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九、三極之道

——身心融合于自然的妙法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什么是“三極之道”,古之君子又是怎么來看待易理易辭的。所謂的三極之道是中國文化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思想理念。也是出自《易經》的一個思想,什么是“三極之道”呢?我們先看孔子在《系辭上》第二章中接下來說了些什么?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

所謂“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在這里孔子把易卦中六爻看成三極,也就是三個方面的內容,也就是中國文化中強調的“天、地、人”,也叫“三才”,這里不說“三才”而說“三極之道”,當然也有它的道理。我們知道六爻卦占卜時,實際上主要來看人事,六個爻的內容都與人事相關,并非是上面兩爻為天,下面兩爻為地,中間兩爻為人。這樣的分法只是根據六爻位“卑高以陳”來劃分出來的。六爻卦中每一爻的變動實際上都代表著天時、地利、人和的變動,這三者往往是很難分得開與分得清的。一方面變化,往往與之相關的東西都會跟著變化。所以,中國人的思維一動往往也就是天地人“三才”方面都會跟著變化的。同樣地,解決問題也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解決問題,而是根據天時、地利、人和各個方面的情況,分出輕重緩急,抓住主要矛盾,來解決問題。沒有學過《易經》,沒有豐富的占卜經驗,你就不會根據“六爻之動”來看問題,分析問題,這其中的變化之多非一般人能考慮的,同時,里面顯示出的主要問題、主要矛盾也給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理論方法??鬃邮钦疾反蠹遥耪f出了“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這樣深刻的易道之理。六爻之動,把“三才”中最極致的變化都蘊含其中了。

alt

下面接著說:“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以說呀,懂得了“三極之道”,自然就會因應天時、地利、人和來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就能居而安。中國人有個成語叫“心安理得”,為什么能心安,是因為“理得”,這里君子居而安,不僅是身居而安,更重要的是心安,所以才能身處何地都能安了。心安是有前提條件的,這就是“理得”,就是懂得了“三極之道”,這里的“易之序”,這里指六爻的序,也就是每個爻都在一定的爻位,是位序。知道自己應該處于哪個爻位上,這是非常重要的,位不同人事就不同,做的事也就不同。我們平常也說在什么位上說什么話,在哪山上唱哪山的歌,就是這個意思。這也是“三極之道”,明白了這些,當然可以做到“心安理得”了。

“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這句話里一個詞“玩”,非常有意思,孔子讀《周易》并不是很嚴肅的,而是覺得特別有意思,里面的東西值得玩味、值得玩賞,所以樂此不疲。像小孩子有了一個特別喜愛的玩具一樣,玩得沒了時間,沒了饑餓。所以,孔子讀《周易》韋編三絕,那是真的喜歡呀。由此可見,《易經》的魅力之所在了?!兑住分械淖兓療o窮,精神內涵之豐富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孔子讀《易》如此,歷來研究者無不如此,讀《易經》玩味其中的道理與卦爻辭時,往往會忘了時間,如醉如癡。南宋詩人葉采有兩句詩就寫得特別好:“閑坐小窗讀周易,不覺春去已多時”。可能在冬日無事,閑讀《周易》,一個不留神,整個春天都過去了。所以,《易經》這部書你只要讀進去了,那就真是好玩了。有段時間看《焦氏易林》,里面的每個卦都有六十四種變化,六十四卦共有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文辭優美,看得如醉如癡,讀到神往處,不知不覺中會拍案稱奇,從內心深處敬佩古之先賢研究《易》之深之奇,也從側面說明《易經》內涵的博大精深,窮其一生也難以參透萬一。

既如此,那學起來豈不很痛苦,窮盡一生而不能盡其意。所以,孔子很聰明,他研究《周易》,并沒有因為不能盡其意而煩惱,而是用“樂”與“玩”的態度來研讀。也是告訴后來讀《易》研《易》的人,該如何來讀來研究《易經》,要把《易》當成好玩的事,讀一讀,品一品,玩賞一下,就算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精深的易道之理,就是讀讀里面優美的文辭,背一背,反復吟賞,不知不覺中可能就領悟了其中一些道理了。有了這種學習心態,不僅是學《易經》,學習任何知識,都會變得輕松好玩了,這難道不是一種美妙的情境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许昌县| 冷水江市| 肃宁县| 青田县| 霞浦县| 福安市| 阜南县| 芜湖市| 二连浩特市| 新龙县| 宣恩县| 凤凰县| 望江县| 闽侯县| 和林格尔县| 江西省| 新巴尔虎左旗| 洪泽县| 历史| 集安市| 东辽县| 永福县| 西华县| 清河县| 甘洛县| 寻甸| 荣昌县| 衢州市| 天等县| 界首市| 哈巴河县| 梓潼县| 河间市| 湘潭市| 淮滨县| 乾安县| 商丘市| 林芝县| 土默特左旗|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