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十章

原文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分析

子禽 姓陳,名亢,字子禽,比孔子小四十三歲。鄭玄說子禽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未載此人,或說子禽非孔子學生。《論語》中,子禽共出現三次,兩次是與子貢談話,一次是與伯魚談話。筆者揣度其語氣,感覺他并不像孔門弟子。

子貢 復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古文寫作“贛”),比孔子小三十一歲。子貢的經商和外交成就都很高。商業方面,子貢是儒商始祖,是民間尊奉的財神之一;外交方面,他曾憑一己之力,改變了春秋時期的國際形勢;政治方面,他曾任魯、衛之相。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子貢強于孔子,其社會地位甚至能與各國國君分庭抗禮。《史記·貨殖列傳》中載: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 夫子:指孔子?!墩撜Z義疏》云:“禮,身經為大夫者,得稱為夫子??鬃?,魯大夫,故弟子呼為夫子也?!?span id="vl11mxl" class="紅字 CharOverride-9">邦:大的諸侯國。大國稱“邦”,小國稱“國”。聞:聽聞。

求之與,抑與之與 子禽問子貢,孔子是求別人告訴他政事的,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筆者認為這句話略顯不敬,不像是一個弟子在議論老師。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貢回答:“夫子靠溫、良、恭、儉、讓的氣度得來的。”子貢沒有直接回答子禽的問題,而是說夫子身上有高尚的氣度,他的方法或許和別人的方法不同吧!

【譯解】

子禽問子貢:“夫子每到一個國家,總是知道那個國家的政事。是求來的呢,還是(別人)主動說給他聽的呢?”

子貢說:“夫子是靠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和謙讓得來的。夫子的那種求得的方式,大概和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邏輯】

本章通過子禽與子貢的對話,烘托出孔子溫、良、恭、儉、讓的君子品行。第六章至本章,多言仁德的具體行為表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铁力市| 盐山县| 和田市| 双鸭山市| 望奎县| 庆元县| 霞浦县| 西充县| 桃园市| 且末县| 益阳市| 乌鲁木齐市| 革吉县| 佳木斯市| 五常市| 麻阳| 上高县| 嵩明县| 嘉荫县| 上犹县| 三门峡市| 云和县| 西林县| 蓬溪县| 铜川市| 工布江达县| 大方县| 宽城| 镇原县| 云和县| 丽水市| 天门市| 金溪县| 陇南市| 龙川县| 青海省| 霸州市| 荆州市| 上饶县|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