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元宵鬧花燈,年異歲不同

立春鄰著元宵,節氣的習俗活動便在琉璃燈的彩光中被展現得越發精彩了。元宵,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俗諺有“正月半,龍燈看”之語,在民間又有“燈節”的俗稱。明清時期,江南人家多于正月十三夜里,在廚房懸掛灶燈,放置香燭瓜果,供奉先人遺像,如此持續五夜,直到正月十八“落燈”。這期間,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廟宇瓦舍更是燈火輝煌。

南宋時,杭州為都城,元宵燈會盛極一時。南宋文人周密《乾淳歲時記》記載那時候杭州人從九月賞菊花后,便開始試燈,稱為“預賞元宵”。一入正月,燈火日盛,“競出新意,年異而歲不同”,正月十五夜則“鳳簫聲動,玉壺光轉”,燈會進入高潮。據南宋文人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元宵時節,官府會給杭城內百姓發錢、酒,以示普天同慶、歡度元宵。這一天城里會匯集數百支舞隊,還有演傀儡戲的戲班,正是“家家燈火,處處管弦”,“攔街嬉耍,竟夕不眠”。游人賞玩,不忍舍去。

明代文人張岱《陶庵夢憶》中描述了紹興元宵龍山放燈的情形,語云:“山無不燈,燈無不席,席無不人,人無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燈者,一入廟門,頭不得顧,踵不得旋,只可隨勢,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聽之而已?!贝藷魰r,令人嘆為觀止。還有南京的秦淮燈會,享有“秦淮燈彩甲天下”的美稱。此外,不得不提上海城隍廟的鬧元宵勝景。每逢元宵,城市、鄉野彩燈匯聚,光明一片。街巷門庭懸掛春燈、兔子燈、元寶燈、蛤蟆燈、荷花燈、鯉魚燈等花燈,孩子們輕巧地跳躍著、拍手歡笑著。

燈會熱鬧,各地花燈愈加奇巧。海寧硤石的燈彩以針刺花紋聞名,細針在宣紙制成的燈體上刺出各種花紋,花鳥蟲魚、亭臺樓閣,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待到正月十五,各坊巷有“斗燈”盛會,近人張宗祥《鐵如意館碎錄·硤瑣記》中說:“硤一鎮分為十余坊,坊各自為燈。燈之起始于一二坊,……此坊起,他坊繼之,……互相誚,則互相競。競則愈奇愈盛,哄然十余坊皆出?!闭嬲悄惴匠T我登場,流光溢彩,婉轉如霞。其他的,比如嘉興桐鄉濮院的剔墨紗燈,每逢元宵節慶必掛于家中。上海松江有傘燈,燈上鏤刻著山水花鳥,以及《西廂記》《西游記》等古典故事的人物形象,配以美麗的瓔珞,遠遠望去,玲瓏剔透,色彩繽紛。蘇州又有“琉璃球”和“萬眼羅”兩種名貴的花燈。這兩種燈制作耗時耗力,通常在臘月就開始制作了,但售價昂貴,不是一般百姓能承受的。不過即便如此,杭州的富戶們亦早早下了定金,于冬至前就已經采購停當了。難怪南宋詞人姜夔曾感嘆“好燈須買不論錢,別有琉璃價百千。都下貴人多預賞,買時長在一陽前”(《觀燈口號》)。

熱熱鬧鬧地過了正月十八,落了燈,年節也算是過完了,春光也越發明媚了。從立春開始,人們迎春、祭春神、“咬春”,在春寒中開啟新的一年,等待著溫暖的春天降臨江南大地,正是“新故相推,日生不滯”,一年大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马鞍山市| 香河县| 珠海市| 新泰市| 花垣县| 寿光市| 铜山县| 灌云县| 闽清县| 沛县| 墨竹工卡县| 日土县| 崇信县| 聂荣县| 聂荣县| 奉化市| 玛纳斯县| 城步| 郓城县| 仙居县| 尼勒克县| 无棣县| 阳谷县| 本溪| 梅州市| 乌兰浩特市| 陇南市| 莒南县| 洱源县| 抚顺县| 武宣县| 长子县| 鹿邑县| 千阳县| 阳西县| 布拖县| 隆林| 怀集县| 蒲江县|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