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5000年:資本秩序如何塑造人類文明
- 彭興庭
- 1125字
- 2021-01-29 11:30:43
利息的產生
在古代,寺廟不僅是人員組織和貨物儲藏的地方,也是人們貢獻禮物以交換神的庇佑的地方,是所有經濟、政治活動的核心。那時候,自由公民通常不需要向政府管理機構或國王繳稅,但每一個人都必須“獻祭”。許多宗教經典都認為,人從出生開始就是債務,只有死了以后,才能從死神中贖回自己。
人類最終的犧牲不可避免,但通過祭品,可以推遲這一結果到來。
在伊拉克博物館,有一件國寶叫烏魯克祭祀瓶。
這個瓶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瓶子畫面描述的是一個祭祀的場景——一大群裸體的男人,每人拎著一個籃子或雙耳瓶,里面裝著各類動植物,人類的頭頂,是神廟的世界——他們正在給祭司或女神伊南娜贈送禮物。
當農場主、漁夫或手工業者無力支付這筆“獻祭”時,他們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拖欠,向神廟表示延遲繳納;二是借款,向資本充足的人或機構尋找周轉。無論哪種方式,都將表現為信貸,并記錄在案?,F在能找到的最早借貸記載,發生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來自古巴比倫的烏爾第三帝國。他們把借貸刻在陶片上,不過那時候的契約還十分簡單,只記載了“誰欠多少大麥”。
表1-1 陶片上的文字

考古學家認為,這個陶片記錄的是15個人應該上繳的祭品。但不知道何種原因,他們一直拖欠而沒有支付。于是,神廟記錄下來,并注明這是一筆“強制性捐款”。按當時的慣例,谷物延遲支付,年利率約為33.33%。在后來的幾個世紀中,“強制性捐款”也逐漸變成了“貸款”的專業術語。
這些原始的信貸記錄,大量存在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兩河流域。
那么,又是什么讓古人產生了收取利息的想法?
在蘇美爾語中,利息一詞是mash,它有牛犢的意思;在古希臘語中,利息一詞是tokos,它有牛繁殖的意思;拉丁文中的pecus,代表畜群。
牛是重要的勞動生產工具,也是供奉給神明的重要祭品,代表絕對的價值。
在古代,牛的擁有量決定了個人、家族的社會地位。剩余勞動力可以以牛的形式保存,進而通過雇傭仆人、奴隸獲利來加速資本積累。在古希臘荷馬時代的威爾士法律當中,公牛是重要的貨幣度量單位,盡管不會真的為任何物品支付公牛。比如《荷馬史詩》寫道,一套優質的盔甲值九頭牛,一名女奴值四頭牛。
利息來自谷物、牲畜的自然增殖。
如果你將10頭牛借給某人一年,你可能會希望他還給你11頭牛。因為在自然條件下,牛群會自然增殖,牛主人的財富也就因此具有與牲畜增殖率相同的自然增長率。如果牛是標準貨幣,那么所有可類比的借貸,都理應具有“增殖”屬性,利息收入也應該視為投資者的正當權利。而且,牛生牛犢,牛犢長大后再生牛犢,如此,收益形態呈現樹形支狀。
因此,也不難理解,利息的計算應采用復利方式,而非單利。在一個狩獵和采集的社會,利息會被認為是一個過分的請求。在一個農業社會,利息的概念就顯得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