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十八、顯諸仁,藏諸用

——安身立命的大法

在《系辭上》第五章,開篇立論“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這一段的中心,也是一個綱。接下來一段“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主要講明了體用合一之“體”,說的都是“易道”的本性的東西,本性的東西都是形而上的,雖都在實物中顯現(xiàn),但又能獨立于實物之外,統(tǒng)攝于萬物。接下來,作者便又開始闡明體用合一之“用”。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yè)至矣哉。

我們先來解釋“顯諸仁,藏諸用”這句話。什么是“仁”?這是儒家一個重要的思想,主要在《論語·里仁篇第四》有論述,但孔子沒有給仁下一個確定的定義,著重談“仁”之用,像“仁者愛人”這樣的表達。在這篇文章中,孔子立意于從“仁”之“諸用”中,讓人們自己去體悟“仁”究竟為何義。通過孔子的論述,每個人的感悟可能不盡相同,但中心意思不會相去甚遠。“相生相諧”為其核心價值論。“仁”乃是萬物生生不息之種子(核仁),是生命的最本源的一個部分,是“成之者性也”成萬物的那個“性”。萬物有了仁,就會與自然和諧相生、生生不息。人性有了仁,就能與自然與人和諧相處。“顯諸仁”指的是“易道”就表現(xiàn)在、顯現(xiàn)在“仁道”中。

“藏諸用”,這里的“藏”與“顯”是相對來用的,朱熹在解釋“顯”與“藏”時認為: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為顯,由外而內(nèi)凝聚為藏。這里的顯藏之句不好解釋、理解。按說“用”是功用,是形而下的,是外在的表現(xiàn);“仁”是體,是形而上的,是內(nèi)在表現(xiàn)。內(nèi)在的怎么是顯,外在的東西怎么是藏呢?這里的“顯”是學習吸收累積到內(nèi),再由內(nèi)而外的展現(xiàn)出來。蘇軾有一句詩叫“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就是由內(nèi)而外的顯現(xiàn)。一個人的精神氣節(jié)的養(yǎng)成也在他做的每一件事上面,由外而內(nèi)凝聚而成,這叫“藏諸用”。這一點,我們在讀《中庸·天命章》認識會有所升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譯成今文:上天賦于人的就是本性,按此本性而行的就是道,依道修身養(yǎng)性就是教化。人的所思所行,每時每刻都不能離道,不符合人本性的理論,就不能稱為道。君子在他人聽不到、看不見自己的背人處,依然和有人在前一樣謹言慎行,這是因為:自認為最隱蔽的,往往最容易被注視;自認為末枝細節(jié)的,往往最容易暴露問題。所以,君子切莫因隱蔽細節(jié)而放松自律否則會導致禍害。所以說君子會特別注重自己獨處時的一言一行。這段話告訴我們修養(yǎng)自己在時時刻刻處處無一不在修持中。

“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這里的“鼓”,是什么意思呢?當然這里有“鼓動”的意思,但不是打鼓以激勵,而是由內(nèi)而外的膨脹,肚子鼓起來了,就是從里面脹起來的。一粒種子怎么長成參天大樹,物種又如何延續(xù)繁盛,都是內(nèi)在的變化,里面鼓脹的結果,誰鼓脹起萬物的呢?當然是那個“道”,一陰一陽互動的結果,推動剛柔往來,滋育化生萬物。我們說整個宇宙世界都是“道”鼓萬物的結果。在“道法”中是沒有善惡吉兇之分的,生香花也生惡草,生毒蟲也生益鳥,降甘露自然對香花惡草一樣滋潤,下霜凍一樣凋枯所有花草。荀子言:“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也就是說你圣明有德也好,你殘暴無道也好,天道依然按自己的規(guī)律運行;管子云:“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風云無向,而怨怒不及也”。天怎么刮風下雨,不是你咒罵幾句就改變了的。

為何“不與圣人同憂”呢?錢鐘書先生專門寫了《管椎篇》來研究這句話,先生通過旁征博引歷代《易》著,一言以蔽之:“圣人有心故憂,道無心則不憂矣”。圣人雖感悟天道,依然存有人道之心,憂時、憂世、悲憫眾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其心雖近日月之明,仍未達到無心之境!故憂。此則圣人憂而道不憂。

“盛德大業(yè)至矣哉”,這里的“盛德大業(yè)”指的是天地之道的盛德大業(yè),孔子在這里盛贊鼓萬物的“道”,創(chuàng)生天地萬物,沒有分別心,沒有善惡觀,成就一切,天地不仁,天地又最仁。給了我們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這樣的偉業(yè)該如何稱頌呢,也只能是“至矣哉”!到了極致無法來稱頌了。當然了,孔夫子在這里盛贊天地之道,也是要效法天地的胸襟,是圣人所為也。在這一點上,老子的思想更加近于“道心”,孔子的思想是“圣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根河市| 玉环县| 鄂尔多斯市| 台南县| 闵行区| 三亚市| 尼玛县| 瑞安市| 临泉县| 甘德县| 凭祥市| 丘北县| 德庆县| 海口市| 霸州市| 德昌县| 罗山县| 望奎县| 辽阳市| 达孜县| 娄烦县| 利川市| 武宣县| 平遥县| 什邡市| 扬中市| 八宿县| 鄂托克旗| 吴旗县| 新郑市| 韩城市| 文成县| 寻乌县| 衡山县| 抚松县| 云浮市| 剑阁县| 霍山县| 遂昌县| 苏州市|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