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差距分析:BLM是以“差距”為始,又以彌補“差距”為終的方法
任正非說:
我們正處在IT業變化極快的十倍速時代,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我們稍有遲疑就會失之千里。如果故步自封,拒絕批評,忸忸怩怩,就不只是失之千里了。我們是為了面子而走向失敗、走向死亡,還是丟掉面子、丟掉錯誤,迎頭趕上呢?要活下去,就只有超越。要超越,首先必須超越自我。超越自我的必要條件就是及時去除一切錯誤。要去除一切錯誤,就要敢于自我批判。
如果沒有長期持續的自我批判,我們的制造平臺就不會把質量提升到20PPM。中國人一向散漫、自由、富于幻想、不安分、喜歡淺嘗輒止的創新,不愿從事枯燥無味、日復一日的工作,不愿接受流程和規章的約束,難以真正職業化地對待流程與質量,不能像尼姑面對青燈一樣,冷靜而嚴肅地面對流水線。沒有自我批判、不能克服中國人的不良習氣,我們怎么能把產品打造到國際水平,甚至超過同行?如日本人、德國人,憑借自身的奮斗精神,努力適應工作,為公司占有市場打下了良好基礎。如果沒有這種與國際接軌的高質量工作方式,我們就不會生存到今天。(來源:《為什么要自我批判》,2000)
差距分析主要是指對企業的業績差距和機會差距進行分析。所謂業績差距,就是當前經營結果與期望經營結果之間差距的量化描述;所謂機會差距,就是當前經營結果與設計所能帶來的經營結果之間差距的量化描述。華為的業務領先模型(BLM)是一種圍繞“差距”展開的模型,或者說是一種以彌補“差距”為最終目的的方法。
企業通過學習這一模型,可以快速掌握差距分析和戰略目標制定的具體方法。它不僅能幫助企業快速發現差距、準確地找到產生差距的原因,還能幫助企業有針對性地制定彌補差距的措施和順利地讓措施執行落地。
差距是制定戰略的初衷,有了差距,企業家們才能感受到不足;有了不足,企業才會制定戰略來消除它。企業的一切都是圍繞市場來運轉,企業的規劃也要以市場為起點,而差距往往是戰略規劃最終產生的結果。通過“雙差”分析,企業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差距和產生差距的原因,從而再根據產生差距的原因進行新一輪的戰略目標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