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修訂版)(上下)
- 郭彧
- 1483字
- 2021-01-08 19:39:53
六 訟
坎下 乾上
注釋:
①訟:卦名。卦義:訴訟,爭訟,言之于公眾,爭辯等。
②孚:誠信。窒惕:遏止惕厲。
③中吉,終兇:訟卦之中,二至四互離為吉;六三正應上九,兩爻互變,成澤風大過卦,是一厚中畫的大坎,坎“兇”,因而說“中吉,終兇”。
譯文:
訟卦。有誠信而遏止了惕厲,中間吉利而最終結果兇險。利于拜見大人,不利于涉渡大河。
《彖》曰:訟,上剛下險①。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②。“終兇”,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注釋:
譯文:
《彖傳》說:訟卦,上面剛健而下面危險。危險又剛健,所以稱作“訟”。“訟。有孚窒惕,中吉”,是因為剛爻來居中位。“終兇”,因為沒有了訴訟。“利見大人”,是崇尚中正。“不利涉大川”,因為會陷入深淵。
《象》曰:天與水違行①,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注釋:
①天與水違行:訟卦,上乾為天,下坎為水。天日向西轉,江河之水向東流,因而說“天與水違行”。
譯文:
《象傳》說:天與水背道而行,就是訟卦的象征。君子觀看這一卦象,開始做事之前就要周密謀劃。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①,終吉。
注釋:
①小有言:初六與九四正應都變,成風澤中孚卦,上巽為“口”朝下之兌,下兌則“口”朝上,兌為少,因而說“小有言”。言,議論,譴責。
譯文:
初六:不完成訴訟的事,有一點議論,終究會吉利。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①。
注釋:
①其辯明:中孚卦是正反兌,二“口”相對而爭論,二至五互大離為明,因而說“其辯明”。辯,善于言辭。
譯文:
《象傳》說:“不永所事”,訴訟不會長久進行。雖然“小有言”,但是辯護還是明白的。
注釋:
譯文:
九二:不能勝訴,訟者歸來后就逃跑了。他鎮上的三百戶人家,并沒被牽連而遭受災禍。
《象》曰:“不克訟,歸〔而〕逋”①,竄也②。自下訟上,患至掇也③。
注釋:
譯文:
《象傳》說:“不克訟,歸〔而〕逋”,就是竄逃了。地位卑下的起訴上面顯貴的,引來患禍的爭訟就以原告的竄逃而終止了。
六三:食舊德①,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注釋:
①食:受,享受。舊德:往日的恩德。
譯文:
六三:享用舊有的恩賜,占問危險,最終吉利。或者為君王做事,沒有成就。
《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
譯文:
《象傳》說:“食舊德”,順從上面就會得到吉祥。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①,安貞,吉。
注釋:
①復:返初。渝:改變。
譯文:
九四:不能取得訴訟的勝利,就立即返回改變命令,安于占問,結果吉利。
《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譯文:
《象傳》說:“復即命渝,安貞”,沒有損失啊。
九五:訟,元吉。
譯文:
九五:訴訟,大吉。
《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譯文:
《象傳》說:“訟,元吉”,是因為他處在了中正的位置。
注釋:
譯文:
上九:或許原君王賞賜給他車馬及革帶,但是新君繼位就會接連三次剝奪給他的賞賜。
《象》曰:以訟受服①,亦不足敬也。
注釋:
①服:古人一車駕四馬,駕在車中間的兩匹馬叫“服”。加看需卦。
譯文:
《象傳》說:以訴訟的事而得到賞賜的兩匹良馬,也并不值得人們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