反饋是,思路和方向都是對的,只是擔心落實方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B公司老板馬上回應:“我們會增加對過程的關注,每一步我都會親自把關?!庇谑牵珹公司老板只好找了個其他理由,決定項目先緩一緩,而B公司老板則始終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他反而可能認為,項目之所以沒有推進,是因為A公司老板沒有足夠的決斷力。

馮友蘭曾經講過:“在達到哲學的單純之前,需先穿過復雜的哲學思辨叢林。人往往需要說很多話,然后才能歸入潛默?!碑斘覀兠鎸σ粋€復雜的事物,沒有經過大量規范的研究,基于簡單的資料就去做解讀時,或者當我們面對不一致的觀點,想當然地就立馬回應時,我們的認知很可能已經陷入概念和信息污染所限定的條條框框里面。要想了解一個人真實的想法,如果不擅長聽別人的潛臺詞,還有一個原則,就是觀其行動,行為往往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山县| 靖江市| 四子王旗| 嘉禾县| 陈巴尔虎旗| 沙田区| 罗源县| 三穗县| 新巴尔虎右旗| 吴江市| 莱州市| 平塘县| 新津县| 山东| 嘉荫县| 商丘市| 广东省| 甘谷县| 乌鲁木齐县| 大城县| 睢宁县| 射洪县| 平武县| 南乐县| 连城县| 泗阳县| 嘉黎县| 稻城县| 方城县| 辽阳县| 离岛区| 长岛县| 宜君县| 阳新县| 高尔夫| 潢川县| 桐乡市| 军事| 绵阳市| 天镇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