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史
- 張乃燕
- 2368字
- 2021-01-12 14:28:56
第五章 大戰之實現
第一節 奧皇儲之被刺
大戰見端,起于奧塞兩國之決裂,而決裂之原因,又由于奧皇儲斐迭南之被刺;斐迭南者,奧匈聯邦之繼承人也。先是,一九一四年六月間,斐迭南偕其妃霍亨堡女公至波司尼亞觀兩州之軍事演習,兩州者何?波司尼亞與黑詹果維那是也。一八七八年柏林會議議決,畀奧以統治兩州之權,一九〇八年奧竟擅自取歸,認為己有。兩州之居民皆塞籍,奧之南鄰為小且悍之塞爾皮亞,固日夕覬覦此兩州,以冀達其“大塞爾皮亞”之目的者也。奧既強占兩州,而兩國之嫌隙,由是而生。洎兇案既起,刺死皇儲者,又為旅奧之塞人,而奧人乃大嘩。維時奧皇儲偕其妃于六月二十七日抵波司尼亞之首府塞拉約佛,二十八日晨,皇儲偕妃由阿不耳碼頭驅自動車至市會,將至菊木利亞橋,暴徒突向之擲一炸彈,皇儲以手撥彈,彈落于后車,傷陸軍侍官及行路之婦女。暴徒名喀勃利諾維起,年二十,黑州之塞種人也,操印刷業,當場被逮。迨宴會既畢,皇儲出市會,取道弗蘭茲約瑟街;此街之命名,以奧國取得波黑二州,始于老皇弗蘭茲約瑟之手,奧人以其名名之,所以志不忘也。未幾皇儲車至弗蘭茲約瑟街與阿不耳碼頭交界之角,而炸彈又飛至,幸不爆裂;暴徒急出手槍擊皇儲,皇妃以身蔽之,胸腹洞貫而仆,皇儲頸部又受彈洞穿,兩人同時長逝。刺客名卜林切布,年十七,波司尼亞之中學生,亦“大塞爾皮亞”主義下之塞種人也,立就捕,供詞牽涉甚眾,皆塞種人。后知暗殺之總機關在塞京貝爾革拉特,主謀者為塞軍官;奧人至此,忍無可忍,驚天動地之風云,于是乎起!

