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十一、易占通變

——先要“懂事”才能做事成事

我們接下來講第五章最后幾句,這幾句是對什么是“占”,什么是“事”,什么是“神”進行解釋。

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極數知來之謂占”,孔穎達對這句話注解:“謂窮極蓍策之數,豫知來事,占問吉兇,故云謂之占也”。依孔氏注解來看,“極數”就是窮極蓍策之數,什么是蓍策之數呢?我們在下面第九章中還會詳細解釋。蓍策就是古人占卜時用的工具,共有五十根,占卜時通過分蓍的方法來得到少陽、少陰、老陽、老陰四種爻數,每成一卦需要四營十八變,就會有上百種蓍策變化,而成六十四卦就要上萬種數據變化,用上萬種的數據變化借以指代萬物,所以說是窮極了蓍策之數。通過蓍策得出六爻卦,依卦來看未來事情的吉兇狀況,這就是占。

“占”是《易經》的“用”的功能之一,在第二章中我們也講到“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就是說用易來進行占卜是君子知未來的一種方式方法,當然這是建立在對易經、易道有非常深的理解與體會,對天地人萬物有非常透徹的體悟的基礎上的。如此“玩占”就真正能做到預知未來吉兇,做到這些,就能“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所以,研究《易經》,不能不玩占,也不能不會占,不然,就是對《易經》研究的一種缺失。所以,古之研《易》的圣賢沒有一個不會占,不懂占的。

“通變之謂事”,什么是“通變”,這很重要,我們經常要求做事時會變通,就從這兒來的,不知通變,就難以變通。前面講“占”,只要懂得了易占的方法,是不是就可以預測未來吉兇呢?相對來說,是可以的。但是你預測出吉兇又有什么意義呢?所以說,占出來吉兇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怎么去做事,怎么樣做到趨吉避兇,這才是易占的目的。所以,說完“占”后,接下來說“事”。要做事就必須知道“通變”。孔穎達對之有注解:“物之窮極,欲使開通,須知其變化,乃得通也”。什么意思呢?就是事物到了“山窮水復疑無路”時,前面到了盡頭了,還要走下去,就必須開辟道路,另想辦法繼續下去,那么就必須知道事物本身固有的一些變化規律,了解了變化規律,就會知道順應其規律去做,就能做通了。通指會通,變指適變。探本知源,做到“通則不乏”“變則可久”。這里的“不乏”就是“沒有乏絕”,沒有“窮盡”。

所以,占不是目的,而是根據占出來的吉兇,來判斷事物的通變之情,知曉事物的前因后果的規律,然后再根據其規律來變通行事,這樣才能做事,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在成事之前,就是先要“懂事”,就是懂得事物前后因果,以及變化規律。所以,我們罵人“不懂事”,就是不知道“變通”。真正成功者,是懂得“通變與變通”之人,就是未來會如何變化,能夠先知道,走在時代前列,能夠造勢,能引領潮流。除此之外若是能跟得上變化的人,這種人應變能力強,能夠做到“春江水暖鴨先知”,也能成功。大部分人都是后知后覺者,跟著人家后面,往往都不知道為什么要跟著,這種時候,往往是沒有機會給你了,也就不會有多大成功了。“陰陽不測之謂神”,陰陽這個概念很大,是生成天地萬物的性。所以這一章開篇就寫道:“一陰一陽之謂道”,這里又以陰陽不測之謂神來結束,在文章結構上我們叫呼應。前面也講到過“神無方而易無體”,神無定方,也無定體,才稱為神。那么這里的“不測”又作何解呢?就是不可測定,難以意料。指陰陽的變化形式紛繁復雜,也沒有一定的方式,難以預料,不可捉摸。魏晉玄學大家王弼對這句話的注解:“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為言,不可以形詰者也”。也就是說,陰陽變化之機太多,說不清楚,用語言無法形容,這就叫作神。這句話與開始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呼應做結,看起來是陰陽變化之機不可測定,但當你明了“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易之大道后,那么就可以測定,“神無方易無體”還是能為我們所認知,學會了《易》,悟通了道,就可以成為神了。能夠運用陰陽變化莫測的道理正是《易經》這部書的神奇之處。或者說《易經》這部書的神奇之處就是揭示了天地陰陽變幻莫測的道理!我們說世界存在的不確定性,《周易》繼承了世界統一性,萬物無確定性,構成了整個易學的基礎。正如人生老病死是一定的,很多行為結果卻是不確定的。

還有一點,一些解釋易傳者,用佛學觀點來解釋,當然了,大道之法都有相通之處,有佛學觀點來驗證易理是沒問題的。但在時間上,佛教要晚于《周易》理論,傳入中國則更晚些,兩者之間是有先后的。孔子有“忠恕”之心及不言“怪、力、亂、神”,故而易傳少言鬼神是也。所以易傳中所言的鬼神還是指宇宙自然的變化之道。

至此,占、事、神的道理就說完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霍邱县| 都昌县| 峡江县| 揭东县| 永福县| 临沂市| 嘉鱼县| 平湖市| 哈密市| 喀什市| 和平县| 阿鲁科尔沁旗| 调兵山市| 曲阳县| 娄底市| 林西县| 安岳县| 怀仁县| 重庆市| 密云县| 临澧县| 襄垣县| 和顺县| 鄂托克前旗| 乐昌市| 陕西省| 包头市| 富锦市| 东平县| 四子王旗| 咸宁市| 文登市| 姜堰市| 抚松县| 静乐县| 凌海市| 获嘉县| 沁阳市| 衡南县|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