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煮酒論品牌:中國酒業品牌管理評論
- 唐文龍
- 995字
- 2021-01-27 15:06:29
聯手五糧液,老樹發新芽
1956年,當地政府在整合舊酒坊的基礎上,建成了國營“瀏陽縣酒廠”,主要生產“瀏陽河曲酒”,銷售區域集中在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區域。1984年和1989年,“瀏陽河”牌小曲酒還連續獲得兩屆“全國評酒會”的國家銀質獎章。1993年,酒廠更名為“瀏陽市酒廠”。1991年,在糖酒副食領域擁有豐富運營經驗的彭潮在長沙創建“湖南中商公司”,并陸續成為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知名白酒品牌的區域總代理商,后來還成了五糧液旗下“五糧春”系列酒在湖南市場的總代理,曾取得過最高年銷售額將近3億元的業績。在代理知名酒類品牌的過程中,眼光獨到的湖南中商公司嗅出了中國酒類市場所蘊含的巨大商機,也由此逐漸產生了自己運作品牌的想法。而此時,五糧液公司在產能過剩和業績增長乏力的雙重壓力之下,也想借助強勢區域經銷商的力量來取得突破。
1997年,以亞洲金融危機為導火索,國有企業虧損較為嚴重,政府對此提出了國有企業自1998年開始實現三年脫困的目標,希望在“抓大放小”的總原則指引下進一步推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并實現戰略性重組。1998年,湖南中商公司參與了國有企業“瀏陽市酒廠”的改制,以4000萬元的價格買斷了“瀏陽市酒廠”的相關資產和“瀏陽河酒”商標,并設立“湖南瀏陽河酒業有限公司”。原先就萌生過自己運營品牌的想法,再加上通過收購成為“瀏陽河酒”注冊商標的持有人,彭潮實現其商業夢想的條件逐漸趨于成熟。之后,湖南瀏陽河酒業有限公司與五糧液公司簽訂了為期8年的“瀏陽河”品牌聯合開發協議。按照雙方達成的合作協議:五糧液公司負責“瀏陽河”品牌系列酒的生產加工,湖南瀏陽河酒業公司負責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雙方按照約定的比例進行利潤分配。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瀏陽河酒與同樣來自湖南的金六福酒,幾乎是同時選擇了與五糧液公司進行品牌聯合開發的OEM總經銷買斷經營模式,而且都將自己的目標市場鎖定在了中檔市場。
借助“五糧液公司出品”所提供的強大品牌背書效應,瀏陽河酒堅定地樹立起了進攻全國市場的信念,也走上了從區域性白酒品牌向全國性品牌的發展道路。只不過,與金六福和五糧液的聯姻不同,金六福屬于為雙方合作開發市場而創立的全新品牌,而瀏陽河是早已創立的品牌,憑借五糧液公司的光環進一步在市場打開了巨大的上升空間,加之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制之后釋放出了更大、更靈活的經營活力。因此,瀏陽河與五糧液公司之間的品牌聯合開發模式,在雙重意義上都具有“老樹發新芽”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