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好雨當春,潤江南
雨水,二十四節氣之二,春季的第二個節氣,在公歷2月18日至2月20日之間交節。元代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水矣?!睎|風既解百花凍,好雨當春乃發生。雨水節氣中的江南,空氣里早已充盈著濕漉漉的氣息。春雨細密如針,悄無聲息地潤澤著早春的土地,散落在河港湖泊,留下點點微波。在水汽氤氳中,山河豐潤起來,天地也更加明凈了。
此時的江南天氣尚陰晴不定,加之水鄉地濕,即便無雨,也是狂風不斷,氣溫變化大,得時時提防倒春寒。蘇州人習慣將這一段寒意不減的日子稱為“拗春冷”,俗有“春冷凍煞老黃牛”之說,上海與浙北地區亦有“春冷凍死昂(小牛犢)”的說法。不過,地氣漸暖,春意還是越發地濃了起來。田地里逐漸多了農人的身影,城鎮里花市漸漸熱鬧了,“春捂秋凍”的叮嚀聲在耳邊也多了起來,企盼著,盼望中是如酥的細雨與蜿蜒的新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