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讓她上學
有一段時間,我每次去教室,都看到地上到處散落著塑料袋、吃剩的零食等,很臟很亂。于是,我便強調誰座位旁邊有臟東西罰誰掃地,這樣一來,教室的衛生狀況雖然稍有改善,卻未能徹底解決,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天,有學生對我說班里有人賣東西。我很吃驚,作為學生怎么能賣東西呢?我去教室檢查,原來有個叫王楠的女生在賣東西。我從她座位下拿出一個包,里面有辣條、雞腿、咸鴨蛋之類的東西。我把她帶到辦公室,我說:“你的想法很好,能說說為什么賣東西嗎?”她說想掙點錢,不想再花家里的錢。我說:“你很有孝心,你想掙錢,可以利用假期外出打工。上學期間這樣做會影響你的學習。”她說:“你以為掙錢那么容易嗎?”我心想這孩子怎么這么說話,當著那么多的老師,一點也不給我面子。于是我生氣地說:“作為學生,你這樣做就不行,嚴重影響班級衛生,以后不準賣。我見一次沒收一次,這包東西先放這兒,你走吧。”她顯出一副很委屈的樣子,扭頭走了。
事后,我反思這件事,覺得處理得太草率:她能想到賣東西賺錢,一定有原因,我當時應該問清楚。周末時,我又將那包東西還給了她。事情就這樣過去了,我也沒有再找她談心。期中考試,她仍是班級第一名,而且比第二名高三十分,我為她驕傲,就想再找她談談,一方面是想表揚一下她,另一方面也為彌補上次草率處理“賣東西”事件。誰知我還沒找她,她卻先來找我了。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她說不想上學了。“你學習那么好,怎么能不上學呢?”我給她講了一通道理,還舉了一些事例。她哭著說:“我也想上學,但是,以后考上大學我也上不起。你不知道我家的情況。”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工作中的失誤,怎么以前就沒有想到問問她的具體情況。于是,我讓她說說家里的情況。她說:“爸爸有病,不能掙錢,平時在家打麻將。親媽在我一歲時走了,我根本沒見過。后媽有一兒一女,她常年在外打工。爸爸在家領著弟妹,我跟著奶奶。爺爺在我九歲時死了,是奶奶把我養大的。為了供我上學,奶奶每年都要去新疆拾棉花,每次回來,手都腫得老高,走路也一瘸一拐的,奶奶說是拾棉花時腿站累了,只好跪著拾。我不能再讓奶奶為我受罪。我爸和后媽總想把我嫁出去,我才十六歲,不想結婚,所以上次來提親的媒人被我罵走了。”聽她說完,我一時不知說什么。停了一會兒,我問她以后打算怎么辦?她說:“我出去打工,掙了錢再回來上學。就是不知道學校能不能辦休學。如果不能辦,我就去市里找一所學校。”
這孩子很懂事,也很想上學,只是家庭條件不允許。我理解了她當初為什么想著賣東西,我更加為自己的草率處理感到后悔。一定要讓她上學,我堅定地想,那么今后該怎么去幫她呢?我說:“你的想法很好,有打工的地方嗎?”她說她后媽在外面打工,可以幫她安排。我說:“你先聯系你后媽,有工作就去,從現在起,你一直工作到寒假開學,四個月時間,按一個月能掙兩千算,就是八千。學校這邊,我去請示,保留學籍。開學回來,你努力學習一學期,我把你的情況上報學校,爭取讓學校給你一個勤工儉學的機會。明年還有一千元的貧困補助,我替你申請。暑假兩個月,你在縣城找份工作,一個月掙一千五,兩個月就是三千。暑假后再開學就是高三了,你努力學習幾個月,五月份高考結束,再出去打工掙錢(高職生參加春季高考),四個月就能掙夠你的大學學費。大學還有更多勤工儉學的機會,如果成績好,還可以拿到獎學金和貧困助學金,而且還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國家利用各種形式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就是為了讓學生學到知識,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你要明白困難是暫時的,也是可以克服的。只有考上大學,學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才會更有出息。等你大學畢業了,你的起點高了,視野寬了,能力強了,會找到更好的工作,上可以報效國家,下可以孝敬你奶奶。”王楠聽我說完,高興地說:“我現在一點也不迷茫了,我一定按照你說的,努力學習。”
她回到教室,我的心情卻反而更加沉重。這孩子眼前依然面臨很多的困難,她親爸和后媽能否讓她繼續學業?如果掙不到錢她還能否繼續學業?如果遇到困難她的思想能否不發生動搖?我為她設想的這條路,發生任何意外都可能會被中斷。如果能幫她,我會盡我所能,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一定要讓她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