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作為顯靈之兆的火

當匠人們帶著自豪和傲慢接受和承認自己與神的相似之處,并將自己的作品看作神造物的替代品時,頹廢藝術家們則敏感地開始將審美體驗與火相提并論,將火與顯靈相提并論。

顯靈的概念(且不論該術語)是由沃爾特·佩特在他的文論《文藝復興論》中的“結語”中提出的。事實上,這篇著名的“結語”之所以要以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引言開篇(13),是不無道理的?,F實是由一系列力量和元素生成的總和,但這些力量和元素也在逐漸消解,只有流于表面的經驗才會讓我們認為它們如此龐大且總是不合時宜:“但是,當我們的思考開始作用于那些事物時,它們就會在思想的影響之下逐一分離,而它們之間的黏合力也會如魔法般斷開?!币虼耍覀兯幍氖澜缡且粋€不穩定的、瞬息萬變的、沒有延續性的世界:習慣被打破了,慣常的生活消失不見,剩下的只有稍縱即逝的瞬間。

每個瞬間都有一些人的手中或面部呈現出美好的姿態,一些山峰和海洋顯現出格外迷人的色調,一些激情、洞見和智慧的昂奮對我們有著不可抗拒的真實感與吸引力。但一切只在那個瞬間

不斷保持這種精神昂奮的狀態,就是“生命的成功”:

只有當一切在我們的腳下融化,我們才能夠看清種種強烈的激情,種種能提高人的眼界使人精神豁然開朗的知識進步,種種感官的刺激,例如奇異色彩奇香異味,以及藝術家的匠藝,或者某位友人的面容

幾乎所有的頹廢派作家都曾用“閃電”這一意象來形容感官和美學上的昂奮狀態。但第一次將該狀態與火相聯系的,當數鄧南遮。顯然,我們所說的聯系,并非簡單而俗套地贊嘆一句(如米拉·迪·科德羅在《約里奧的女兒》中尖叫道)“火焰真美”。正是在《火》這部小說中,鄧南遮將美學上的昂奮與對于火的體驗相提并論。面對威尼斯的風情萬種,斯泰利奧·埃弗雷納不僅聯想到火:

這種生命力就像一種無法抵御的閃電時時在萬千事物中震顫,從豎立在里面回蕩著人們祈禱聲的教堂頂部的十字架,到拱橋下微微顫動著的水晶般的海水,無不閃爍著一種歡欣之光因面臨不幸的災難而深感焦慮的人們從心靈深處警覺地發出尖銳的呼喊聲,就像光燦奪目的金色天使從鐘樓的頂端向人們預示著什么似的。他出現了,他踩著一片彩云像駕著一輛火焰車一般出現了,后面拖拽著紫袍的衣擺

鄧南遮的《火》為顯靈論理論大家詹姆斯·喬伊斯所鐘愛,他從中獲得了啟發:“斯蒂芬認為精神頓悟是一種突然的精神顯靈,它往往通過某種語言、動作或難以忘懷的意識活動來實現?!保ā端沟俜矣⑿邸罚┮虼?,在喬伊斯的作品中,這樣的頓悟總是以某種火光閃現的體驗出現。在《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中,“火”一詞出現了五十九次,“火焰”和“火焰般的”的出現也高達三十五次,至于其他表現發光發熱的詞,就更是不計其數了。在鄧南遮的《火》中,當福斯卡里娜聽到斯泰利奧所說的話時,覺得自己“沉浸在那猶如熔爐般的灼熱的氛圍中”。對于斯蒂芬·迪達勒斯來說,精神昂奮常常以耀眼的光芒出現,因此常被比作陽光。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斯泰利奧·埃弗雷納身上。我們不妨比較以下兩段文字:

鄧南遮的《火》:

帆船強行掉轉方向,一個奇跡令他震驚。晨曦透過抖動的船帆,把永恒地屹立在圣馬可鐘樓和圣喬治·馬喬雷鐘樓上的天使照得閃閃發光,映紅了其上屹立著命運之神的金球使圣馬可大教堂的五座王冠式的圓頂異常光彩奪目……

贊美奇跡!”一種向往強大和自由的超凡感情充溢著年輕詩人的心就像海風鼓起了已漲滿的風帆。在船帆紫紅色的光焰中,他像是看到了自己熱血的光輝

喬伊斯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他的思想是一片的懷疑和自我懷疑偶爾由直感的光所照亮,在那樣的時候,由于直感的光是如此強烈整個世界便會在他腳下傾頹消亡,仿佛被大火霎時吞沒了似的從那以后,他便不善言辭,以漠然和無動于衷的眼光來回應別人的注視因為他覺得美的精神像一件外套一樣將他緊緊地裹住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市| 理塘县| 平度市| 滨州市| 江源县| 昭觉县| 津南区| 襄垣县| 无锡市| 吉林省| 临清市| 漳州市| 天台县| 高青县| 长兴县| 徐闻县| 青川县| 仲巴县| 巫山县| 集安市| 津南区| 昌邑市| 武乡县| 永川市| 当涂县| 斗六市| 达州市| 涟源市| 平阳县| 资源县| 苏尼特右旗| 杨浦区| 邹平县| 甘德县| 彩票| 侯马市| 潞城市| 察隅县| 高要市| 乐东|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