◎奧皇儲斐迭南

◎被刺前一小時之奧皇儲夫婦
夫塞爾皮亞之于奧皇儲,何以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質言之,則斐迭南之“大帝國”主義與塞之“大塞爾皮亞”主義,利害沖突,積不相能也。考兩主義之由來,實奧匈聯邦境內民族復雜之所致。
據一九一〇年之調查,其主要之“日耳曼”“匈牙利”兩族,其人口前者僅一千二百萬,后者僅一千萬,而奧匈聯邦“斯拉夫”族之人口,除波黑兩州之居民不計外,已達二千一百七十五萬之眾;夫以占全國最多數之民族,而受制于少數民族之下,其能甘心乎?且自法蘭西大革命以后,革命之風,已充滿歐陸,矧匈牙利在往昔,亦嘗受束縛于奧大利者,一八四八年之革命,雖因俄援奧,未竟其志,而進行之熱忱,未嘗或懈;一八五九年,奧敗于意法聯軍;一八六六年,奧又大挫于普魯士;于是奧皇弗蘭茲約瑟,鑒于內憂外患,相繼迭乘,遂于一八六七年,許匈牙利獨立,奧皇兼攝匈王王號,奧大利帝國,改稱奧匈聯邦。初,一八四八年之役,波海米亞之“捷克”族,亦欲揭革命之旗而不果,及見奧匈聯邦成立,于是南北各“斯拉夫”族益憤,頓呈不安之象。皇儲斐迭南,實“三重”主義之首倡者。“三重”主義維何?即合“斯拉夫”各族,組成一自治國,與奧匈鼎足而立,而以奧皇主之。此項計劃:對內則各“斯拉夫”族既得自治之權,必感斐迭南之厚德,而愿聽其指揮;對外則巴爾干之諸“斯拉夫”族,無所借口而攫取其土地,以擴充己國之版圖:是誠高瞻遠矚之政策,而亦斐迭南之絕大野心也。然其時尚有一主義焉,與斐迭南之“三重”主義,勢不兩立,即為塞爾皮亞之“大塞爾皮亞”主義。此主義維何?即凡塞族所棲止之地,奧版圖內之波司尼亞、黑詹果維那、達爾馬西亞、克魯西亞,必奪而歸諸塞爾皮亞王國中而后可。時奧皇弗蘭茲約瑟,年已八十有四,在位之日,可屈指數,異日斐迭南嗣位,即“三重”主義實行之期,故塞人必死斐迭南而后已也。
或曰,斐迭南英明有大志,茍一旦嗣位,則滿朝群僚,斷不敢以向日之弄老皇弗蘭茲約瑟者弄斐迭南;故斐迭南果行踐阼,必群僚所不愿。或又曰,斐迭南之死,其主謀出于維也納;一九一九年,皇妃霍亨堡女公之宗教顧問某,嘗述塞拉約佛之慘劇,謂皇儲之死,實由于維也納之諸親貴及匈首相鐵察之陰謀。然則皇儲之死,除奧塞間之關系外,奧與匈皆不能無嫌疑焉。其說不一,姑并志之。
奧皇儲斐迭南之妃,有名蘇斐亞而氏秋丹克者,“北斯拉夫”族之“捷克”支人也,為伊薩蓓拉公主之女侍官;斐迭南戀之,遂與訂婚。又伊薩蓓拉之女,曾欲許字斐迭南,不幸而中變,女常郁郁,及他適后,卒為女僧。惟奧人對于斐迭南與蘇斐亞之結婚,不能無異議,謂蘇斐亞非皇族,斷不能以非皇族之女,而為異日之后。老皇弗蘭茲約瑟,于其儲之偶蘇斐亞,初不之允,繼以斐迭南求之再三,方如所請;惟必詔告國人,將來斐迭南嗣位,決不奉蘇斐亞為后;蘇斐亞所生之子,決不能嗣異日奧皇之位;斐迭南亦勉從之。然考匈牙利之舊制,蘇斐亞亦可為后,只以其屬之“斯拉夫”族而恨之耳。乃蘇斐亞自嫁斐迭南后,命途日佳:越五年,老皇錫以“殿下”之尊稱;又越四年,竟賜以霍亨堡女公爵;嗣后一切禮秩,甲于貴嬪。當時維也納人民,莫不嘖嘖私議,老皇崩后,斐迭南即位之日,其第一事即冊蘇斐亞為后,昔日之誓,或不免食言。以此可見斐迭南之“三重”主義,雖曰其政策,其野心,亦未始非由戀愛蘇斐亞之一念而起。

◎奧皇弗蘭茲約瑟
奧皇儲斐迭南,老皇之弟卡爾路易之子也。其死也,漢帕斯堡皇族,增一慘史;奧老皇弗蘭茲約瑟又添一巨創。夫弗蘭茲約瑟者,非為十九世紀歐洲大改革后憗遺之一老乎?并世英雄,什九物化,彼則雖經奧意,奧法,奧普諸役之敗績,而坐鎮泱泱大國如故;雖經匈牙利波海米亞之變,而擁九五之尊又如故。在弗蘭茲約瑟,不可謂不幸!然其弟麥克西米倫伏誅于墨西哥;其子魯鐸爾夫暴卒于獵舍;后伊里沙伯游幸日內瓦,又被刺于無政府黨:帝王家所受之慘禍,古今中外,罕有其比。今則皇儲夫婦又遭橫死,于是老皇忍無可忍,欲以此事為借口,俾師出有名,滅塞以杜后患。當奧塞決裂時,《日內瓦日報》主筆伐尼安亞傳弗蘭茲約瑟之言曰:“以奧大利之國勢,舉足重輕,何不保持和平,以弭世界之大禍;且以弗蘭茲約瑟之行將就木,何不仗義而前,為舉世之仁人;計不出此,而燃導火線于世界,不大可惜乎?雖然,事亦有出于不得已者,以待千秋論斷可耳。”嗚呼!

◎寶珠頓行宮